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冬季怎样辨证治疗咳嗽?

胡献国

关键词:冬季, 中医辨证, 内伤咳嗽, 脏腑功能失调, 外感咳嗽, 外邪, 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失宣, 支气管扩张, 气血亏虚, 气候变化, 寒冷季节, 反复发作, 调理脏腑, 咳嗽病, 肺结核, 症状, 证候, 畏寒
摘要:答: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病都可出现咳嗽症状.中医认为,咳嗽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致,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滗肃降而发生.凡由外感受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一般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当以疏散外邪,宣肺理气为治.凡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一般起病较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当以调理脏腑为主.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日久不愈,耗伤肺气,易发展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脏腑受损,气血亏虚,常因气候变化或寒冷季节而易感外邪,使咳嗽复发或加剧,日久经年,反复发作,可变生它证.中医辨证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疣状胃炎的思考

    疣状胃炎(VG)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首次报道的一种内镜形态,内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这是早关于疣状胃炎的报道.其特点是再发性或持续性胃黏膜多发性疣状隆起病灶,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散布于胃窦部,也可见于胃体部,有时沿皱襞连成串珠样,亦可为胃窦孤立的单个隆起或少数几个病灶,直径约5~10mm,高约2~3mm,活动期常见隆起中央糜烂、凹陷,可有血痂、污秽苔覆盖其表面.

    作者:戴高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黛治疗口角炎及口唇炎

    我们曾用青黛,滑石治疗口角炎、口唇炎有效.自拟名为青滑散.口角炎、口唇炎是指口角区发生的炎症,虽其病因复杂多样,但临床基本表现为充血、干裂、糜烂、渗出等损害,病变多为双侧对称,可向口内及口外黏膜,皮肤蔓延发展引起口角炎及口唇炎.

    作者:周桂英;蒋保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健脾化瘀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6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在降糖、调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入选病例为2型糖尿病伴高胰岛素血症,中医证属脾肾不足、痰瘀互结的患者.97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化瘀片组)65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片组)32例,均服药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4%,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1.54%、75.38%和70.77%,对照组分别为65.63%、50.00%和56.2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46%,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滋肾化瘀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综合作用和特色优势.

    作者:刘承琴;赵建群;王荣欣;司超英;孙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20例

    目前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其病变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他汀类降脂药在一定程度上对IMT增厚有一定的改善与稳固作用.为评价我院自制协定方降脂饮配华佗再造九对IMT增厚的治疗作用,现将资料完整的38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印;黄斌;刘志勇;范海斌;汪洋;刘家军;兰海涛;许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陈锐深运用疏肝活络散结法异病同治肿瘤经验举隅

    陈锐深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教授,善于采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治疗多种肿瘤,常收到良好的疗效.现举其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治疗良性肿瘤医案4则如下.

    作者:黎壮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穴对结肠慢转运性便秘(STC)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T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6个月临床评分及结肠转运时间(CTT),并从临床、检验和影像学角度评价安全性.结果:(1)近期疗效:治疗组临床评分和CTT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中期疗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仍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无效.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深刺天枢穴治疗STC近期疗效确切,有一定中期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口服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中药;对于部分病变在左半结肠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病情较重者,给予口服艾迪沙或柳氮磺胺吡啶,每日3~4g;合并有炎性息肉者,采用微波凝固或热活检钳夹除.结果:12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8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愈率77.8%,总有效率86.5%.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配合内镜介入治疗者,肠炎性息肉完全消失.结论: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长洪;陆宇平;王立新;杨卓;麻树人;陈山泉;刘杨;高文艳;林一帆;朱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个寒证家系中发现1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报告

    目的:精选家系切入证候研究,深层次地探讨寒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同一家系中的4例虚寒证患者与6名正常人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发现此寒证家系中的虚寒证患者与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达15个,占此实验中已知功能基因的52%.结论:利用家系进行证候的基因组研究,可排除大量干扰因素,对于复杂的寒证可有效、集中地筛选目标基因,提示寒证家系患者机体能量异常、代谢减慢有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王米渠;杨丽萍;丁维俊;高泓;王庆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症状定量化方法浅见

    中医症状由定性法向定量化过渡,使之客观化,是临床和科研的实际需要,是中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必然趋势.制定症状计分法的诊断评分标准,使之适用于任何症状,并能够规范化,要求分级明确、有客观依据、易于掌握、便于实施.

    作者:李联社;曹贵民;赵广刚;陈学斌;王莎莎;王乾;刘建荣;徐军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配合西医疗法综合治疗卵巢癌48例

    1998年1月~2004年6月,我们对本院晚期卵巢上皮癌术后48例患者采取静脉、腹腔化疗和干扰素配合中药的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本文通过分析,旨在评价其疗效和初步探讨卵巢癌的中医辨证施治.

    作者:李明瑞;张毅;孟庆伟;李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力康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2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该病与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等诸多因素以及与胃癌前病变有关,故该病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我们自1999~2004年,采用胃力康治疗BRG10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白海燕;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黛治疗痤疮

    笔者近年来根据相火理论,从肝论治,用青黛治疗痤疮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患者男性,18岁,面部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红斑2年加重1月.患者每遇情绪波动及饮食失节均加重.就诊时口苦、口干喜冷饮,大便干、数日一行,小便黄,舌红苔白略腻,脉沉实有力.辨证属肺胃蕴热、相火妄动.治以清热泻肝.药用:青黛6g,龙胆草6g,黄芩10g,黄连6g,黄柏10g,栀子10g,酒大黄6g,白芷10g,当归10g,金银花10g.1周后皮损颜色明显变淡,囊肿有变小趋势,大便调,口苦消失,患者自觉效果明显,继服2周后基本痊愈.

    作者: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心通抑制脑梗死所致的caspase-12凋亡通路的实验研究

    caspase-12是caspase家族成员,是存在于内质网上的促凋亡因子,内质网应激早期可通过GRP(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的表达增多来保护细胞,但长期过强的应激则启动凋亡通路,终将导致细胞死亡.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证实脑缺血后,启动了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caspase-12凋亡通路,并观察到脑心通可抑制caspase-12凋亡通路来保护细胞.

    作者:张红菊;夏斌;赵忠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冬季怎样辨证治疗咳嗽?

    答: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病都可出现咳嗽症状.中医认为,咳嗽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致,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滗肃降而发生.凡由外感受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一般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当以疏散外邪,宣肺理气为治.凡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一般起病较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当以调理脏腑为主.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日久不愈,耗伤肺气,易发展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脏腑受损,气血亏虚,常因气候变化或寒冷季节而易感外邪,使咳嗽复发或加剧,日久经年,反复发作,可变生它证.中医辨证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周乃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周乃玉(1939~),女,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兼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从事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在风湿病专业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医术精湛,疗效显著,继承前贤,不断创新.擅长健脾补肾、温经散寒、化瘀通络,善用辛温大热及虫类药.辨证辨病结合,靶向用药.主要论著有<痹病论治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发表论文数十篇.

    作者:谢幼红;王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治痹崇尚程氏蠲痹汤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存在着令人不悦的一种现象,即方名同而药味异.在我所接触的书中,方名雷同的现象,以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同一书中,方名同者有多首.

    作者:吕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李声岳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李声岳(1943~),男,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五官科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届贵州省眼科学会秘书长.1966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疗系,具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眼科、耳鼻喉科方面颇有建树,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专病与专方、专药结合.擅长用补气和营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益气除风法治疗单纯病毒性角膜炎、通窍活络法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用搜剔经络的虫类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等.著有<中西医结合眼科学>、<老年病学>等专著及医学论文10余篇.

    作者:张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拟益气养阴汤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恢复期24例

    肾综合征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恢复期以头昏、食欲减退、腰痛为主要症状,可持续1~3个月,重者达半年以上.近年来,笔者自拟益气养阴汤应用于临床,缩短了恢复期,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邓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黛妇科外用止痒消炎

    青黛性寒,味咸,归肝经.为清热凉血解毒之品.常用于温毒发斑、吐血咳血以及小儿惊痫等症.近年来常用于内科多种病毒性感染疾病,对妇科外用治疗外阴瘙痒也有较好疗效,我们多年来以青黛为主外用治疗外阴瘙痒症,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玉华;丁艳玲;李英建;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脾虚泄泻有何外治方法?

    答:小儿脾虚(脾气虚和脾阳虚)泄泻,是指非肠道感染的泄泻,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笔者常运用外治法治疗,简便易行,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