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琪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本虚证、标实证所占比例以及相兼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46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统计.结果:(1)本虚证中以脾肾气阴两虚证多,标实证中以湿热证多;(2)标实证中湿浊证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高于湿热证和血瘀证;(3)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湿热、湿浊两证.结论:CRF的发生、发展与湿证关系密切,多表现为湿浊、湿热、血瘀、湿瘀等标实证型,在生化指标上主要与肾功能、血液动力学等异常有关.
作者:钟建;何立群;丁小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三焦有广狭之分,广义的三焦,是人体区域的划分即上焦、中焦、下焦;狭义的三焦所指的实质可能是胰腑了.
作者:史小进;田雨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的现状阐述如下观点.
作者:朱伟;阮新民;陈可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医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1)中药现代药理与不稳定斑块的病理.(2)中医辨证干预ACS不稳定斑块微观客观指标.(3)从络病理论论治ACS.(4)从毒论治ACS.(5)从瘀论治ACS.(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状态临床分期与辨证施治.
作者:王昀;王瑱;颜乾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放射性肺炎是指胸部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放射性损伤而导致的炎性反应.一般在放疗后2个月内发生,重者肺脏发生广泛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至呼吸衰竭.本病是放疗后多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患者对肺放射的敏感度高,耐受性差.现代医学常规治疗主要是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但疗效并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大.而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到的优势,笔者临床从毒瘀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以为引玉之砖.
作者:张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梁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血液病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成为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师从梁老二载,兹将跟师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周红;刘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中医教学,必须把握好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书本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掌握好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传授知识与兴趣培养的并重,获取知识与获取知识技巧的并存,授课艺术的提高与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合理应用等等.在教学工作中,笔者有如下的体会.
作者:何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DGP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和贝络纳口服,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及胃电图(EGG)等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肠舒组的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7%;贝络纳组分别为60.42%和89.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C明显改善,Ⅱ相持续时间、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GG主频率比增加、主功率比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胃肠舒组还可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结论:胃肠舒能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MMC及胃电活动,同时又能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是治疗DGP的有效方剂.
作者:周红;钟灵;钟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叶天士擅长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选用了<伤寒论>方42张及<金匮要略>方27张.而在<未刻本叶氏医案>的1154例处方中,运用仲景方的有239例,占五分之一[1].因此,研究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将有助于对叶氏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对张仲景学说的掌握与应用.
作者:李凯平;连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1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仙鹤草,苦涩性平,入肺肝脾三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病证,为收敛止血之良药.又具有止痢、杀虫之功,亦可用于治疗痔肿血痢,赤白带下,滴虫阴痒等前后阴疾病.我们用以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甚佳.
作者:邓志厚;杨宪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归心、肝、肺经,本品收涩作用较强,止血效果较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在辨证基础上加仙鹤草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疗效显著.
作者:王庆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神经激肽-1(NK-1)表达的影响,从信号转导的角度研究电针镇痛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电针组、模型30分钟组、模型24小时组、模型48小时组及电针治疗30分钟组、电针治疗24小时组、电针治疗48小时组,每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注入大鼠左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炎性痛模型,电针大鼠双侧L3~L5夹脊穴,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痛阈及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与NK-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各组大鼠痛阈明显下降(均P<0.01),同时同侧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明显增多(P<0.01);电针治疗各组大鼠痛阈亦下降,但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痛阈明显提高,同侧脊髓背角内ERK磷酸化水平亦较同时段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24小时组与电针治疗24小时组大鼠同侧脊髓背角内NK-1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提高痛阈,而ERK可能作为电针镇痛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通过脊髓背角的磷酸化激活及其对NK-1表达的调控在炎症痛敏形成及电针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春雷;王升旭;许幸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用稳心颗粒(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早搏5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答:酒精性弱视又称营养性弱视,是慢性酒精中毒者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视力障碍,其原因可能是一种或数种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视神经病变.病理改变可见两侧对称性视神经中心纤维髓鞘脱失,视网膜节细胞消失,且以黄斑区为重,严重者视神经纤维可被胶原结缔组织所替代.进行性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患者初期症状是读小字和辨色困难,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发展成双眼视觉敏感度下降,视物模糊不清,伴以两侧对称性中心暗点,但周边视野常不受累,一般不发展至全盲,眼底检查正常.晚期可见轻度视神经萎缩,并可伴有其他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四肢轻瘫和震颤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肾两亏,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精气不能上荣所致.
作者:胡献国;黄成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仙鹤草苦、涩、凉,入心脾胃大肠经,功专止血,不论虚实寒热皆可应用,并有强壮作用.近年来,笔者运用大剂量仙鹤草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仙鹤草,味苦、涩,其性凉,入肝、脾、肺经.功具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杀虫.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以及疖疮痛肿,滴虫等病症.10年前,笔者在基层工作期间,喜用鲜仙鹤草配伍鲜马齿苋,治疗细菌性痢疾,获满意疗效.此二药药源广,在乡村沟边及山区林间地带可随地采集,既经济,又服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帮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施汉章(1922~),男,江苏省镇江人,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中医男科学奠基人之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原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资班,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主编国家级教材5部,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名.
作者:张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其特征是长期持续性尿异常,如蛋白尿和(或)血尿;可有高血压、水肿和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其发病率居肾脏疾病之首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有效之方法.我们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自拟了中药方剂益元康,根据不同证型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并与用肾炎四味片治疗的38例做临床对照观察,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春;贾小翠;尚宇翔;王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健片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其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以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质(GAP-43)为指标,观察复健片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轴突生长的影响.结果:复健片可增强GFAP、GAP-43的表达,并且GFAP与GAP-4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复健片可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轴突的再生,诱导神经功能重塑,这与该药能够改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伟;周永红;付先军;王中琳;胡怀强;王新陆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