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帼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脑脉泰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贺铁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肠道细菌易位等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SAP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治疗对于该病的发展及预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汪素文;杨秀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头面部、躯干和四肢急性皮肤擦伤共353例,其中采用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和外用湿润烧伤膏暴露疗法联合治疗(联合组)185例,传统疗法治疗(传统组)168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卫东;劳日初;胡建峰;苏永祥;黄永泰;李晓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伤阴是外感温热病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能对温热病的演变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伤阴事关病势的进退、邪正的消长、逆变的有无、预后的善恶,历来为医家所重视.伤阴有多种类型,伤津是其中的一种,本文拟对伤津证和生津法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汤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将蛋白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更符合证研究自身的特点.运用蛋白质组学理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医肝病的辨病、辨证和防治用药,将揭示中医肝病发生、发展、转化的实质,为中医药防治肝病提供理论依据.建立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肝病相关联的转换模式概念,定会丰富中医肝病辨治理论,也为中医证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作者:钟小兰;吕志平;张晓刚;谭秦湘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延长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四型辨证施治,辨病治疗以益气化痰法为主,辨证治疗分别以宣肺除痰、益气除痰、滋阴化痰、益气养阴法为主.用乘积极限(K-M)法分析不同证型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肿瘤总缓解率分别为9.1%、23.6%、11.5%、13.2%(P<0.05);瘤体总稳定率分别为69.7%、77.8%、69.2%、78.9%(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8天、401天、300天和326天(P>0.05);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63%、51.53%、41.95%、46.01%(P>0.05).结论:益气化痰法可使Ⅲ、Ⅳ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达到9个月,与化疗配合应用可达到12个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治法.其中,脾虚痰湿型患者中位生存期达到13个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周岱翰;林丽珠;周宜强;罗荣城;刘魁凤;贾英杰;陈继跃;牛喜伟;苏碧茹;鲁江;王树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金莲花片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抑菌的功能.为了对其临床疗效、主治范围及安全性等做出客观评价,我院于2004年对该药与复方草珊瑚含片进行对照观察,现就观察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高丽华;王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孙世道教授是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在其40余年的医疗实践中,特别是在皮肤科方面,博采众长,中西贯通,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今就其在治疗痤疮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耀萍;徐兆东;周绍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眼针疗法自20世纪70年代发明以来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已被肯定,石学敏院士创立的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应用也逐渐广泛,但二者联合应用有无协同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尚未见有临床文献报道,因此,我们运用Brunnstrom六阶段评估法作评定,观察对比在药物与康复治疗基础上,眼针联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偏瘫功能的影响.
作者:樊莉;陈秀华;蒙吕荣;符文彬;朱晓平;文幸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冠脉介入术已经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冠脉介入术对治疗冠脉狭窄、心肌缺血的即刻临床疗效比较满意,但术后1年内,特别是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高达30%~50%,影响冠脉介入术的长期疗效.颜乾麟教授临床上从气血论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认识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剂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芪丹颗粒剂,对照组60例,给予强的松0.5mg/kg,两组疗程均为3~6个月,每1~3个月随诊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肺HRCT和肺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症状和体征,使患者肺功能停止恶化,且用药期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耐受性良好.
作者:靳长俊;辛洪涛;林殿杰;高桂新;张华楠;王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三保心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大鼠灌服三保心高、中、低3种剂量(10g生药/kg、5g生药/kg、1g生药/kg)后,采用Chandler法造成体外血栓和电刺激颈总动脉形成体内血栓,观察三保心对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三保心高剂量组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P<0.05);高、中、低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使血栓长度明显缩短,血栓湿重和干重明显减轻(P<0.05或P<0.01).结论:提示三保心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高会丽;王玉英;李贻奎;宁可永;李连达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痛经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坠胀,程度较重.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采用对症治疗,副作用大.我院采用定坤丹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卫萍;范树军;高云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近期疗效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中药组(20例)、介入化疗组(30例)、中药+介入化疗组(30例),3组全部疗程均为3个月;远期疗效观察肝癌患者45例,分为中药组(14例)与中西医结合组(31例).结果:近期疗效研究表明,中药有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作用,与介入化疗结合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癌灶稳定率及生存质量稳定率.远期疗效生存期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远期效果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无明显差异,近期效果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组.结论: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有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作用,与介入化疗结合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癌灶稳定率及生存质量稳定率,并能提高肝癌近期疗效.
作者:孙桂芝;李东涛;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危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甲状腺功能减低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予以甲状腺激素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温肾利水的中药汤剂.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水平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危重症疗效满意,可尽快改善症状,缩短急救疗程,有助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我们自2003年2月~2004年11月,自拟五加苍耳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70例,取得可靠疗效,现整理如下.
作者:孙燕峰;仲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亓某某,男,8岁,因间断发热伴皮疹1个月余于2004年8月6日入院.
作者:王占奎;刘英;姜萍;周海蓉;李大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药物性肝损害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很多,据报道在1000种以上[1].中药尤其是中成药一向被人们认为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然而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某些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屡有发生.笔者查阅了近10年来国内有关中成药引起肝损害的报道,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禄保平;彭勃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