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伟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118例24h尿蛋白定量升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降糖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组加用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80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0,P=0.270);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73,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5,P=0.707);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具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景华;李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快速优化的乳腺MRI成像组合序列,提高对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按患者入院手术先后次序,平均分成A、B、C、D 4组,各5例;应用横轴位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技术(VBRENT+C)作为每组的固定序列;每组再分别选择3种不同序列作为非固定序列进行组合,对各组中非固定序列的总扫描时间、病灶显示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估;筛选出总扫描时间与总满意度之和的高得分组合序列,作为乳腺MRI成像的常规组合序列.结果 A组时间级别S4,满意度M1;B组时间级别S2,满意度M1;C组时间级别S1,满意度M2;D组时间级别S3,满意度M3;D组(S3M3)为佳优化组合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MRI成像技术的多组合序列比较中,D组是乳腺MRI成像的佳常规组合序列.
作者:戴国栋;徐庆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透析方式及透析器对肾衰竭患者血清中致病大、小分子的清除作用.方法 10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聚矾膜透析器行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血仿膜透析器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单次血液透析前后对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磷、血钾等致病小分子物质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iPTH)、瘦素、同型半胱氨酸等致病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状况.结果 透析后,两组患者的BUN、Scr、血磷、血钾等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β2-MG、iPTH、瘦素、同型半胱氨酸等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不同的血液透析方式对致病小分子物质具有相似的清除效果,但对致病大分子物质的清除以HDF透析方式的疗效更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应用弹簧圈单纯栓塞82例,支架辅助26例,双导管技术2例,球囊辅助1例.结果 113例中111例成功栓塞,术中死亡1例,术中栓塞失败1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DSA造影结果 按Raymond分级:I级83例,II级19例,III级9例.出院时无神经功能障碍96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9例,重度障碍3例.全部病例随访3~40个月,均病情稳定,无再出血及新发神经功能障碍.38例伴动眼麻痹症状,23例完全恢复、15例部分恢复.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周江;朱光耀;陈茂送;孙成丰;丁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医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0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敏结果 .结果 该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92.35%),科室分布为ICU及神经外科,分别为77.04%、11.85%;该菌对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分别为2.48%、7.43%、9.90%、11.98%.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抗菌活性三年基本保持稳定,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重点科室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汪月强;车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生活质量与社会关系质量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230例为观察组,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情况,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应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评价社会关系质量,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自尊评分(12.45±3.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56±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4,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相关分析,观察组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家庭亲密度、家庭承担、朋友关系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和自尊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自尊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社会关系质量不高.自尊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其社会关系质量具有相关性.
作者:孙丹君;吴卫;郑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防盲工作中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防盲工作中筛查出的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55例(55眼).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术后51眼视力≥0.3,脱残率92.7%,脱盲率100%;翼状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5%.结论 防盲工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安全有效,可行性强.
作者:沈晨凯;罗钻杰;范迪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探讨海岛地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优化治疗.方法 40例发病<12h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组(30例)和急诊PCI组(10例),将常规治疗的同类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评估各组<24h冠状动脉再通率,出血发生率,30d病死率.3个月后通过心脏彩超监测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结果 溶栓组和急诊PCI组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急诊PCI组30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再通率高,能明显减少30d病死率,改善心室重构以及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是海岛地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首选治疗方法 .而溶栓后再转运行择期PCI治疗则使患者受益大化,效果等同于急诊PCI治疗.
作者:龙秀兰;王松国;游波;蔡威克;房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应用于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7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及终疗效.结果 70.6%的患者手术成功,肠管连续性恢复,残留小肠平均(198.7±54.6)cm,3个月内无复发及死亡者;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低于文献报道传统治疗方法 (P<0.05).结论 损伤控制外科治疗理念,强调迅速控制病情,分阶段治疗的原则.应用于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彦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胆囊癌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约占消化系统肿瘤的3%~5%,其恶性程度高、疗效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10%.受患者肥胖及肠管积气等因素的干扰,B超检查对早期胆囊癌较难检测,其早期胆囊癌的检测率约23%左右.CT、MRI检查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略高于B超检查,但对于微小病灶的诊断敏感性却不如前者.
作者:叶挺;李林法;易贺庆;杨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HA)联合复方左炔诺酮预防人工流产(人流)后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100例.A组应用HA+复方左炔诺酮,B组应用HA,C组应用复方左炔诺酮,D组常规服用抗生素及益母草颗粒.观察HA联合复方左炔诺酮预防人工流产手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及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术后宫缩痛持续时间和有无经期腹痛、宫腔积血、经量改变的情况.结果 A组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术后宫缩痛持续时间和有无经期腹痛、宫腔积血、经量改变方面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联合复方左炔诺酮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效果良好、应用安全.
作者:刘艳敏;潘敏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EV71 型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已确诊为EV71 型感染的HFMD患儿88例,分为普通组38例,重症组50例;选取3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8例手足口病患儿天冬氨酸氨(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肌钙蛋白I (cTnI)水平, 并与30例健康儿童检测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EV71 型感染重症组及普通组血清心肌酶谱、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血清心肌酶谱、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EV71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检测,可以较早发现心肌损害,对患儿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上官醉飞;毛其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CT、HPV-PCR及阴道镜下宫颈病理活检对宫颈疾病筛查的应用实效性.方法 701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分别应用TCT、HPV-PCR及阴道镜检查方式,观察三种检测方法 的效果.结果 经过TCT检验后,ASCUS、ASCUS-H、LSIL、HSIL、SCC的阳性率,分别为12.82%、26.92%、64.29%、100%、100%.142例患者经过HPV-DNA荧光定量PCR分析后,炎症反应中,6/11+、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10.71%(6/56)、3.57%(2/82),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US(含ASCUS-H)中,6/11+、16/18+阳性率分别为10%(5/50)、 5%(2/50),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I中,6/11+的感染率为35.48%(11/31),16/18+的感染率为9.68%(3/31),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CT检查后,ASCUS、LSIL患者中第1次组织活检时出现漏检,漏诊率分别为6.45%、20%.结论 TCT、HPV-PCR及阴道镜下均为子宫颈病变早期诊断的较好选择,各有优势.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系统摆位误差对胰腺癌单弧容积调强弧形放疗(saVMAT)剂量分布的影响并确定临床靶区(CTV)的外放边界.方法 对9例局部晚期胰腺癌CTVs分别外扩0mm、1.5mm,3mm,5mm和10mm形成计划靶区(PTVs).在计划系统(TPS)中移动等中心,模拟三维空间0mm、3mm、5 mm的摆位误差,在不改变射野分布和权重的情况下,重新计算剂量分布,比较等中心移动前后PTVs剂量分布的变化.结果 V95%和V105%随系统误差的增大而增大,左右及腹背方向剂量变化较小,头足方向上较大.当系统误差<3mm,PTVs的V95%随着外放边界的增大明显增加,>3mm后增加幅度较小;对于V105%,当系统误差>5mm, V105%增加幅度较小.结论 胰腺癌单弧VMAT放疗时,5mm的CTVs-PTVs的外放边界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值.
作者:李丹明;孙涛;穆庆霞;孙新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CR)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无冠心病的正常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记录两组的心率(HR)、血压变化、运动时间、代谢当量,计算运动后峰值HR变化和CR指数,HRV指标包括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HF),并进行心率变异性的参数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静息HR增高,峰值HR降低,峰值静息HR差值降低,CR指数降低,变时性功能不全(CI)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CR及HRV指标作为反映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灵敏有效的指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且CR与HRV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孙亚娟;陈倩;齐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应用经皮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性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闭合或切开复位并纠正断端成角、短缩、移位.透视下用2~3枚克氏针将掌骨骨折远端横向固定于相邻的掌骨干以维持断端稳定,术后石膏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端无明显移位,无旋转畸形和严重的成角畸形,TAM系统评定患指功能总体优良率84.5%,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均为5分.结论 经皮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性掌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以及软组织的修复,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严重粉碎性掌骨骨折理想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李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榄香烯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榄香烯+L-OHP)和对照组(多烯紫杉醇+L-OHP),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8.29%与对照组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后的Karnofsky体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榄香烯联合L-OHP治疗老年食管癌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季霞;胡震华;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ProGripTM自固定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应用ProGripTM自固定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患者30例,采用Lichtenstein术式,观察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补片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估(VAS),术后切口感染,阴囊水肿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2±15)min,补片固定时间(8±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1±1.1)d.出院时疼痛评分1~3分,平均(2.1±0.8)分.并发症发生低,无感染及复发. 结论 自固定补片应用于Lichtenstein术,术式方便,效果良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仍需大宗病例和远期随访结果 .
作者:刘军伟;孙晓东;成剑;卢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专用MRI诊断隐性创伤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对54例四肢关节外伤后X线平片显示阴性患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STIR,观察各种异常MRI征象.结果 54例(56处)隐性骨折,其中T1WI对骨折线显示的阳性率为100%,T2WI的阳性率为82.1%,STIR的阳性率为92.6%,T1WI与T2WI、STIR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IR对骨髓水肿显示较T1WI和T2WI清晰.MRI能同时显示关节周围软骨,韧带、肌腱、半月板的损伤情况.结论 MRI是诊断四肢关节隐性创伤性骨折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和髓腔水肿,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避免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东;施琳琳;陈兴灿;潘永青;吕彪;陆洪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脓毒症是具有感染依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各种感染、重度烧创伤、休克及外科大手术后等临床危急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脓毒症发病率逐渐升高,其病死率高达30%~70%,已成为危重病领域的重大课题和难题.
作者:金水芳;江荣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