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抢救重症敌敌畏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邵绍鲲

关键词:重症敌敌畏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
摘要: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抢救重症敌敌畏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敌敌畏农药中毒患者3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均予以洗胃、导泻、解毒、抗休克等处理,对照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记录两组中毒情况、治疗24h前后血浆胆碱酯酶(CHE)活性、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治愈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4h后平均CH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重症敌敌畏农药中毒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能明显降低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缩短昏迷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尤其对循环不稳定患者.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源128层CT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源128层CT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降低大体重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身体质量指数(BMI) 25.03~31.91kg/m2的105例冠状动脉CTA患者分成A、B两组.A组47例,两管电压均采用常规扫描120kV;B组58例,两管电压均为100kV.对比两组图像的图像噪声比(CNR)、平均CT值、图像质量评分、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图像的C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T值和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中,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曹玉林;王莹;贾玉柱;杨光钊;张玲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肠癌组织M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生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直肠癌组织中MR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R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94例直肠癌术后组织标本中,有86例(44.3%)存在MRP的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0.029)显著相关,而未发现其与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生长方式、TNM分期等因素的相关性.生存分析发现MRP高表达的患者远期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低表达组(P=0.014).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MRP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关联,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伟宏;王丰平;费胜琪;陈贵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

    目的 评价用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例(7侧)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5~3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The Knee Society评价标准,优4侧,良2侧,可l侧,差0例,优良率达85.7%.结论 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供充分的显露和坚强的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胡永胜;胡瑞云;胡雪;胡永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颈部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颈部外伤常伴有颈部血管、神经、舌体和下颌骨的损伤,并累及咽喉、气管和食管,易造成窒息和大出血、休克,病死率高,且因伤口与口腔相通,易发生感染[1].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颈部外伤,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颈部外伤的救治及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本院收治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外伤需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经急救、手术和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相关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薛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联合视频喉镜在ICU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预输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联合视频喉镜在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81例,年龄18~85岁.随机分为三组(各27例):咪达唑仑对照组(A组)、DEX低剂量组(B组)和DEX高剂量组(C组).插管前分别注射0.1 mg/kg咪达唑仑、0.5或1μg/kg DEX.记录各组在插管前(T0)、插管时(T1)、拔管后3min(T3)各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各组患者插管成功的平均耗时和次数.记录各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在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插管次数和耗时更少.但C组显著心率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 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0.5μg/kg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视频喉镜可安全有效的用于ICU气管插管.

    作者:吴木莹;程旭萍;蒋炫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双足跟压疮与糖尿病大疱的鉴别护理1例

    颈脊髓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引起颈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相应节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创伤性损伤是其常见原因,且绝大部分患者合并有高位截瘫.由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或定期更换体位,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压疮[1].

    作者:韩露;赖红梅;陈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手术+化疗仍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而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及化疗使患者心理、生理上受到多重打击,导致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明显下降[1,2].舒适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使患者在心理、生理达到佳状态,是整体护理的一种完美体现[3].为减轻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作者对31例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永花;黎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急性发热和高CRP患儿病因的观察

    目的 对发热伴高浓度C反应蛋白(CRP)的病因构成及病原学进行观察,为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以急性发热为首发症状且CRP≥50mg/L(年龄1个月~l4岁)患儿资料.结果 480例患儿中明确病因23种,前3位病因依次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占22.5%(108/480)、尿路感染占14%(67/480)、川崎病占7.1%(34/480).常见的病因在不同年龄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病例集中在1个月~3岁组[249 (70.1%)].各年龄段中1个月~3岁组更易尿路感染(62例,18.6%);3~6岁和6~14岁组则以化脓性扁桃体为常见病因(33例,40.0%)和(20例,31.8%).480例患儿均选用抗生素治疗,单联为主共413例(86.0%),给药人次前3位依次为头孢曲松针、头孢噻肟针、美洛西林舒巴坦针.结论 尿路感染是婴幼儿发热的第一病因,主要病原为大肠埃希菌,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发热高CRP的首要病因,同时川崎病是婴幼儿发热、高CRP中主要的非感染性疾病病因;腺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高CRP、发热的主要病毒病原.

    作者:金佳蕙;聂少风;单小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SUI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TVT-O治疗的45例女性中重度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5例TVT-O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5) ml,治愈45例,占100%;平均随访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一例复发.结论 TVT-O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女性SUI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应爱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ADSCs辅助脂肪移植在面部软组织填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辅助脂肪移植在面部软组织填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下腹部抽吸脂肪,将获得的脂肪采用标准分离、纯化程序提取ADSCs,将其与颗粒脂肪均匀混合后填充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 35例患者,随访3~24月,34例1次填充,1例2次填充,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术后填充区丰满柔和,面部恢复其软组织量,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面部轮廓弧度自然流畅,形态自然,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ADSCs辅助脂肪移植填充面部软组织缺损创伤小,手术效果明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面部单纯软组织缺失的方法.

    作者:杨志宏;上官守琴;田诗政;陆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完成l00例瓣膜疾病手术治疗,同时术中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9.8±8.7)个月,其中70例患者维持窦性心率,30例患者再次转为房颤心率.回顾两组患者的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瓣膜置换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左房直径、房颤病史的长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窦性心律组的左房直径、房颤病史均较房颤心律组明显较小、较短.结论 左房直径(<60mm)、房颤病史的长短(<7年)是影响房颤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桂龙升;沈振亚;滕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5例椎体(138个)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X线片高度测量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侧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唐晶;费爽明;朱六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检测对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检测对于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90例脑梗死患者及85例脑出血患者,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所有受试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结果 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C、LDL-C水平高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αLP、βLP、pre β 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βLP、preβ 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αLP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辨别分析LDL-C、前β脂蛋白(pre β LP)进入方程,辨别分类与原分类比较所得72.1%,全部进入所得辨别符合率74.6%相近.结论 血脂LDL-C与血清脂蛋白pre β LP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有较好的辨别率,可以作为预测其发生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支燕芳;林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拟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自拟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64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新斯的明治疗,观察组用自拟重剂大黄白术汤灌肠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自主排气及排便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自拟重剂大黄白术汤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可减少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俊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开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全麻下行开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浸润药液为0.375%罗哌卡因30ml; Ⅱ组:浸润药液为2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375%罗哌卡因共30ml.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及芬太尼镇痛.记录术后24h内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需要补救镇痛例数、补救镇痛芬太尼总量.结果 Ⅱ组患者术后12h内静息、咳嗽VAS评分与Ⅰ组比较下降(p<0.05).24h内所需补救镇痛芬太尼总量,Ⅱ组患者与Ⅰ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术后需要芬太尼镇痛的例数,Ⅱ组患者4例(20%)与Ⅰ组患者18例(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开腹子宫切除术后,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补救镇痛芬太尼的需要量.

    作者:陆斌;郑圣舟;张序忠;陈利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8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2例有正规产前检查,4例未正规产前检查,2例无产前检查;l例合并子痫前期重度、支气管炎、心力衰竭,1例合并子痫前期轻度,1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炎,1例合并产褥感染性发热、产后大出血,无合并症4例.产妇死亡2例,病死率25%;围生儿共7例,6例存活,l例死亡,病死率14.29%.结论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母儿预后差,不宜妊娠,若妊娠应尽早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希望继续妊娠者,应定期产前检查,早住院监护治疗,加强与心内科、麻醉科及新生儿科联合,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艾玲;王晓霞;葛加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钢板技术在临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钢板技术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推广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8例胫骨骨折患者,按照自愿和知情的原则对其进行微创钢板治疗,术后随访5~12个月,详细记录患者的康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效果,并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优、良、中、差的效果评价.结果 在对18例微创钢板治疗患者,功能恢复优共l0例,良5例,中1例,差2例,整体的优良率为83.3%.结论 应用微创钢板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胫骨骨折患者的愈合效果,同时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软组织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阮杨光;何勇;方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管理、医技和临床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专家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即整合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多种诊疗措施制定的标准化、表格化的诊疗规范,并让患者从住院至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1].以患儿的住院时间为序,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时即严格按照时间性,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为其进行护理工作.把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患儿住院的每一天,有效地控制了环节质量,使患儿就医的全过程不中断.

    作者:王霞容;陈静;方江丽;张爱丽;杨鹏锳;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富阳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度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300例送检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支原体感染总检出率为39.0%,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3.3%、1.0%、4.7%;女性检出率(52.5%)明显高于男性(26.8%);药敏结果表明解脲脲支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司帕沙星(42.0%)、克拉霉素(37.0%)、甲矾霉素(36.0%)、罗红霉素(23.0%);敏感率高的是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均为96.0%),其次是强力霉素(94.0%).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纯解脲脲支原体.结论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感染以Uu为主,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可选用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

    作者:洪亚明;李珺;陈金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癌相对高发区人群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上消化道癌相对较高发区的仙居县和天台县,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自然村40~69岁村民作为筛查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共筛查9037人次,查出癌症106例,检出率为1.17%.其中早期癌79例,早诊率为74.53%;食管轻度异型增生379例(4.19%),中度异型增生89例(0.98%);非萎缩性胃炎3299例(36.51%),萎缩性胃419例(4.64%),低级别上皮内肿瘤123例(1.36%).结论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干预和随访工作,是做好上消化道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作者:杜灵彬;王买;吴伟;李友勇;许示坚;毛伟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