沈伟锋;邵平扬;殷新光;邹洪兴;吕青山;杨清萍
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103例受试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疗程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及停药4周复率分别为90.6%、9.4%和68.0%、30.0%,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明星;马秋华;许力华;解增强;王英;周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肝硬化肝癌行经皮微波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PALPP)的围术期心理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应用PALPP技术治疗剩余肝体积(FLR)不足的8例肝硬化肝癌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资料,评估心理护理在围术期的作用.结果8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明显抑郁症状4例,轻度抑郁症状4例中度焦虑3例,轻度焦虑5例社会支持存在一定问题3例经过心理护理后,8例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消失,3例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到改善,能接受手术并主动配合.入院时幸福指数评分5.7~10.7分,平均(9.0±1.7)分,出院时为11.8~13.3分,平均(12.6±0.6)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障碍,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治疗.
作者:冯霞;卞红艳;夏燕;吴瑶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神经内外科疾病如颅脑损伤、脑出血等常导致颅内压(ICP)升高.ICP增高可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脑疝,并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因此,ICP监测是颅脑疾病处理的重要前提.ICP监测的金标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但由于其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且局限于神经外科开展,在康复科应用受到了较大限制.因此,国内外开始了ICP无创监测技术的研究.现将目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及其在脑外伤、脑卒中等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谢甬淋;高坚;李景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同期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将拟行输尿管碎石术的患者,依据患者意愿、结石等情况,分为两组:A组45例,术前2周预置F6输尿管支架;B组36例,未预置输尿管支架,I期行输尿管软镜术.结果 A组45例患者,均Ⅱ期成功置入F12/14的输尿管软镜鞘,成功施行碎石术.B组36例患者,30例I期成功施行输尿管软镜术,27例置入F10/12的输尿管软镜鞘,3例置入输尿管软镜鞘失败,直接沿导丝置入输尿管软镜入输尿管,完成碎石术,6例患者置入输尿管软镜失败,予置入输尿管支架,5例2周后成功进行Ⅱ期输尿管软镜术,1例患者考虑纯尿酸结石,予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口服1个月后,结石完全消失.A、B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日及结石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A组无明显并发症,B组未使用输尿管软镜鞘者,1例出现肾周血肿,1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另有2例术后出现泌尿道感染所致发热,后均治愈.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输尿管支架,有利于输尿管软镜鞘的置入,并且能置入较粗的输尿管软镜鞘,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王坚;叶利洪;陈永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鼻肠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鼻胃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及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2个月后治疗组Hb、ALB、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卒中后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肠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卒中后肺炎发生率.
作者:顾南媛;陈宁;吕华瑶;曾龙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2吸/次,2次/d)治疗观察组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2吸/次,2次/d)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次,1次/d)治疗,观察两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肺功能水平、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均<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急性发作频次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雪梅;张昌红;刘晓静;张作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18例AECOPD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318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中249例培养出病原菌,共计28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69株(60.14%),前三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构成比分别为15.30%、13.52%和9.61%;革兰阳性球菌83株(29.54%)和真菌29株(10.3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一代及二代头孢、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而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90%,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AECOPD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存在普遍耐药现象,临床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AECOPD的重要手段.
作者:闻文波;徐宏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拔管后序贯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或无创机械通气(NIV)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住的45例需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所有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分别序贯应用HFNCO(高流量组)和NIV(无创组),治疗期间按照25~30kcal/kg目标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前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部臀(MAC)、计算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并对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再插管率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序贯治疗前比较,患者营养指标均有下降(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高流量组相关指标优于无创组(P<0.05),在ICU停留时间方面,高流量组明显优于无创组(P<0.05);再插管率、误吸发生率及28d病死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HFNCO在COPD患者拔管后序贯治疗中ICU停留时间及营养状态明显优于无创组,此外其与无创机械通气在误吸发生率、28d病死率及再插管率等临床指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贤省;张京臣;罗立强;刘殿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清除的方法和乳房整形修复的临床策略.方法 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2例PAAG注射隆乳术后患者,术前应用B超或MRI明确注射物层次.11例感染患者予引流,21例未感染患者予包囊外清除凝胶;I期假体植入12例,Ⅱ期假体植入2例,不植入假体18例.结果 随访1年,满意2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100%.14例隆乳患者外形对称,美学效果良好.结论 根据影像检查指导清除方式,尽量包括包囊完整清除凝胶;乳房修复应在整形美学角度分析形态、软组织厚度、凝胶破坏的程度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欧欧;罗华;胡祖健;徐海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采样检测法对医院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毛巾、地巾清洁后的物表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并以传统的保洁员手工清洗消毒保洁工具为对照组进行比.结果 机械清洗消毒组的毛巾、地巾使用前后细菌培养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1);机械清洗消毒组的门把手、床栏、呼叫器表面和地面清洁后细菌培养菌落总数显著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1),机械清洗消毒组的开关和床头柜表面清洁后细菌培养菌落总数明显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5);机械清洗消毒组的空气消毒监测细菌培养菌落总数与手工清洗消毒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效果明显,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宜推广使用.
作者:夏丹萍;李情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经三维CT扫描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5例,采用术中三维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随访6个月左右,采用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优22例,良1例,优良率96%,末次随访膝关节关节功能达对侧>95%.患者膝关节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使用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手术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作者:吴生华;徐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后肘关节早期僵硬在使用了JAS支具配合CPM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肘关节JAS支具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对照组以治疗师的手法治疗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第1周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第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第3周观察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开始1、2、3周及1、3月随访复查X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再折、骨化性肌炎情况及内固定物断裂.治疗3个月后随访评价肘关节功能(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评分(89.18±3.35)分,对照组(87.18±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此项康复治疗创伤后早期肘关节僵硬疗效较好,从而能降低肘关节僵硬的致残率,增加医疗的安全性和简便性,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任雅春;杨寅;赵剑锋;王人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氯胺酮口服用于患儿全麻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围麻醉期的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的2~6岁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术前30min分别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5μg/kg(D组),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μg/kg和口服氯胺酮3mg/kg(DK组),口服氯胺酮6 mg/kg(K组).给药30min后评估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30min、1h、2h的躁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K组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均优于D组和K组(P<0.05),DK组患儿的拔管时间较D组、K组长(P<0.05),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的躁动评分均低于D组、K组(P<0.05),三组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的联合应用可产生明确的镇静作用,有助于患儿顺利接受麻醉诱导,围麻醉期不良事件较少,是用于临床实践的合理选择.
作者:王琳;林学正;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药物性皮疹的发病规律,分析药物、机体和药物性皮疹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引起药物性皮疹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关于药物性皮疹的病例,并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药疹的药物依次为抗感染类(25.87%)、抗痛风类(14.83%)、中药制剂(10.76%)、解热镇痛药(8.14%)、抗癫痫药(9.30%).药疹以多型红斑型、剥脱性皮炎、麻疹型猩红热型药疹及荨麻疹型药疹为常见.结论 药物性皮疹与年龄、致敏药物种类、过敏史存在一定关系,与性别、给药途径、是否合并用药无明显关联,有些药物如卡马西平、别嘌醇与HLA基因存在强烈关联.
作者:陈玲玲;陈熔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芪山无糖颗粒剂对糖尿病前期大鼠慢性炎症因子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喂食制造糖尿病前期模型.然后将模型大鼠分为四个干预组,分别以小剂量(Z1组)、中剂量(Z2组)、大剂量(Z3组)中药芪山无糖颗粒剂和罗格列酮(X)进行干预,同时设立普通饲料喂食的正常对照组(NC)和单独高糖高脂饲料喂食的模型组(MC).干预16周后,测量体重;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部分采用试纸法)、血脂;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血清胰岛素.结果 与NC组比较,MC组Leptin和TNF-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或0.01),Z2、Z3、X组下降显著(P<0.01).与MC组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均出现血糖、血脂降低,Z3、X组血糖、血脂降低更明显(P<0.01).与NC组比较,MC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增高的MC组比较,Z3、X组两者胰岛素降低明显(P<0.01),而Z3与X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山无糖颗粒明显降低糖尿病前期大鼠TNF-α和leptin水平,改善糖尿病前期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可缓解糖尿病前期大鼠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徐新鹏;朱岚;魏燕;侯鹏超;李迎新;洪郁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调脂作用,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保护机制.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40例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信封随机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降压及饮食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总体、两组中脂代谢异常者、两组中脂代谢正常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体、脂代谢异常者及脂代谢正常者TC、TG、HDL-C、LDL-C、UACR、Scr、hs-CRP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体比较,观察组TC、TG、LDL-C、UACR、Scr、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脂代谢异常者TC、TG、LDL-C、UACR、Scr、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脂代谢正常者UACR、Scr、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调脂及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饶祖华;余颖;江淼;张波庆;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眼科头位架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保持有效体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眼科头位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有效体位保持时间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体位保持时间术后第1、2、3天分别为(17.36±1.82)h、(17.21±1.46)h、(16.98±0.95)h,而对照组分别为(14.09±2.54)h、(14.30±2.36)h、(14.49±2.3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有明显颈肩腰背酸痛及胸闷憋气的分别为18例、6例,而对照组依次为34例、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应用眼科头位架,能够延长有效体位保持时间,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王菊英;沈晶;章水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脾脏切除及断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共12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61例)和观察组(n=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脾脏切除及门脉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血常规结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及CRP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CD8+、CRP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7.87%,明显低于观察组复发率4.62%(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有确切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明;强荣;虞武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恶性血液病合并院内感染的214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3.27%),其次为上呼吸道(28.51%)、肛周(6.07%)、血液(5.61%)、口腔(4.67%)、肠道(1.40%)、尿路(0.47%).统计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化疗、合并其他疾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以及白蛋白水平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且以呼吸道、肛周、血液和口腔感染为主.因此住院期间要重视恶性血液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重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改善环境卫生等防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处理,不仅保证恶性血液病治疗的成功,而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林海燕;黄乐听;吕可超;程碧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1个月前在本院体检X线胸部后前位示:右上肺野第2前肋处见一结节样密度增高影,边界清,边缘欠光整,大小约2.9cm×2.4cm,其内见条索状高密度影, X线诊断:右上肺野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行胸部CT平扫+增强示:右上胸膜见一宽基底软组织团块影,边界较清,大小约3.4cm×1.7cm,CT值约26~42HU,增强强化不明显,对应右侧第2前肋受压、骨质破坏吸收,可见硬化边.CT诊断:右上胸膜肿瘤首先考虑,肋骨肿瘤待查,建议穿刺活检.患者平素一般情况良好,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心慌、气急,无畏寒、发热等不适.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体格检查无殊.手术及病理:右侧第2前肋部分呈空洞样改变,表面粗糙,周围组织增生,部分突入胸腔,瘤组织分叶状,见灶状透明软骨,周围为成片胞浆红染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示灶状透明软骨S100+,增殖指数低.病理诊断: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作者:纪海明;陈兴灿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