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红炉点雪》对痰火证的论治

葛少勇

关键词:红炉点雪, 治疗及预后, 明代医家, 窠臼, 病因, 病机
摘要:古之医家对痰火证论述较多,然论述详莫过于明代医家龚居中,他在<红炉点雪>一书中对痰火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作了详细的论述,其论精当,不落窠臼,可资借鉴.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杂志》引用中文期刊情况分析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掌握我国中医药方面的信息,用尽量少的时间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其学科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信息部门在选购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信息,又能尽量节约有限的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中医药学主要期刊文献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查出该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供广大读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阅.

    作者:赵红;李成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聂小圃治疗不寐经验

    聂小圃(1943~),男,1968年7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在江西省万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85年调入万年县中医院,任门诊部主任.1998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2002年被遴选为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载,临证擅长内、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如脾胃肝胆疾病、痿证、痹证、不寐、月经不调等.

    作者:余银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健胎液对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及mRNA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胎液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着床期子宫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将受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米非司酮诱导小鼠胚泡着床障碍,予健胎液进行干预,于妊娠第8天处死小鼠,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PR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RT-PCR技术检测子宫PR及PR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中药组子宫内膜的发育与正常组相似;中药组子宫内膜腺体、间质PR表达范围和强度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PR蛋白及基因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胎液通过调节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PR及mRNA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发育,改善胚泡着床.

    作者:刘艳娟;黄光英;杨明炜;龚萍;陆付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实热证、虚热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实热证、虚热证两种不同证型之间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对照组30例、实热证患者27例、虚热证患者35例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实热证、虚热证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其中虚热证组CD4下降明显(P<0.05);而CD8水平升高只在实热证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虚热证、实热证两组患者都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虚热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实热证虽然T淋巴细胞亚群亦低于正常人,但高于虚热证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为实热证、虚热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刘亚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病、证、症之管见

    近年来中医学界学术争鸣为激烈的焦点问题莫过于病、证、症三字含义的争论了.许多文章读来虽颇受启发,但有些观点却仍然不敢苟同.

    作者:张尊如;曹占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三黄二豆粥治疗放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41例

    随着放疗、化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因接受放疗、化疗导致白细胞减少者越来越多.临床体会到常用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近年来,参考有关文献将在升高白细胞方面有可靠疗效且味甘无毒的多味中药组成一方,以药粥的形式让患者服用,既方便又有良好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宋星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定坤丹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7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疼痛、痛经、不孕等,是目前困扰患者和妇科医师的难题之一.

    作者:张西芝;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赵绍琴从温病论治杂病经验

    赵绍琴(1918~2001),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出生于三代御医之家,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温病教研室主任,先后培养中医温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1990年确认其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对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法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

    作者:艾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试论北京的中医学术特色

    北京是三朝古都,建国之后,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条件,促成北京中医的学术多源.

    作者:张志斌;袁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抗感利咽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2例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采取对症处理,疗效欠佳.我们应用传统中药经现代工艺制成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慧承;刘丹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40例

    我院痛风中心近年来采用痛风合剂、益肾养肝口服液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宋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分证治疗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气、郁、寒、热、痰、食、瘀、虚等使中焦失衡所致,常见有胆气犯胃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交阻证.现将临床用中医药治疗的案例介绍如下.

    作者:纪恩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92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临床效果及其疗效特点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补肾益髓法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在广西高发区治疗β-地贫92例,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b)、抗碱血红蛋白(HbF)、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等血液参数变化及停药后随访观察,采用PAGE、PCR-SSCP、RT-PCR、DNA序列分析、mRNA基因表达、DDRT-PCR等技术研究疗效的分子机制.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b、HbF、RBC、Ret等血液指标明显提高,停药后疗效平均维持3~6个月,92例中85例有效,有效率92.39%;中药治疗对各类基因型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可明显提高血红蛋白珠蛋白mRNA表达和造血刺激因子GM-CSFmRNA表达,诱导HbF合成增加;降低铁蛋白基因表达,减少体内铁的蓄积.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效果显著;中药治疗不改变患者基因突变型,可明显调节功能基因表达.疗效特点为多靶点的整体效应.

    作者:吴志奎;张新华;柴立民;李敏;蔡辉国;王蕾;方素萍;陈玉英;吕鑫霞;黄有文;王荣新;陈佩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肠血管畸形便血病案

    患者张某,男,83岁,入院时间:2004年5月27日.主诉:反复便血1年半,再发3天而入院.

    作者:杨建民;严仲庆;胡松春;杜洪桥;章国琳;张菁;沈伟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参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以人参汤为主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服用人参汤加味,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4周为1个疗程.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次数、胸痹心痛证候积分、各组药物起效时限及持续时限.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证候药效起效时限和持续时限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参汤加味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起效快,持续时限长,对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明显,并且对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范秉均;吕志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益肾养肝汤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68例

    笔者近年来依据中医理论,以滋阴益肾,补血养肝为主,自拟益肾养肝汤治疗妇女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68例,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嘉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益气解毒化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100例

    我们以自拟益气治萎汤为基本方,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康;应武江;李幼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冯兴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冯兴华教授学验俱丰,擅长应用专方治疗风湿病,笔者有幸侍诊于师侧,兹整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志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栓益智胶囊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5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消栓益智胶囊治疗组与喜得镇对照组,分别观察症状,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能量表(MMSE)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结果:消栓益智胶囊治疗MID的总有效率达90%,该药不仅能改善症状,提高HDS、MMSE积分,而且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流变指标,改善SOD、LPO.结论:消栓益智胶囊疗效优于喜得镇.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