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述评

王清;许润三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摘要: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一个生理过程.这种生理的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出现的某些症状.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此类症状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据调查,我国60%~75%的妇女在围绝经期可出现症状,其中相当部分患者症状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且以脑力劳动的妇女及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1~2].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症状定量化方法浅见

    中医症状由定性法向定量化过渡,使之客观化,是临床和科研的实际需要,是中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必然趋势.制定症状计分法的诊断评分标准,使之适用于任何症状,并能够规范化,要求分级明确、有客观依据、易于掌握、便于实施.

    作者:李联社;曹贵民;赵广刚;陈学斌;王莎莎;王乾;刘建荣;徐军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健脾化瘀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6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在降糖、调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入选病例为2型糖尿病伴高胰岛素血症,中医证属脾肾不足、痰瘀互结的患者.97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化瘀片组)65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片组)32例,均服药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4%,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1.54%、75.38%和70.77%,对照组分别为65.63%、50.00%和56.2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46%,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滋肾化瘀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综合作用和特色优势.

    作者:刘承琴;赵建群;王荣欣;司超英;孙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20例

    目前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其病变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他汀类降脂药在一定程度上对IMT增厚有一定的改善与稳固作用.为评价我院自制协定方降脂饮配华佗再造九对IMT增厚的治疗作用,现将资料完整的38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印;黄斌;刘志勇;范海斌;汪洋;刘家军;兰海涛;许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析心身疾病的刚柔辨证

    用中西病名对照的方式将心身疾病分为15大类.认为心身疾病的病机主要为肝疏太过与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

    作者:赵志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周乃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周乃玉(1939~),女,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兼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从事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在风湿病专业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医术精湛,疗效显著,继承前贤,不断创新.擅长健脾补肾、温经散寒、化瘀通络,善用辛温大热及虫类药.辨证辨病结合,靶向用药.主要论著有<痹病论治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发表论文数十篇.

    作者:谢幼红;王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黛治疗热痹、卡他性结膜炎、抗精子抗体阳性及脏躁

    青黛,咸寒,入肝经.具有解毒医疮、凉血化斑、消疳清热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湿疮、湿疹流水痛痒,口舌咽喉溃疡、痄腮、热毒发斑、血热吐衄、小儿疳积发热等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偶然发现青黛治疗热痹、卡他性结膜炎、高血压、抗精子体阳性、脏躁具有较好的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刘志军;杨桂芹;陈连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拟益气养阴汤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恢复期24例

    肾综合征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恢复期以头昏、食欲减退、腰痛为主要症状,可持续1~3个月,重者达半年以上.近年来,笔者自拟益气养阴汤应用于临床,缩短了恢复期,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邓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32例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Ⅳ期胰腺癌患者治疗后回顾性研究,比较中药治疗及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4年7月期间依次入院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药组32例、化疗组28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部分缓解(PR)0、稳定(SD)53.1%、进展(PD)46.9%,化疗组为PR7.1%、SD53.6%、PD39.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一年生存率为34.37%,中位生存期6.07个月,明显优于化疗组(一年生存率11.25%、中位生存期4.17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化疗组.结论:中药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具有稳定瘤灶、延长患者生存期、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显示了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沈晔华;刘鲁明;陈震;孟志强;宋明志;于尔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无痛疗疮话青黛

    以青黛为主制成的青黛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市售之冰硼散.因其局部外用无疼痛、无刺激,尤其适用于小儿.青黛散是由青黛、五倍子、冰片按5:3:1的比例研极细末而成.应用时可外吹于口疮的局部,或香油调敷外涂之,每日3~5次.临床应用数百例,初发者有效率约90%,复发者约80%,疗程3~10天.

    作者:李国臣;刘相富;乔新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搏心通对饲高脂家兔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搏心通对饲高脂家兔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搏心通组、速效救心丸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3组给予高脂饮食,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1次给药后1小时,取兔耳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并检测相关指标,评价搏心通的疗效.结果:速效救心丸和搏心通均能有效调节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内皮素、血栓烷、6-酮前列环素的含量(均P<0.01),且搏心通疗效优于速效救心丸(P<0.01).结论:搏心通具有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能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介眉;时绍红;郝建军;邴飞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穴对结肠慢转运性便秘(STC)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T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6个月临床评分及结肠转运时间(CTT),并从临床、检验和影像学角度评价安全性.结果:(1)近期疗效:治疗组临床评分和CTT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中期疗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仍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无效.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深刺天枢穴治疗STC近期疗效确切,有一定中期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35例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甘松、琥珀5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定悸安神等作用.本药具有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为此,近年来我们采用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伴室性早搏(室早)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该药对SMI伴室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评价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连旺;杜永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脾虚泄泻有何外治方法?

    答:小儿脾虚(脾气虚和脾阳虚)泄泻,是指非肠道感染的泄泻,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笔者常运用外治法治疗,简便易行,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疗法的药物配伍

    中药熏洗疗法是指采用药物煎汤,趁热将全身或局部的皮肤熏蒸、淋洗或浸泡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配伍,加上手法整复、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微波热疗等手段,往往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其中,药物的配伍至关重要.

    作者:万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述评

    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一个生理过程.这种生理的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出现的某些症状.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此类症状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据调查,我国60%~75%的妇女在围绝经期可出现症状,其中相当部分患者症状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且以脑力劳动的妇女及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1~2].

    作者:王清;许润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冬季怎样辨证治疗咳嗽?

    答: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病都可出现咳嗽症状.中医认为,咳嗽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致,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滗肃降而发生.凡由外感受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一般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当以疏散外邪,宣肺理气为治.凡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一般起病较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当以调理脏腑为主.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日久不愈,耗伤肺气,易发展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脏腑受损,气血亏虚,常因气候变化或寒冷季节而易感外邪,使咳嗽复发或加剧,日久经年,反复发作,可变生它证.中医辨证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香砂养胃丸治疗消化性溃疡106例

    我们从2003年8月~2005年3月,用香砂养胃丸观察治疗消化性溃疡106例,并设对照组9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喜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力康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2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该病与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等诸多因素以及与胃癌前病变有关,故该病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我们自1999~2004年,采用胃力康治疗BRG10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白海燕;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证候层次探析

    中医证候是关于疾病特性的综合判断,包括证候病机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症候群两大部分,具有抽象和具体的双重特性,且证候的发生、形成、发展、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蕴涵着不同层次、变量和时相等多维特征.从中医的思维角度对中医证候进行分层,从中医古代对证候层次的认识、中医证候分层、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等方面对层次进行论述,其中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又从证候结构层次、同一证候分层、证候的内实外虚层次、证候的纬度和阶度层次、证候的整体性层次等多角度对证候进行论述.

    作者:李海霞;王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参龟培元冲剂治疗重症肌无力34例

    重症肌无力是以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为受力骨骼肌的易疲劳和乏力.现代医学主要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类固醇、化疗、放疗及胸腺切除等方法治疗,但不能根治.本病属中医学痿证、睑废等范畴.两年来,我们以参龟培元冲剂治疗3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卜绿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