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劫敏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5例

金慧鸣

关键词:治疗药物, 常年性, 耳鼻咽喉科, 变应性鼻炎, 治疗费用, 脱敏疗法, 全程治疗, 多发病, 常见病, 临床, 疗效, 患者, 复发
摘要: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药物很多,但疗效难以持久,常愈而复发;脱敏疗法的治疗费用高,疗程漫长,多数患者不能坚持全程治疗.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痛经针灸治疗概况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PD)和继发性痛经(SD)两大类.国内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PD占53.2%,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1].本文对针灸治疗PD的现状作一简述.

    作者:赵莉;李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31例

    难治性青光眼是困扰临床医生的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其尚无明确的定义,主要为临床治疗十分困难的青光眼类型总称.其中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继发性青光眼、多次滤过手术失败的原发性青光眼、先天性或青少年性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及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等.

    作者:冯俊;王影;巢国俊;唐由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临床研究中的样本量估算:(2)观察性研究

    临床试验中的样本含量估算是临床医生进行科研设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临床试验研究中观察性研究,即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算,以及横断面研究的样本量计算,并分别以实例说明.

    作者:万霞;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许彭龄治疗痹证经验

    痹证是内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以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程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能力.许彭龄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治疗痹证经验丰富,疗效满意.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受启发,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循证实践与经验治疗关系浅谈

    循证医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处理好循证实践与经验治疗的关系将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里的一个热点问题.认为中医理论源于历代医家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但中医药的证据级别有待进一步提高;经验治疗作为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能被替代的,经验治疗是高级别证据的源泉,同时,佳证据也是相对的,有待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和不断完善.付诸实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才是开展中医循证实践的根本.

    作者:宋军;陈可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重视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医源性疾病是随着医事活动引起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新药物、新器材的不断应用,新的医源性疾病也不断发生.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医源性疾病的防治,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医源性疾病对患者的伤害.

    作者:邢哲斌;邢文台;邢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艾滋病中医临床科研的定位与实施难点

    艾滋病(AIDS)作为一种新的传染病种,已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对艾滋病的认识的不断深入,防治艾滋病的新技术正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地发展.但由于艾滋病病毒的致病特点和AIDS患者的特殊性,致使患者一旦感染,即无法治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疗法,终生相伴,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降低已成为AIDS患者不得不面对的冷酷现实.

    作者:周立华;卢依平;唐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2及白细胞介素13的影响

    目的 评价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影响. 方法 选取属痰湿阻肺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与消咳喘糖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血清IL-2及IL-13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IL-1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IL-2水平,抑制哮喘炎症发生时T淋巴细胞免疫有关.

    作者:谢文英;常学辉;张良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治疗玻璃体混浊80例

    玻璃体混浊又称飞蚊症,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也比较难治的眼病,也是直接影响视力的原因之一.由于玻璃体本身没有血管,又无神经组织,新陈代谢极为缓慢,故当玻璃体出现混浊时,治疗往往疗效不佳.我们采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颉瑞萍;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郭维琴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郭维琴教授从医40余载,衷中参西,学验俱丰,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有较好疗效.我们有幸从师侍诊,现将郭师诊治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秦建国;王亚红;梁晋普;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内异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验方消内异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消内异颗粒及丹莪妇康煎膏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消内异颗粒临床安全性指标检测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消内异颗粒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安全无毒的药物.

    作者:周映华;纳冬荃;余跃平;冯曜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药物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循经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循经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纳甲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 结果 纳甲组、循经组、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0%、73.33%,纳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纳甲组的基本痊愈率及显著进步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与循经组(P<0.05或P<0.01).3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纳甲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率的改善尤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早期、治疗后IL-6、TXB2、6-keto-PGF1α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纳甲组6-keto-PGF1α、IL-6在治疗早期即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子午流注钠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IL-6水平,恢复TXB2与6-keto-PGF1α的动态平衡,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华;王满侠;郭健;李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阐述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6个关键环节:(1)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合理制定是正确收集临床数据的前提;(2)临床数据采集人员的统一培训是保证数据真实的前提;(3)数据的合理分析是保证结果可靠的前提;(4)分析结果的合理解释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5)证候诊断标准的科学验证是推广应用的前提.

    作者:吴秀艳;王天芳;赵燕;于春光;李志更;王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劫敏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5例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药物很多,但疗效难以持久,常愈而复发;脱敏疗法的治疗费用高,疗程漫长,多数患者不能坚持全程治疗.

    作者:金慧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四妙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新四妙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新四妙方,对照组服用新癀片.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新四妙方能使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一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为85.7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缓解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四妙方可能通过抑制IL-1、IL-8、TNF-α及NO、iNOS水平,提高IL-10水平,发挥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宋彩霞;樊冰;周翠英;徐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以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方法 收集111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设计调查表,准确填写临床资料,并以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有关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辨证,得出辨证结论.对试验组不同证型之间及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尤以胆固醇(T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明显(P<0.05或P<0.01).在试验组各证型的比较中,痰湿壅盛型HDL-C降低明显.阴阳两虚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明显. 结论 血清甘油三酯(TG)升高和HDL-C降低可以作为痰湿壅盛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LDL-C升高可以作为阴阳两虚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96例

    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96例,并与常规治疗组的80例做对照,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6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6例中,男性28例,女性68例;年龄35~72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1.8年.

    作者:张庆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手法整复加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 373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们自1992年以来,于门诊采取手法整复加用自拟腰椎病外敷方(以下简称外敷方)外敷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 37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少梅;林学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清肠泡腾栓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清肠泡腾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疗效机制. 方法 实验分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泡腾栓组、清肠泡腾栓组、清肠栓组、柳氮磺胺吡啶栓组共6个组,ELISA法检测血清、结肠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3(IL-13);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mRNA阳性表达. 结果 模型对照组血清TNF-α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结肠黏膜IL-8 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清肠泡腾栓明显降低结肠上清TNF-α含量以及IL-8 mRNA阳性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清肠泡腾栓对IL-13的调控作用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清肠泡腾栓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而对溃疡性结肠炎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陈英群;马贵同;冯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华佗再造丸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其病变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我们曾用中药加用华佗再造丸治疗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取得良好的疗效.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我们对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伴脑供血不足患者,服用华佗再造丸前后的脑血流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印;刘吉善;王熙;赵和平;杨东威;章先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