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容;陈静;方江丽;张爱丽;杨鹏锳;王红
目的 探讨X射线躯体辐射对小鼠胸腺重量、细胞计数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Gy与0.075Gy X射线照射后0、2、4、8、16、24及48h,采用直接称重、显微镜下计数、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胸腺的重量、细胞数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2.0Gy 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重量先升高后下降,而胸腺细胞数显著下降,到48h两者均降至低水平;而胸腺细胞凋亡显著增加,48h达到高水平.0.075Gy照射后胸腺重量及胸腺细胞数显著升高而胸腺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高剂量辐射(HDR)作用下胸腺的重量、细胞计数下降,而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剂量辐射(LD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胸腺的重量增加、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凋亡减少,有免疫兴奋作用.
作者:徐瑞明;张占春;金顺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用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例(7侧)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5~3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The Knee Society评价标准,优4侧,良2侧,可l侧,差0例,优良率达85.7%.结论 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供充分的显露和坚强的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胡永胜;胡瑞云;胡雪;胡永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言语治疗对帕金森病(PD)言语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PD言语障碍患者48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言语障碍指数(VHI)和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UPDRS-Ⅲ)运动部分的言语表达评分项评分.结果 经言语治疗1个月后,48例PD患者VHI各评分项、UPDRS-Ⅲ言语表达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言语治疗有利于改善PD患者的发音功能.
作者:张建飞;沈钢夫;于海燕;黄长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198例细菌性肝脓肿(PLA)的临床特点,旨在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198例PLA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为PLA的独立重要的基础疾患,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种,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广谱耐药菌.结论 个体化治疗方案能使PLA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夏婷婷;叶建新;许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50例不同年龄段乳腺疾病患者的505个乳腺结节进行超声检查和BI-RADS分级诊断.结果 20~29岁年龄段129个乳腺结节病理证实良性91个(70.5%),恶性38个(29.5%);30~39岁年龄段186个乳腺结节病理证实良性125个(67,2%),恶性61个(32.8%);≥40岁年龄段190个乳腺结节病理证实良性113个(59.5%),恶性77个(40.5%);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超声BI-RADS分级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BI-RADS分级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维;司徒明珠;杜岳武;严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开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全麻下行开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浸润药液为0.375%罗哌卡因30ml; Ⅱ组:浸润药液为2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375%罗哌卡因共30ml.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及芬太尼镇痛.记录术后24h内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需要补救镇痛例数、补救镇痛芬太尼总量.结果 Ⅱ组患者术后12h内静息、咳嗽VAS评分与Ⅰ组比较下降(p<0.05).24h内所需补救镇痛芬太尼总量,Ⅱ组患者与Ⅰ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术后需要芬太尼镇痛的例数,Ⅱ组患者4例(20%)与Ⅰ组患者18例(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开腹子宫切除术后,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补救镇痛芬太尼的需要量.
作者:陆斌;郑圣舟;张序忠;陈利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中细菌培养分布及药敏,以指导临床.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41月11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中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份标本中有微生物生长12株,其中霉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木糖氧化产碱菌1株.结论 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常见;术中药敏敏感试验对临床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斌;赵荣祥;唐旭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度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300例送检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支原体感染总检出率为39.0%,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3.3%、1.0%、4.7%;女性检出率(52.5%)明显高于男性(26.8%);药敏结果表明解脲脲支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司帕沙星(42.0%)、克拉霉素(37.0%)、甲矾霉素(36.0%)、罗红霉素(23.0%);敏感率高的是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均为96.0%),其次是强力霉素(94.0%).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纯解脲脲支原体.结论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感染以Uu为主,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可选用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
作者:洪亚明;李珺;陈金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达标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将其治疗方案调整为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总疗程12周,治疗期间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地特胰岛素及利拉鲁肽用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cm)、空腹c肽(ng/m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日用量(IU),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FBG、HbAlc、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而空腹c肽较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控制体质量及改善胰岛功能,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且安全的降糖药物.
作者:李意;赵丹威;祝开思;李丽;王彤;曲建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腺性膀胱炎(CG)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膀胱黏膜组织病理标本,其中膀胱癌51例,CG 4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1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蛋白在相应的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PTEN蛋白在BTCC及CG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58.82%、80.95%,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TEN全呈阳性表达,三组比较总体有显著性差异(P<0.01);BTCC组与CG组及正常膀胱黏膜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CG组与正常膀胱黏膜组间无差异(P<0.05).在51例BTCC病理分组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GⅠ组与GⅡ、GⅢ比较总体有显著差异(P<0.0l),GⅠ组与GⅡ组及G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GⅡ组与GⅢ组比较无差异(p<0.05);临床分期中,Tis-T1组与T2-T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蛋白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较CG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低,其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膀胱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区别.
作者:金鹏飞;谭操;毛平花;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FNA-Ⅱ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90例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经过6-24个月随访,2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急性肺栓塞,其余87例随访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评价优45例、良36例、可6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3%.结论 PFNA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符合微创、并发症少、利于早期下床活动.
作者:陈小伟;李勇庆;任少君;季必池;陈叶荣;周美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检测对于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90例脑梗死患者及85例脑出血患者,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所有受试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结果 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C、LDL-C水平高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αLP、βLP、pre β 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βLP、preβ 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αLP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辨别分析LDL-C、前β脂蛋白(pre β LP)进入方程,辨别分类与原分类比较所得72.1%,全部进入所得辨别符合率74.6%相近.结论 血脂LDL-C与血清脂蛋白pre β LP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有较好的辨别率,可以作为预测其发生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支燕芳;林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生物工程尤其是抗生素和材料学的发展,疾病治疗理念的改变和骨科器械的不断改进,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1],治疗方法的选择更兼顾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情况,更多的是联用多种治疗方法,日趋个体化,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和减少了副损伤.手术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实行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作者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1例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潘锁花;李莹;吴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自拟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64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新斯的明治疗,观察组用自拟重剂大黄白术汤灌肠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自主排气及排便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自拟重剂大黄白术汤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可减少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俊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预输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联合视频喉镜在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81例,年龄18~85岁.随机分为三组(各27例):咪达唑仑对照组(A组)、DEX低剂量组(B组)和DEX高剂量组(C组).插管前分别注射0.1 mg/kg咪达唑仑、0.5或1μg/kg DEX.记录各组在插管前(T0)、插管时(T1)、拔管后3min(T3)各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各组患者插管成功的平均耗时和次数.记录各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在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插管次数和耗时更少.但C组显著心率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 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0.5μg/kg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视频喉镜可安全有效的用于ICU气管插管.
作者:吴木莹;程旭萍;蒋炫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外科学在临床课程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气氛,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因此教学方法在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当代较为新式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以多媒体讲座式(LBL)教学为主导,辅助以案例教学(C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以及循证教学模式等.为了体现临床教学的生动性,插入角色扮演模式可较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同时学生扮演医生可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前预习的动力.
作者:熊鹰;汪涛;吴明灿;潘晖;郑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临床路径是管理、医技和临床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专家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即整合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多种诊疗措施制定的标准化、表格化的诊疗规范,并让患者从住院至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1].以患儿的住院时间为序,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时即严格按照时间性,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为其进行护理工作.把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患儿住院的每一天,有效地控制了环节质量,使患儿就医的全过程不中断.
作者:王霞容;陈静;方江丽;张爱丽;杨鹏锳;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情况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 00例,其中颈动脉正常患者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检测所有对象血中H-FABP水平及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患者血H-FABP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分别为(23.70±3.56),(8.85±3.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作者:龙炫辉;蒋知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的耐药状况,建立适合本地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株的快速检测手段.方法 2013年5月至9月143例患者的痰液标本中获得的结核分支杆菌,分离培养获得试验菌株139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并从中随机抽取12株菌株,利用试剂盒MTBDR-plus(德国HAIN Lifescience)进行rpoB、katG及inhA基因检测.结果 139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中,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总体耐药率为19.58%,其中17株(12.23%)至少对INH耐药,12株(8.63%)至少对RFP耐药,15株(10.79%)至少对SM耐药,3株(2.16%)至少对EMB耐药.在随机抽取的12株菌株中,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与药物敏感试验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数据结果大致相符.结论 耐多药结核菌株增多,应迅速建立准确快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试剂盒MTBDR-plus值得推广.
作者:黄可儿;王琴;管鸽;陈卓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3年8月39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LC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中ChildA期26例、ChildB期13例;择期手术34例、急诊手术5例;其中LC33例,中转开腹手术6例;中转开腹中包括胆囊切除1例,胆囊大部切除3例,胆囊造瘘2例;中转开腹原因:calot三角结构不清3例、术中出血3例.全部病例无手术后大出血、腹腔脓肿、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ChildA、B级肝硬化患者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发生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同时重视术前后处理和术中的正确操作可减少中转开腹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禹良国;王崇高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