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40例

徐侠

关键词:输卵管再通, 术配合, 中药综合治疗,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 现报道如下, 临床疗效, 继发不孕, 直视下, 宫腔镜, 不孕症, 理想, 病因
摘要: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是原发或继发不孕的原因之一,占不孕病因的30%~40%,临床疗效不理想.我们于2002年6月~2004年8月采用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型及相关生化指标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本虚证、标实证所占比例以及相兼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46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统计.结果:(1)本虚证中以脾肾气阴两虚证多,标实证中以湿热证多;(2)标实证中湿浊证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高于湿热证和血瘀证;(3)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湿热、湿浊两证.结论:CRF的发生、发展与湿证关系密切,多表现为湿浊、湿热、血瘀、湿瘀等标实证型,在生化指标上主要与肾功能、血液动力学等异常有关.

    作者:钟建;何立群;丁小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施汉章治疗男科病经验撷英

    施汉章(1922~),男,江苏省镇江人,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中医男科学奠基人之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原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资班,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主编国家级教材5部,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名.

    作者:张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思路

    中医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1)中药现代药理与不稳定斑块的病理.(2)中医辨证干预ACS不稳定斑块微观客观指标.(3)从络病理论论治ACS.(4)从毒论治ACS.(5)从瘀论治ACS.(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状态临床分期与辨证施治.

    作者:王昀;王瑱;颜乾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保元强肾Ⅰ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保元强肾Ⅰ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CRF3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α-酮酸片及爱西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保元强肾Ⅰ号胶囊及六君子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均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仅BUN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Alb及Hb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元强肾Ⅰ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可明显改善CRF晚期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及营养状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为治疗晚期CRF的有效方案.

    作者:朱辟疆;韦先进;周逊;赵华;刘永平;邱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稳心颗粒治疗早搏50例

    近年来,我们用稳心颗粒(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早搏5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吴俊喜临床验案5则

    笔者师从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吴俊喜教授学习,观察到吴教授在临床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在治疗方法、用药上都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吴教授治疗的典型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杜立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运用纵擒宣摄法治疗难治病举隅

    纵擒宣摄法则是通过固摄与宣泄反向调节,调治病理势态相反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在不少难治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现就运用这一方法治疗难治病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舒文;宇文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益元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其特征是长期持续性尿异常,如蛋白尿和(或)血尿;可有高血压、水肿和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其发病率居肾脏疾病之首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有效之方法.我们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自拟了中药方剂益元康,根据不同证型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并与用肾炎四味片治疗的38例做临床对照观察,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春;贾小翠;尚宇翔;王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论《伤寒论》的词义特点及对临床应用的影响

    张仲景的<伤寒论>在对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在古医籍词义发展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书中某些医学术语的意义由特定义向一般义以及由一词多义向词义单一转变的两大突出特点对于医经的临床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使著作内容明确,易读易懂;使医者便于掌握,不出歧义与理解错误.

    作者:崔锡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NK-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神经激肽-1(NK-1)表达的影响,从信号转导的角度研究电针镇痛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电针组、模型30分钟组、模型24小时组、模型48小时组及电针治疗30分钟组、电针治疗24小时组、电针治疗48小时组,每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注入大鼠左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炎性痛模型,电针大鼠双侧L3~L5夹脊穴,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痛阈及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与NK-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各组大鼠痛阈明显下降(均P<0.01),同时同侧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明显增多(P<0.01);电针治疗各组大鼠痛阈亦下降,但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痛阈明显提高,同侧脊髓背角内ERK磷酸化水平亦较同时段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24小时组与电针治疗24小时组大鼠同侧脊髓背角内NK-1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提高痛阈,而ERK可能作为电针镇痛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通过脊髓背角的磷酸化激活及其对NK-1表达的调控在炎症痛敏形成及电针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春雷;王升旭;许幸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2例

    2001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梁冰治疗血液病经验

    梁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血液病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成为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师从梁老二载,兹将跟师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周红;刘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王三虎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妇科肿瘤的经验

    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中心王三虎教授,在继承的基础上常有创新,在运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方面有独到经验,兹介绍如下.

    作者:石彧;范先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仙鹤草善治血精症

    仙鹤草性味苦涩,功效收效止血、止痢、杀虫.临床上广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等症.笔者根据仙鹤草味涩收敛,止血作用较佳的特点,在临证中治疗血精证时,在辨证的基础上配用仙鹤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时建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及其研究概况

    叶天士擅长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选用了<伤寒论>方42张及<金匮要略>方27张.而在<未刻本叶氏医案>的1154例处方中,运用仲景方的有239例,占五分之一[1].因此,研究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将有助于对叶氏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对张仲景学说的掌握与应用.

    作者:李凯平;连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正确认识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的现状阐述如下观点.

    作者:朱伟;阮新民;陈可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束缚所致肝郁证动物模型肝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研究

    目的:通过运用组织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寻找肝郁证动物模型肝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以束缚制动法制备肝郁证大鼠模型,采用组织溶解方法分步抽提大鼠肝脏组织蛋白质,对获得的蛋白质进行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胶体染色,分析模型组和对照组蛋白质分子的差异表达,并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肽质量指纹,在数据库中检索出相应的蛋白质.结果:在大鼠肝组织胶体考染的2-DE图谱上,约能辨识出300余个清晰的蛋白质斑点,共找出3个与肝郁证辨证相关的肝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出峰率达100%,检索结果分别为芳基硫基转移酶、烯酰辅酶A水合酶和转甲状腺素蛋白.结论: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可能和实体肝组织中的特异表达蛋白质--芳基硫基转移酶、烯酰辅酶A水合酶和转甲状腺素蛋白的不同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钟小兰;吕志平;钱令嘉;刘晓华;谭秦湘;张晓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DGP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和贝络纳口服,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及胃电图(EGG)等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肠舒组的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7%;贝络纳组分别为60.42%和89.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C明显改善,Ⅱ相持续时间、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GG主频率比增加、主功率比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胃肠舒组还可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结论:胃肠舒能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MMC及胃电活动,同时又能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是治疗DGP的有效方剂.

    作者:周红;钟灵;钟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参健心汤治疗冠状动脉血流重建术后冠心病60例

    近10年来,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搭桥技术的飞速发展,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进入了新的局面,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仍有许多患者术后出现心绞痛和心功能下降,复查冠脉造影多显示为复杂病变,或血管基本通畅但显示弥漫性病变,或左室造影显示呈心肌动度降低、心腔扩大等心肌病表现.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人参健心汤(胶囊)治疗冠脉血流重建术后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丁书文;姜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40例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是原发或继发不孕的原因之一,占不孕病因的30%~40%,临床疗效不理想.我们于2002年6月~2004年8月采用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