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6例临床观察

王长洪;陆宇平;王立新;杨卓;麻树人;陈山泉;刘杨;高文艳;林一帆;朱虹

关键词:结肠炎, 溃疡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口服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中药;对于部分病变在左半结肠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病情较重者,给予口服艾迪沙或柳氮磺胺吡啶,每日3~4g;合并有炎性息肉者,采用微波凝固或热活检钳夹除.结果:12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8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愈率77.8%,总有效率86.5%.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配合内镜介入治疗者,肠炎性息肉完全消失.结论: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帕朱胶囊治疗中晚期肺癌60例

    帕朱胶囊是以著名藏医药学家帕朱大师潜心研究的经典处方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的制药技术制成的一种抗肿瘤藏药.动物试验表明,该药有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我们运用帕朱胶囊对中晚期支气管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消癌平片进行对比,旨在对帕朱胶囊进行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宜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证候层次探析

    中医证候是关于疾病特性的综合判断,包括证候病机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症候群两大部分,具有抽象和具体的双重特性,且证候的发生、形成、发展、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蕴涵着不同层次、变量和时相等多维特征.从中医的思维角度对中医证候进行分层,从中医古代对证候层次的认识、中医证候分层、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等方面对层次进行论述,其中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又从证候结构层次、同一证候分层、证候的内实外虚层次、证候的纬度和阶度层次、证候的整体性层次等多角度对证候进行论述.

    作者:李海霞;王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个寒证家系中发现1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报告

    目的:精选家系切入证候研究,深层次地探讨寒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同一家系中的4例虚寒证患者与6名正常人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发现此寒证家系中的虚寒证患者与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达15个,占此实验中已知功能基因的52%.结论:利用家系进行证候的基因组研究,可排除大量干扰因素,对于复杂的寒证可有效、集中地筛选目标基因,提示寒证家系患者机体能量异常、代谢减慢有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王米渠;杨丽萍;丁维俊;高泓;王庆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黛治疗痤疮

    笔者近年来根据相火理论,从肝论治,用青黛治疗痤疮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患者男性,18岁,面部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红斑2年加重1月.患者每遇情绪波动及饮食失节均加重.就诊时口苦、口干喜冷饮,大便干、数日一行,小便黄,舌红苔白略腻,脉沉实有力.辨证属肺胃蕴热、相火妄动.治以清热泻肝.药用:青黛6g,龙胆草6g,黄芩10g,黄连6g,黄柏10g,栀子10g,酒大黄6g,白芷10g,当归10g,金银花10g.1周后皮损颜色明显变淡,囊肿有变小趋势,大便调,口苦消失,患者自觉效果明显,继服2周后基本痊愈.

    作者: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力康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2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该病与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等诸多因素以及与胃癌前病变有关,故该病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我们自1999~2004年,采用胃力康治疗BRG10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白海燕;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黛治疗口角炎及口唇炎

    我们曾用青黛,滑石治疗口角炎、口唇炎有效.自拟名为青滑散.口角炎、口唇炎是指口角区发生的炎症,虽其病因复杂多样,但临床基本表现为充血、干裂、糜烂、渗出等损害,病变多为双侧对称,可向口内及口外黏膜,皮肤蔓延发展引起口角炎及口唇炎.

    作者:周桂英;蒋保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冬季怎样辨证治疗咳嗽?

    答: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病都可出现咳嗽症状.中医认为,咳嗽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致,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滗肃降而发生.凡由外感受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一般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当以疏散外邪,宣肺理气为治.凡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一般起病较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当以调理脏腑为主.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日久不愈,耗伤肺气,易发展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脏腑受损,气血亏虚,常因气候变化或寒冷季节而易感外邪,使咳嗽复发或加剧,日久经年,反复发作,可变生它证.中医辨证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黛治疗热痹、卡他性结膜炎、抗精子抗体阳性及脏躁

    青黛,咸寒,入肝经.具有解毒医疮、凉血化斑、消疳清热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湿疮、湿疹流水痛痒,口舌咽喉溃疡、痄腮、热毒发斑、血热吐衄、小儿疳积发热等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偶然发现青黛治疗热痹、卡他性结膜炎、高血压、抗精子体阳性、脏躁具有较好的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刘志军;杨桂芹;陈连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周乃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周乃玉(1939~),女,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兼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从事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在风湿病专业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医术精湛,疗效显著,继承前贤,不断创新.擅长健脾补肾、温经散寒、化瘀通络,善用辛温大热及虫类药.辨证辨病结合,靶向用药.主要论著有<痹病论治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发表论文数十篇.

    作者:谢幼红;王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述评

    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一个生理过程.这种生理的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出现的某些症状.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此类症状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据调查,我国60%~75%的妇女在围绝经期可出现症状,其中相当部分患者症状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且以脑力劳动的妇女及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1~2].

    作者:王清;许润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肝纤维化中医辨证需注意什么?

    答:肝纤维化的中医证治需注意如下几方面.在诊断方面,判断慢性肝病是否伴有肝纤维化的可靠方法是肝穿刺和肝脏病理检查.如果不做肝穿刺,可根据B超报告,如果见到肝包膜欠光滑,粗糙、肝内网格状、血管走向不清等描述,可以认定为肝纤维化,其程度已较严重.或根据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即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如高于正常参考值可考虑已经肝纤维化了;或根据病史,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超过1年,就进入慢性化阶段,有炎症就可能有肝纤维化.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屏风固金颗粒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屏风固金颗粒由黄芪、白术、防风、太子参、金银花、连翘、藿香、防风、甘草等组成.本实验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通过测定屏风固金颗粒含药血清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活性、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等指标,探讨该药的免疫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王爱武;魏爱英;张鉴;耿晖;宿莹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穴对结肠慢转运性便秘(STC)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T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6个月临床评分及结肠转运时间(CTT),并从临床、检验和影像学角度评价安全性.结果:(1)近期疗效:治疗组临床评分和CTT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中期疗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仍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无效.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深刺天枢穴治疗STC近期疗效确切,有一定中期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搏心通对饲高脂家兔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搏心通对饲高脂家兔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搏心通组、速效救心丸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3组给予高脂饮食,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1次给药后1小时,取兔耳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并检测相关指标,评价搏心通的疗效.结果:速效救心丸和搏心通均能有效调节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内皮素、血栓烷、6-酮前列环素的含量(均P<0.01),且搏心通疗效优于速效救心丸(P<0.01).结论:搏心通具有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能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介眉;时绍红;郝建军;邴飞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药学资料医学统计评价的误区

    医学统计学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应该说它对现代医学的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今天用其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资料,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作者:耿世钊;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治痹崇尚程氏蠲痹汤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存在着令人不悦的一种现象,即方名同而药味异.在我所接触的书中,方名雷同的现象,以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同一书中,方名同者有多首.

    作者:吕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疗法的药物配伍

    中药熏洗疗法是指采用药物煎汤,趁热将全身或局部的皮肤熏蒸、淋洗或浸泡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配伍,加上手法整复、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微波热疗等手段,往往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其中,药物的配伍至关重要.

    作者:万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脾虚泄泻有何外治方法?

    答:小儿脾虚(脾气虚和脾阳虚)泄泻,是指非肠道感染的泄泻,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笔者常运用外治法治疗,简便易行,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参龟培元冲剂治疗重症肌无力34例

    重症肌无力是以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为受力骨骼肌的易疲劳和乏力.现代医学主要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类固醇、化疗、放疗及胸腺切除等方法治疗,但不能根治.本病属中医学痿证、睑废等范畴.两年来,我们以参龟培元冲剂治疗3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卜绿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刘公望针药并治法治疗杂病验案4则

    天津中医学院刘公望教授临床上善用仲景之经方,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病,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兹选其治疗疑难杂病验案4则,以飨读者.

    作者:周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