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凤;王晓芬
我院自1990年8月至2000年4月使用日本 Olympus 电子结肠镜,检出大肠癌患者178例,其中60岁以上老人52例,占同期大肠癌检出者的29.2%.现对老年大肠癌分析如下.
作者:吴长君;洪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88至2001年共手术治疗15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49例行再次手术,再手术治疗率为3.2%.本文就再次手术原因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吕晗;郭鑫;刘春志;陈林林;孙宝玲;张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易并发经久不愈的小腿溃疡,即使有暂时性的愈合也常很快复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待溃疡愈合后行大隐静脉剥脱加低位分段结扎术,因溃疡难愈,病人很难获得手术机会.我院自1999年至2000年共收治17例合并小腿溃疡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溃疡期间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低位结扎剥脱术,加溃疡上端小腿皮肤环形切开缝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云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类型之一.我院 ICU 室使用美国New-port 100Ⅰ型呼吸机对14例 ARDS 患者进行治疗.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使用过程中,时常出现高压报警,我科工作人员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切不可轻易使用报警解除键,而应认真分析常见报警原因并及时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金凤;王晓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引起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1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升;陈晓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发生脐带绕颈,产前孕妇常无明显表现,临产时可造成第2产程延长,胎心音减弱,个别出现胎盘早剥.超声检查对脐带绕颈可作出明确诊断,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动脉血流,可了解宫内胎儿的供氧状态,为临床的处置提供依据.
作者:顾新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研究出一种操作简单且方便实用的保证角膜内皮细胞成活率(Endothelial Survival Bate,ESR)较高的方法,同时能解决保存中的污染问题和选择佳小牛血清浓度,用此方法,使眼库系统易于普及和推广.
作者:朱立;敬海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新生儿病房从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20例,治愈15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1例.通过对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我们体会到持续的床边监护及严把喂养、保温、呼吸、感染、黄疸5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宁月;苏玉武;徐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0岁,因浮肿5年,恶心、呕吐1年、心慌加重1月入院.病人5年前因浮肿,大量蛋白尿求诊而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未经规范治疗.于1年前出现恶心、呕吐,BUN、Cr 明显升高,且出现心包、胸腔、腹腔大量积液.自1998年7月20日开始行血液透析,1周两次,2个月后,浆膜腔积液完全吸收,病人恶心、呕吐缓解,无心慌、胸闷症状,饮食好,坚持门诊透析.透析间期,病人能坚持正常上班.于5个月前突然中断透析并行气功治疗,病人恶心、呕吐、心慌渐加重,食欲进行性下降.于1999年7月因胸闷憋气加重入院.入院时血压20/13.3 kPa,入院后即行血液透析,血压降至14.7~13.3/8~9.3 kPa.入院后于第4次透析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经用血浆、升压药无效而提前下机.下机后病人血压维持在10/8 kPa左右,且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B 超示大量心包积液.立即在 B 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术,抽出不凝血液250 ml,病人胸闷、憋气即刻缓解,血压升至20/13.3 kPa.后经每周2次透析,心包积液完全吸收.
作者:闫现花;张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宫颈妊娠为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0年11月共收治5例,均保守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王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经腹切开子宫娩出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产科临床.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我院自1987至2000年,共接受2232例产妇,其中458例实施了剖宫产,本文对实施手术的主要指证进行分析,探讨手术率增高的原因.
作者:栾桦;熊英;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宝钢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01年对宝钢4263名退休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资料较完整的3946名体检者的资料经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耀炎;自荣兵;赵剑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科学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心血管疾病不仅是今天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更是未来20年内人类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1].而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又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具有任何其他检查不可比拟和替代的重要作用[2].笔者就8459例全员体检职工的心电图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仲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5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余年,加重1周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混合性心绞痛.入院后经应用肠溶阿斯匹林、消心痛、倍他乐克、硫氮卓酮等药物,心绞痛仍时有发作,为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程度,欲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置入术,决定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人仰卧位,常规碘酒消毒局部皮肤,1%利多卡因局麻成功后,置入 6F 动脉鞘管,注入肝素3000 U,用 JL 4.0导管行左冠脉造影,导管不能进入冠脉口,考虑冠脉开口变异,更换 Amplatz 导管造影,见左、右冠状动脉均起在左冠脉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回旋支多处狭窄,右冠脉多处狭窄,远段次全闭塞,并见来自左冠脉的侧枝循环逆行充盈右冠脉远段.此例病人系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作者:景彩;秦富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于1992年在英国召开的消化系统国际会议上由自身免疫肝炎组的专家们提出,用以代替自身免疫活动性肝炎的一个自身免疫病.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可能由于本病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发现该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 AIH 患者合并另一自身免疫病机会较多,所以给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笔者通过对4年来临床诊治的26例 AIH 患者的观察,提供一点体会.
作者:赵凤娥;王炳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浅表肿块应用高频探头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CDFI)进行检查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良性病变98例,恶性病变11例,其中良性肿块长轴与皮肤平行,许多病灶边界不清,CDFI 分级多为0、Ⅰ级;恶性肿瘤多呈圆形,边界清晰,CDFI 分级多为Ⅱ、Ⅲ级,并以 Vs≥0.5 m/s 或(和)RI≥75%作为良恶性肿块判断标准.结论:超声有助于确定肿块的大小、深度;鉴别肿块囊、实性;发现肿块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张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机会性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现就我科2000年1~12月收治的32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周光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从1998年至2002年,采用自拟糖肾消白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30例,观察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DN 3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40~79岁,病程6~12年,女性12例,男性18例.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全部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尿中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 μg/min,血肌酐正常,无酮症,无酸中毒,无尿路感染,无心脏肝脏病病史.
作者:付长青;李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围产期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母婴死亡率高,1994至1999年我院产科发生5例急性 DIC 病人,现就其抢救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尹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由于其缺乏特异性,往往易被误诊.现将我院自1998至2000年收治的2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丁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