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黛善治口腔溃疡

邱中彦

关键词:青黛, 口腔溃疡, 紫外线照射, 人工牛黄, 清热解毒, 疗效显著, 方药组成, 蒸馏水, 消斑散, 肿痛, 治疗, 痄腮, 用法, 消毒, 胃经, 外用, 取经, 棉签, 咯血, 临床
摘要: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且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散肿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斑疹吐衄,惊痫抽搐,咳嗽咯血,痄腮肿痛等症,笔者以青黛为主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若青黛单味外用,疗效亦佳,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及用法:青黛10g,人工牛黄4g,冰片1g共研细末混匀,经紫外线照射30分钟,装无菌瓶备用.用时取经蒸馏水浸湿的消毒棉签蘸取药末涂于溃疡面上,以涂匀涂满溃疡面为度,每日3次.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猕猴模型评价指标

    目的:探索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猕猴模型评价指标.方法:拟定复制肝气郁证猕猴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试验.模型评价指标采用表情行为定性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模型具有稳定性和重现性,受试猕猴月经前呈现近似该病证的临床表现,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发生变化.结论:借助<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确立PMS肝气郁证猕猴模型宏观、微观评价指标.

    作者:高冬梅;乔明琦;张惠云;王海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健脑方对SHRsp大鼠卒中后脑神经细胞凋亡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健脑方对凋亡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SHRsp)大鼠制作急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用健脑方干预治疗,观察造模前后大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大鼠海马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变,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标记(TUNEL)法、免疫组化法及固定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观察大鼠造模及药物干预前后脑神经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预防给药组大鼠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TUNEL法显示模型组棕色颗粒在3天后达到高峰,应用健脑方干预后,棕色颗粒表达明显减少(P<0.05).Western结果显示,模型组bcl-2、bax、caspase3在卒中后不同时相较正常组表达均增加.应用健脑方预防及治疗后均可使bcl-2表达升高(P<0.05或P<0.01),caspase3表达下降(P<0.05或P<0.01);bax在预防给药组表达下降(P<0.05或P<0.01),与治疗给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脑方对脑卒中大鼠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信号的传导有关.

    作者:王少杰;白文;王春玲;李红军;高艳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我们根据现代中医对盆腔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于2000年3月~2004年3月采用清热解毒化湿、理气活血止痛中药制成妇外4号灌肠液,经肛门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来齐;胡月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风病机的背部红外热像研究--经络穴位红外热像原理的运用

    目的:对中风后患者背部红外热图进行观察,分析中风病机.方法:采集31例中风后患者及20例普通人的背部红外热图,对比其温度分布模式的差异.结果:普通人基本表现为高温区在脊柱区域及背部两侧上部,低温区在背部两侧下部,双侧基本对称.中风后患者督脉高温带断续、缩短;偏瘫患者背部两侧上中胸椎段明显失对称;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上背部低温区均出现在瘫痪侧,脑出血后偏瘫患者10例低温区出现在瘫痪侧,5例出现在健侧;2例狂躁症状患者督脉胸椎段出现低温带.结论:中风后病机包括督脉脉气失调和心肺脏气失调;脑出血后偏瘫病机与脑梗死不同;中风后躁狂患者应考虑阳气虚衰的可能性.

    作者:魏鹏绪;辛随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如何辨治贝尔面瘫?

    答:贝尔(Bell)面瘫为单纯性面神经麻痹,又称为贝尔综合征.本病起病突然,往往在清晨起床时发现嘴角偏向一侧,鼻侧唇沟变浅或平坦,眼裂扩大不能闭合,额纹变浅或消失,表情肌瘫痪.研究认为,当面部、耳部受冷风侵袭引起血管痉挛时,面神经因同在缺氧而肿胀,而神经管相对狭窄,以致进一步压迫面神经使其变性.茎乳孔(面神经管)本身的炎症也可引起面神经管狭窄导致本病发生,也有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由于面神经内受累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亦各异.当茎乳孔受损未累及鼓索时,仅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若损害到茎乳孔以上的鼓索神经时,则伴有同侧舌前2/3的味觉障碍;若累及镫骨肌支就发生听觉异常.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药对组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9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亦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疼痛、饱胀、嗳气泛酸、呃逆、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而无消化道溃疡等阳性体征的一种疾病.2001年以来,我们用药对组合法治疗本病49例,并与口服西沙必利42例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银萍;高彤;王子臣;邢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许建阳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经验

    原位肝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如何有效控制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现代医学的棘手问题.这些常见并发症有:(1)急性排斥反应;(2)神经系统并发症;(3)营养不良;(4)胆道并发症,常见有胆瘘、胆道感染、胆泥形成和胆道梗阻;(5)术后细菌及霉菌感染.许建阳教授根据以上并发症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析,结合300余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各阶段并发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以及应用经验方施治情况,认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临床病机特点以毒重、热重、湿重为主,抓住湿热毒邪合而致病这一基本病机,治疗上重视护肝利胆排毒,首拟益肝降酶汤、益肝利胆汤、益肝健脾汤3方,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简介如下.

    作者:郝晋东;王梅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8例

    胎盘植入是产科危重症之一,以往常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本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胎盘植入8例,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0月分娩及中晚孕引产共行5 681例,其中胎盘植入12例,4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余8例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8例孕妇年龄24~39岁,孕周20~41周,初产6例,经产2例,孕次2~7次,平均孕次3.4次,3例中晚孕引产,4例分娩,1例剖宫产,术中直视胎盘不能剥离.胎盘植入面积小4cm×5cm~16cm×16cm;产后出血少300~1 000ml;治疗前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523~15 688U/L;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宫内实行团块,胎盘蜕膜板不清,与肌层相邻处血管丰富.8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

    作者:王建华;朱立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怎样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

    答:随着化学合成药毒副作用的出现,中药日益受到重视,但中药汤剂味苦难咽而使人们望而却步.不同的中药剂型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倘若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多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1 汤剂:汤剂即中药煎煮去渣以后的汤液.汤剂的组成十分灵活,可以根据病情变化随症加减,汤剂在胃肠道内的吸收比较快.因此,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效果较好,其不足是服用量较大,且携带不方便.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益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萎缩的体会

    脑萎缩,指大脑皮质及植物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变,以智能改变、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慢性神经衰退性疾病.我院徐学义教授从医40余年,对治疗老年病尤其是脑萎缩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颜勤;徐学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加钩藤片治疗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新加钩藤片对原发性1、2级高血压及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新加钩藤片治疗)48例和对照组(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20例作比较研究,观察其对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肥厚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新加钩藤片有良好的降压及改善左室肥厚作用.

    作者:田相同;刘姣长;丁书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08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11例女性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根据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8例,年龄43~55岁,平均(47.48±2.45)岁,其中属绝经期者35例,属绝经前期者58例,属绝经后期者15例;病程3个月~6年;对照组103例,年龄42~54岁,平均(47.55±2.29)岁,其中属绝经期者41例,属绝经前期者51例,属绝经后期者11例;病程6个月~7年.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冯广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心血管危重症病案

    邓铁涛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年过八旬仍活跃在中医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指导危重病的抢救和中医药治疗,传授其在心血管危重症方面的中医药治疗经验.今以邓老查房的典型病例为例,以窥邓老在心血管危重症的治疗经验.

    作者:丁邦晗;张敏州;乔志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以青黛为主治疗癫痫有效

    笔者结合民间偏方自拟青黛散治疗癫痫取得较好的疗效.1993年至2001年用自拟中药青黛散治疗癫痫20余例.现举例介绍如下.方法:青黛24g,硼砂20g,山药24g,明矾8g,木香16g,地榆16g,上药混合研末装入胶囊,每粒重0.3g,每次4粒,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用3个疗程.赵某某,男,15岁,1998年6月就诊.患癫痫已5年,幼有高热惊厥史.每次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两手抽搐,两眼上翻,经2~3分钟终止,半小时左右苏醒,醒后不能记忆发病过程,脑电图有痫波发放,其它一切如常.几年来经用各种方法治疗无效,服此药2个疗程后,随访3年余未复发.脑电图波检查痫性活动脑波消失.

    作者:宋琦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得医之意,活力非凡--辨证论治套路的运用

    套路的运用,是辨证论治的技巧之一.套路,是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以其先验的预设,把治疗的全过程,折为第次操作的不同单元或逐一解决,或前铺垫后,终达到全盘解决的目的.套路之用,不仅开拓了治疗难治疾患的渠道,也提升了辨证论治的疗效.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扶正解毒颗粒抗镍暴露肝损伤31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扶正解毒颗粒抗镍暴露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镍、肝功能、血象、心电图、B超、X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扶正解毒颗粒合用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29例仅用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血清镍、肝功能及血象、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降镍作用、肝功能、异常血象、X线、B超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扶正解毒颗粒具有显著抗镍暴露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吕晓云;赵健雄;滕玉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52例

    2年来,我们对5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现应用盐酸洛美沙星与清开灵注射液配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尤其适合高热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改大;武冬花;袁瑞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对营养状况的影响以及与CRF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CRF组110例按中医辨证分成5个证型亚组,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浓度,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CRF组同时测定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血胰岛素,并计算营养风险指数(NRI).结果:CRF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RF组中脾肾气(阳)虚证两亚组血清瘦素水平、营养客观指标水平与其他3个亚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高瘦素血症可能是导致CRF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脾肾气(阳)虚证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脾肾气(阳)虚证,推测血清瘦素可能是CRF脾肾气(阳)虚证的部分物质基础.

    作者:张文青;刘旭生;黄春林;邹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青黛善治口腔溃疡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且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散肿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斑疹吐衄,惊痫抽搐,咳嗽咯血,痄腮肿痛等症,笔者以青黛为主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若青黛单味外用,疗效亦佳,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及用法:青黛10g,人工牛黄4g,冰片1g共研细末混匀,经紫外线照射30分钟,装无菌瓶备用.用时取经蒸馏水浸湿的消毒棉签蘸取药末涂于溃疡面上,以涂匀涂满溃疡面为度,每日3次.

    作者:邱中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消幽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4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幽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消幽颗粒、胃苏颗粒和西药三联疗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消幽颗粒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黏膜炎症方面均较中药对照组为优,清除Hp方面长期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消幽颗粒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作者:王胜英;刘悦明;陈鹏;祝建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