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复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0例

邓友;江元森;谢俊强;李学俊;黄桂梅;姚集鲁

关键词:肝复乐片, 治疗,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现报道如下, 透明质酸酶, 抗肝纤维化, 型前胶原, 层黏蛋白, 肝功能, 应用, 疗效
摘要:我们于2001年5月~2004年5月应用肝复乐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80例.观察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黏蛋白(LN)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以探讨肝复乐抗肝纤维化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埋线搭桥修复皱纹38例

    局部埋线搭桥祛皱法是将外科手术所用的蛋白羊肠线植入皱纹局部,利用蛋白羊肠线对局部纹理进行搭桥修复的一种治疗方法.局部埋线搭桥法修复皱纹施术简单,疗效持久,临床应用广泛,因此发展较快.现将近年来局部埋线搭桥祛除皱纹案例总结如下.

    作者:齐凤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40例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是原发或继发不孕的原因之一,占不孕病因的30%~40%,临床疗效不理想.我们于2002年6月~2004年8月采用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参健心汤治疗冠状动脉血流重建术后冠心病60例

    近10年来,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搭桥技术的飞速发展,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进入了新的局面,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仍有许多患者术后出现心绞痛和心功能下降,复查冠脉造影多显示为复杂病变,或血管基本通畅但显示弥漫性病变,或左室造影显示呈心肌动度降低、心腔扩大等心肌病表现.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人参健心汤(胶囊)治疗冠脉血流重建术后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丁书文;姜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健片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模型大鼠脑组织GFAP、GAP-4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健片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其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以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质(GAP-43)为指标,观察复健片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轴突生长的影响.结果:复健片可增强GFAP、GAP-43的表达,并且GFAP与GAP-4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复健片可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轴突的再生,诱导神经功能重塑,这与该药能够改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伟;周永红;付先军;王中琳;胡怀强;王新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型及相关生化指标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本虚证、标实证所占比例以及相兼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46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统计.结果:(1)本虚证中以脾肾气阴两虚证多,标实证中以湿热证多;(2)标实证中湿浊证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高于湿热证和血瘀证;(3)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湿热、湿浊两证.结论:CRF的发生、发展与湿证关系密切,多表现为湿浊、湿热、血瘀、湿瘀等标实证型,在生化指标上主要与肾功能、血液动力学等异常有关.

    作者:钟建;何立群;丁小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吴俊喜临床验案5则

    笔者师从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吴俊喜教授学习,观察到吴教授在临床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在治疗方法、用药上都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吴教授治疗的典型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杜立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思路

    中医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1)中药现代药理与不稳定斑块的病理.(2)中医辨证干预ACS不稳定斑块微观客观指标.(3)从络病理论论治ACS.(4)从毒论治ACS.(5)从瘀论治ACS.(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状态临床分期与辨证施治.

    作者:王昀;王瑱;颜乾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梁冰治疗血液病经验

    梁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血液病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成为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师从梁老二载,兹将跟师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周红;刘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仙鹤草治疗心律失常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归心、肝、肺经,本品收涩作用较强,止血效果较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在辨证基础上加仙鹤草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疗效显著.

    作者:王庆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仙鹤草治疗泌尿系统肿瘤

    近几年来,笔者在祖父陶柱才的指导下,用重剂仙鹤草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疗效显著,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作者:陶文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宜采用何种方法治疗?

    答: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乃指以张口运动异常、颞颌关节局部疼痛或肿胀的一种颞颌关节疾患.病因不甚明确,可能与口腔、颌面部感染或外伤、咀嚼疲劳等有关.

    作者:雍履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认识,我们通过对河南地区部分艾滋病患者(均为有偿供血感染者)的观察,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探讨如下.

    作者:李发枝;徐立然;李柏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论《伤寒论》的词义特点及对临床应用的影响

    张仲景的<伤寒论>在对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在古医籍词义发展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书中某些医学术语的意义由特定义向一般义以及由一词多义向词义单一转变的两大突出特点对于医经的临床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使著作内容明确,易读易懂;使医者便于掌握,不出歧义与理解错误.

    作者:崔锡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关于腧穴学教学方式的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中医教学,必须把握好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书本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掌握好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传授知识与兴趣培养的并重,获取知识与获取知识技巧的并存,授课艺术的提高与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合理应用等等.在教学工作中,笔者有如下的体会.

    作者:何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Ⅰ号、Ⅱ号汤治疗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62例

    临床统计发现,不育患者有10%~15%是免疫因素造成的.抗精子抗体(AsAb)是不孕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与反复流产有一定关系.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国内不少学者也在探讨中医药疗法.我们拟定了具有补肾、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Ⅰ号、Ⅱ号汤,对血清AsAb阳性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石桥;梁红英;蓝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益元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其特征是长期持续性尿异常,如蛋白尿和(或)血尿;可有高血压、水肿和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其发病率居肾脏疾病之首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有效之方法.我们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自拟了中药方剂益元康,根据不同证型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并与用肾炎四味片治疗的38例做临床对照观察,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春;贾小翠;尚宇翔;王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施汉章治疗男科病经验撷英

    施汉章(1922~),男,江苏省镇江人,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中医男科学奠基人之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原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资班,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主编国家级教材5部,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名.

    作者:张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用仙鹤草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仙鹤草苦、涩、凉,入心脾胃大肠经,功专止血,不论虚实寒热皆可应用,并有强壮作用.近年来,笔者运用大剂量仙鹤草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运用纵擒宣摄法治疗难治病举隅

    纵擒宣摄法则是通过固摄与宣泄反向调节,调治病理势态相反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在不少难治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现就运用这一方法治疗难治病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舒文;宇文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种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平肝潜阳法、化湿利水泄浊法及两者合法平肝化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VR)的影响.方法:SHR随机分为化湿组、平肝组、合方组、依那普利组和模型组,并设Wistar-Kyoto(WKY)大鼠组作为正常对照,治疗8周.观察各组大鼠血压、主动脉胶原含量及其中膜血管平滑肌(VSM)、胶原纤维(CF)、弹力纤维(EF)的相对面积比值等变化.结果:模型组血压、主动脉胶原含量、VSM及CF面积等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核个数显著少于WKY组、合方组及依那普利组,EF变化仅模型组与WKY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3种治法均有降低血压及抑制主动脉胶原沉积和VSMC肥大的作用.

    作者:王永霞;党伟一;陈召起;王世君;何立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