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衰胶囊延缓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39例临床观察

李淑菊;张佩青;黄彦彬;张琪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医药疗法, @, 肾衰胶囊
摘要:目的:探讨肾衰胶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74例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Ⅳ型胶原(Col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尿蛋白(uPro)、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肾衰胶囊治疗后,CRF患者BUN、SCr下降,Ccr上升,血清ColⅣ、PCⅢ、LN下降,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下降,除LN外,其他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结论:肾衰胶囊通过降低血清BUN、SCr,升高Ccr,改善肾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减少细胞外基质、ColⅣ、LN的沉积,从而干预肾间质纤维化.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恶性淋巴瘤1例

    小柴胡汤源自<伤寒杂病论>,主治少阳病证,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等,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兹将治疗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如下.赖某,男,60岁,因反复发热3个月、颈部淋巴结肿大、黄疸、消瘦、伴咽喉痛、咳嗽入院,入院时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口咽部检查大量脓痂,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左侧约3cm×2cm,右侧约2cm×2cm,质硬,可活动.腹部膨隆,肝肋下3.3cm,脾肋下3cm,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征.

    作者:黄伟毅;邓伟民;黄小让;马建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5年9~12月学术会议计划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川芎嗪离子导入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118例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已被证实.我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用川芎嗪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导致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敏;李朝莲;蒋荣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病案

    1 病历摘要罗某某,男,51岁.主因头晕、腰酸、乏力3个月,于2003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头晕、腰酸、乏力,伴夜尿次数增多,10天前至当地某医院就诊,查血压230/130mmHg;尿蛋白(++++),红细胞10~12个/高倍视野,白细胞0~1个/高倍视野,24小时尿蛋白定量9.1g;血清总蛋白47g/L,白蛋白25g/L,血肌酐655μmmol/L,尿素氮15.42mmol/L.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期,肾性高血压.经降压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转诊于我院.入院时症见:头晕,腰酸,乏力,消瘦,稍感恶心,口苦,纳差,夜尿频多(每晚3~4次),大便正常.

    作者:占永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将纳入病例根据证候表现分为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阴虚肺热证和肺脾气虚证.跟踪观察患儿在入院当天(基线点)、用药后3、5、7、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证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小儿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不同地域的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小儿肺炎初期以风热闭肺证、痰热壅肺证为主;中期是由实证向虚证转移的关键时期;后期应注意固护阴液.小儿肺炎初期,南北方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后期南北方虚证分布差异明显,北方阴虚肺热证多见,南方肺脾气虚证居多.结论:小儿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演变规律.

    作者:王雪峰;董丹;虞坚尔;吕玉霞;姜之炎;许尤佳;肖旭腾;刘小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尿病脑病与中医补肾法对脑保护作用的思考

    糖尿病脑病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指糖尿病引起或合并的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梁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解毒滋阴祛瘀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解毒滋阴祛瘀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的影响.方法:将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治疗2个疗程前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以及强的松剂量的变化.结果:第2个疗程结束后,中药组处于活动期和静止期患者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的松每日用量撤减变化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滋阴祛瘀中药既可以控制疾病的活动,也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撤减强的松用量.

    作者:吴国琳;范永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思考

    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以下看法:(1)中药体外抑杀Hp实验存在局限性,应借助动物模型进行体内抗Hp的研究.(2)Hp感染临床辨证分型存在多态性,应努力寻求反映本病中医证的金标准的特异性指标.(3)应进一步提高本病疗效判定的规范性.(4)应努力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作者:戴高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韩冰运用冲任学说治疗闭经经验

    闭经是指妇女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曾有正常月经又停闭6个月以上者,属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亦属难治之症,其病程较长,疗效较差,且常导致不孕等症,因此诊治闭经在妇产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韩冰教授从医40余载,将冲任学说运用到闭经的诊疗当中,在临床上收到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夏天;付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颈椎病辨治的要点是什么?

    答: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常见病因有眩晕、颈僵、肩臂手指麻木或疼痛等,现将中医辨证要点介绍如下.在诊断方面,现代医学将此病分为5个类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临证若见眩晕不剧而头痛颈僵、头颈肩活动受限不适者,多为颈型或神经根型;若眩晕耳鸣,头痛不甚,恶心欲呕,视物旋转甚则出现猝倒者,则为椎动脉型;若眩晕不剧,仅有耳鸣手麻,视物昏花,心悸眠差者,为交感神经型.临床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用药.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肝肾亏虚型髌骨软骨软化症25例

    髌骨软骨软化症(CP),简称髌骨软化症,是一种骨科的常见疾病,是指髌骨软骨面及其与其相对的股骨髌面的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本病常见于中青年患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向.本病对于年轻患者,多数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而对于老年人往往是整个膝关节退行性变的一部分.临床上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有多种,但尚无一种方法能促进损伤处正常透明软骨的再生.而对于髌骨软化症的早、中期而又不用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一直没有一种满意的方法.根据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我们总结出治疗肝肾亏虚型髌骨软化症的中药汤剂经验方,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康振;苏培基;伍中庆;李兆青;高大伟;杨健松;张会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要注重健脾和养阴外,还要兼顾什么?

    答: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注重健脾,是因经断之后,肾气渐衰,天癸已竭,气血皆虚,而脾主运化乃统血之脏,为生血之源,健脾可以生气生血,以资其渐衰的元精元阳.故按女性不同年龄的生理病理特点、青春期月经异常,当责之于肾,因肾气初盛,机体尚未成熟,以补肾为主;中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等症,归咎于肝,因中年轻、孕、产、乳数伤于血,肝为藏血之脏,血伤则肝失所养,肝气横逆,治以调肝为主;而老年经绝之后则需注重后天生化之源.

    作者:雍履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内经》阴阳辨

    <内经>所论之阴阳,有非人体医学阴阳与人体医学阴阳之分.而非人体医学阴阳又分为哲学、天文、地理、气象、药物学阴阳5种;人体医学阴阳亦分为人体脏腑、部位、生理、病理、信息学阴阳5种.此两类阴阳,除哲学阴阳属抽象概念外,其它阴阳,皆属具体概念.人体医学阴阳不可与哲学阴阳混为一谈.

    作者:马予良;石玉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FMS患者分为A组38例(原发性)和B组18例(合并其他风湿病),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疗程12周.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2.11%,B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疼痛、压痛、僵硬、疲乏及睡眠障碍等明显改善(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FM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原发性FMS作用尤为明显.

    作者:谢幼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程益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经验

    程益春(1938~),男,山东省高青县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卫生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中医药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济南市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先后主持省级课题6项,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主编了<糖尿病良方>、<糖尿病非药物疗法>等4部著作.

    作者:孙丰雷;冯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风药在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风药是指具有解表、除湿、熄风等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诸风病症.根据风类药物具有升、散、行、透、窜、动等多种特性,针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在辨证组方中,适当加入风药,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史文丽;赵平;周志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从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看其研究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对人体的基本认识包括三个方面:(1)人体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体;(2)人体在功能结构上是由五脏构成的整体;(3)人体的形气神和脏腑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中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是:研究对象的三元性、现象类比性、功能主导性和整体统一性.

    作者:杨玉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肾衰胶囊延缓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3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肾衰胶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74例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Ⅳ型胶原(Col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尿蛋白(uPro)、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肾衰胶囊治疗后,CRF患者BUN、SCr下降,Ccr上升,血清ColⅣ、PCⅢ、LN下降,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下降,除LN外,其他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结论:肾衰胶囊通过降低血清BUN、SCr,升高Ccr,改善肾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减少细胞外基质、ColⅣ、LN的沉积,从而干预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李淑菊;张佩青;黄彦彬;张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药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用高频超声评价中药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EDD)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黄芪、川芎小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1例,疗程6个月;采用高频超声分别检测基础状态(D0)、反应性充血状态(D1)、含服硝酸甘油3~5分钟时(D2)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EDD中药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前后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变化(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EDD;高频超声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EDD检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估.

    作者:郭津含;唐红;陆志明;余叶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怎样选用中成药治疗中暑?

    答:中暑,为夏日常见病,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工作,出现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劳、四肢乏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时,为先兆中暑.若伴有发热,体温高于38℃,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者,为轻度中暑,若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症中暑,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暑热侵袭所为,当以清热解暑为治.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