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成像优化组合序列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戴国栋;徐庆云

关键词:乳腺病变, MRI, 脉冲序列, 优化组合, 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优化的乳腺MRI成像组合序列,提高对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按患者入院手术先后次序,平均分成A、B、C、D 4组,各5例;应用横轴位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技术(VBRENT+C)作为每组的固定序列;每组再分别选择3种不同序列作为非固定序列进行组合,对各组中非固定序列的总扫描时间、病灶显示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估;筛选出总扫描时间与总满意度之和的高得分组合序列,作为乳腺MRI成像的常规组合序列.结果 A组时间级别S4,满意度M1;B组时间级别S2,满意度M1;C组时间级别S1,满意度M2;D组时间级别S3,满意度M3;D组(S3M3)为佳优化组合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MRI成像技术的多组合序列比较中,D组是乳腺MRI成像的佳常规组合序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手足口病EV71型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变化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EV71 型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已确诊为EV71 型感染的HFMD患儿88例,分为普通组38例,重症组50例;选取3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8例手足口病患儿天冬氨酸氨(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肌钙蛋白I (cTnI)水平, 并与30例健康儿童检测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EV71 型感染重症组及普通组血清心肌酶谱、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血清心肌酶谱、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EV71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检测,可以较早发现心肌损害,对患儿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上官醉飞;毛其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伽玛刀与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种不同的放疗方法 ,比较剂量学特点、以及危及器官的受量,评估其优缺点.方法 选择2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应用伽玛刀(γ刀)、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制定计划,计算计划靶区(PTV)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及危及器官受照面积.结果 3D-CRT与IMRT的PTV在适形度和均匀性上优于γ刀,三套计划在食管及脊髓Dmax方面无差异,在心脏受量方面,IMRT降低了V40的有效体积.γ刀显著降低MLD、V20、V30的有效体积,但其肺部的V5大于3D-CRT和IMRT.结论 γ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但计划的均匀性和适形度差,且对于放疗精度、靶区勾画要求较高.

    作者:王军;杜兴龙;项飞;吕星旺;李尚军;魏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CCA)及颈内动脉(I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速度(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主干及分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检出软斑50例、硬斑22例和混合性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84.00%;对照组颈动脉检出软斑10例、硬斑3例和混合性斑块4例,斑块检出率为17.00%;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物理特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识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及斑块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虞忠东;杨玉环;陈灵燕;熊智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皮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性掌骨骨折的应用

    目的 观察应用经皮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性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闭合或切开复位并纠正断端成角、短缩、移位.透视下用2~3枚克氏针将掌骨骨折远端横向固定于相邻的掌骨干以维持断端稳定,术后石膏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端无明显移位,无旋转畸形和严重的成角畸形,TAM系统评定患指功能总体优良率84.5%,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均为5分.结论 经皮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性掌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以及软组织的修复,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严重粉碎性掌骨骨折理想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李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应用弹簧圈单纯栓塞82例,支架辅助26例,双导管技术2例,球囊辅助1例.结果 113例中111例成功栓塞,术中死亡1例,术中栓塞失败1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DSA造影结果 按Raymond分级:I级83例,II级19例,III级9例.出院时无神经功能障碍96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9例,重度障碍3例.全部病例随访3~40个月,均病情稳定,无再出血及新发神经功能障碍.38例伴动眼麻痹症状,23例完全恢复、15例部分恢复.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周江;朱光耀;陈茂送;孙成丰;丁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术前是否停药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A组不停用阿司匹林,B组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术中、术后6个月内眼部出血及心血管疾病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中球结膜下出血7例,术后心肌缺血1例,脑梗死1例,B组术中球结膜下出血6例,术后心肌缺血2例、脑梗死2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不停用阿司匹林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未增加手术并发症.

    作者:周丽琴;王毅;王晟;张璐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患者80例,观察组39例术中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41例术中注射缩宫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间质部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其疗效优于缩宫素,值得应用.

    作者:陶跃平;吴晓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女性人群AMPKα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脂联素抵抗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AMPKα2基因多态性(rs279651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及与脂联素、抵抗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40例CAD合并T2DM女性患者(CAD+DM组)和45例T2DM女性患者(DM组),利用聚合酶链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AMPKα2基因多态性.并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浓度.结果 两组间AMPKα2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P=0.04),GG基因型为CAD+DM发病的保护因素(OR为0.33,95% C.I.为0.13~0.81;χ2=5.95;P=0.02),AMPKα2基因多态性与脂联素、抵抗素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相关.结论 T2DM女性患者AMPKα2基因多态性(rs2796516)与CAD及脂联素、抵抗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作者:叶荣苹;李晟;施翔翔;刘伟;肖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玉屏风散联合舒喘灵对哮喘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联合舒喘灵治疗急性期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喘灵雾化吸入2.5mg/次,1次/d,疗程为7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 1袋/次,3次/d,疗程为7d,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中医症候评分、肺功能、PCT、CRP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d、5d、7d中医症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0、PEF、FEV1.0/FVC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PCT、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散能有效改善急性期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方一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双侧侧脑室联合腰池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护理

    脑室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死率高,死亡主要原因是脑室出血对脑室系统形成阻碍作用,不利于脑脊液循环的进行,导致患者出现梗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升高,破坏脑部结构[1].作者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双侧侧脑室联合腰池置管引流,同时尿激酶脑室灌注治疗脑室出血患者2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琴;王君;於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宫腔镜在诊治不全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不流全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不全流产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其中35例清宫后B超检查仍提示宫内异常回声,3例患者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但B超检查提示宫内未见异常.结果 B超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回声怀疑不全流产患者中应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内组织残留29例(其中宫腔粘连合并不全流产1例),宫腔内未见异常3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黏膜下小肌瘤1例,宫腔粘连1例.29例宫腔残留物中4例位于宫角处,1例妊娠物残留位于宫腔粘连带后方.3例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未见异常患者中有2例宫内组织残留,1例子宫内膜炎.结论 宫腔镜检查在拟诊不全流产的诊治中能明确诊断,且在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减少医患纠纷.但应仔细操作,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118例24h尿蛋白定量升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降糖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组加用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80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0,P=0.270);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73,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5,P=0.707);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具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景华;李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REMτ在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调控因子τ(CREMτ)是精子发生必不可少的转录因子.本研究探讨CREMτ在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左侧睾丸假手术.扭转复位组大鼠左侧睾丸扭转, 1h后复位.复位后3个月,行睾丸切除术,分析睾丸CREMτ表达和生精功能. 结果 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引起同侧睾丸CREMτ表达显著降低,同侧睾丸的生精功能也严重损伤.结论 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损伤可能归因于CREMτ表达降低.

    作者:汪清;吴诗潇;韦思明;潘杭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胸腺肽α1在改善慢阻肺并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人工气道保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愈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明显上升, (P<0.05).且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声灼;朱光升;白燕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LIFT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LIFT术,对照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1d、3d、7d伤口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控便能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价、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控便能力恢复(FI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LIFT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林胜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高龄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高龄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64例高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龄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显著高于解剖钢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β-caten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连环蛋白(beta-caten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0例胆管细胞癌组织标本中beta-catenin的表达水平,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Beta-catenin在正常胆管组织及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9.09%(3/33).Beta-catenin在胆管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7.14%,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胆管细胞癌分化程度越高,beta-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越高,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患者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ta-catenin的表达程度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强,beta-catenin可能参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表达程度受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影响.

    作者:许远;王兆洪;吴志豪;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卵巢癌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和HE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4(sB7-H4)和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卵巢癌患者和5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血清sB7-H4和HE4水平,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结果 卵巢癌患者组血清中sB7-H4和HE4水平均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中sB7-H4和HE4水平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sB7-H4和HE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33;均P<0.05).结论 sB7-H4和HE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与卵巢癌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血清sB7-H4和HE4含量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程度.

    作者:吴建清;吴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地佐辛防治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目的 观察地佐辛防治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地佐辛组(D组)于关腹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对照组(C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min及拔管后30min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S)及镇静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5min及拔管30min后D组患者VAS、RS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满意率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39),拔管后30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关腹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可防治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影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PKRP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 分为PKRP组和TURP组,各3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PK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均明显比TURP组短;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比TURP组多(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明显比TURP组17.9%低(P<0.05).术后6个月PKRP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明显比TURP组低,大尿流量(Qmax)明显比TURP组大(P<0.05).结论 行PKR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梁阳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