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64例

邢玉霞;姚红梅;万贵平

关键词:盆腔炎性包块, 湿热瘀结证, 中药口服, 中药灌肠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用自制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抗妇炎胶囊加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Th1/Th2细胞漂移与乳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中医“扶正”法对其影响的研究思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化疗已成为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作为杀伤性治疗手段,虽然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但对高度敏感的淋巴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对内环境的免疫平衡有“致虚”作用,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疗疗效,因此,通过改善内环境的免疫平衡提高化疗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医扶正法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各种抗癌细胞因子活性,通过研究中医扶正法对Th1/Th2漂移的影响,可以探讨中医扶正法通过改善肿瘤生存的内环境,达到“增效”的机制.

    作者:丘嫦;戴燕;陈前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二黄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80例

    目的:观察二黄糖肾康对2型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瘀浊内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常规糖尿病饮食,并配合运动、降糖及降压等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二黄糖肾康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血液流变、24h尿蛋白、空腹血糖、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P<0.01)、总胆固醇(TC)(P<0.01)、血黏度(P<0.01)、24h尿蛋白排出量(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87.5%(P<0.01),其中面色黧黑或晦黯、疲倦乏力、身重困倦症状的改善情况为显著.结论:二黄糖肾康具有降低血黏度、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保护肾脏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伊春花;张霞;王艳霞;潘莉;常风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痛的临床治验举隅

    文章列举了5个“胃痛”病案,认为“胃痛”病因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寒、湿,情志失调,劳倦等导致中焦脾胃受损,水谷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久病则夹湿、夹瘀,病性多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湿、气滞、瘀血多见.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日久及肾.故临床上辨证多从疏肝健脾,理气和胃,温肾暖肝等治疗.病案1用四逆汤加味治验气虚累及阳虚,脾肾阳虚证;病案2与四逆散加味疏肝健脾,调和脾胃治疗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证;病案3用桂枝人参汤加味治验脾胃虚寒,瘀血阻络证;病案4与吴萸四逆汤加花椒合二陈汤为主方暖肝理气,温化寒湿治验肝寒气滞,寒湿内阻证;病案5用大回阳饮合积术丸加减治验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证.

    作者:姜莉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辨证属痰浊瘀阻,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给予化痰泻浊治疗,同时测定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化痰泻浊法治疗可以显著降低TC和LDL -C水平,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可以改善脂代谢异常,提高HAART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

    作者:李强;翟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范在文及其《卫生要诀》学术思想研究

    文章对清代医家范在文代表著作《卫生要诀》,从文献研究、学术思想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由于《卫生要诀》一书,自初刻以来,翻印较少.而其养生采用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物,便于捡用,故对于当前提高民众自我保健具有现实意义.此外,范氏在孕妇摄养、医学普及、医学伦理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认识.

    作者:陈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疏肝理气法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气机失调是引起肿瘤的重要病机之一.肝性条达,主疏泄,其在调节全身气机方面占有重要作用.提出疏肝理气法应作为治疗肿瘤的基本方法,并与其他法则相结合贯穿治疗肿瘤的全过程.临床实践表明恰当的运用疏肝理气的方药治疗多种肿瘤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因而疏肝理气治疗恶性肿瘤应受到广泛运用并得到重视.

    作者:刘瑞;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肾清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46例

    目的:观察益肾清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心肾不交型)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心肾不交型)患者46例,予益肾清心汤治疗2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评价益肾清心汤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通过观察改良的kupermann评分以及性激素(E2、FSH、LH)水平的变化,评价益肾清心汤对围绝经期其它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对性激素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4.78%,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围绝经期其它症状也显著改善,改良Kupermann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雌二醇(E2)有上升趋势,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清心汤具有滋肾清心,清肝宁神的功效,能显著的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症状,对围绝经期其它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体内内分泌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陈琰;王赛莉;赵燕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曹式丽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经验述要

    介绍曹式丽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生以肾虚为内在基础,热毒为重要诱因,湿热与瘀血贯穿于整个病程,是病情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临床应辨证施治,重视感染的控制,主张从络论治,治宜分清层次.

    作者:黄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益糖康治疗痰热互结型并有糖调节受损的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中药益糖康对并有糖调节受损( IGR)的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患者1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治疗组予综合治疗并口服益糖康,对照组予综合治疗并口服安慰剂,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益糖康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重指数和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糖康对痰热互结型并有IGR的MS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莉;石岩;杨宇峰;连捷;郭建彪;张冰冰;姜楠;刘小溪;王宏涛;秦伟锋;冀天威;陈红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灸丹田与火神派灸药结合从扶阳学说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理论探讨

    灸法与火神派用药皆以扶阳见长.经络刺激能为药物引经报使,增效减毒;药物可为之协同内应,相得益彰.该文以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为例,初探具体结合两者.

    作者:赵奕;臧天霞;张存悌;葛春阳;王琦;陈践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尊生贵命参赞化育——记国医大师陆广莘临证诊疗特点

    陆广莘先生,当代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医大师.他将中医药学学术思想归结为“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中医学为健康医学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健康医学理论基础.文章总结了陆广莘临证诊疗特点:辨证求本,求其属;扶“正祛邪”,疏通气血津液;莫不为利,莫不危害;以病者之身为宗师.

    作者:李海玉;刘理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风药在脑血管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风药是历史悠久、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药物.近20年来风药在脑血管病中的运用报道渐多,已研究发现很多风药对脑血管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德生;王仙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风醒脑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

    目的:研究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中风醒脑液(25/60)×大鼠体重×6,25,每日1次,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放免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IL -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中风醒脑液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2、3、4、5、6、12、24h再灌注并继续灌胃,每6h给药1次,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结果:中风醒脑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范围,降低血清IL-8、TNF-α,提高血清中BDNF的含量;在缺血后2h治疗用药,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并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12h开始用药,疗效下降,24h开始用药,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2~6h内.

    作者:谢荃;李艳青;张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探讨

    该文通过分析证和体质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在临床应用中,对疾病的诊治应分清辨证与辨质的不同,在区别的基础上注意将辨证与辩体质相结合,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共同防治疾病.

    作者:覃骊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扶阳派医家运用姜桂附的特点探讨

    从5位扶阳派医家的医案入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伤寒论》理论对扶阳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遗一步证实了《伤寒论》与扶阳派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的关系;并对扶阳派医家运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使用比例、配伍、加减变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即对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作出探讨.

    作者:徐姗姗;叶俏波;赖宇;郑丰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社区干预措施对TIA发作预防效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在TIA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社区干预,评价社区干预措施在预防TIA发作中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于成都市青羊区新华社区和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的120例TIA受试者,随机分至社区措施干预组(干预组),非社区措施干预组(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常规TIA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措施(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引导、正规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社区干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和治疗手段不变.结果:①6个月后,干预组在控制血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控制餐后2h血糖、血脂、心电图方面与对照组没明显差异(P>0.05);(6个月后,干预组在TIA和中风的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可明显降低TIA的发生频率(P<0.05),但在TIA发作持续时间方面没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社区措施对TIA患者进行干预,可以良好的控制TIA患者的血压,并减少TIA的发作次数,降低TIA和中风的发生率,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推广价值.

    作者:何佳;周建伟;左甲;唐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脾肾两虚”论治少弱精子症58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续断种子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按简单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续断种子方作为治疗组60例和黄精赞育胶囊作为对照组60例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51/58例),女方妊娠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45/57例),女方妊娠3例,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精子浓度、a+b级精子和精子活率治疗后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续断种子方能提高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权胜;宾彬;唐乾利;陆海旺;唐振宇;徐杰新;王杰;庞秋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疾灵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乳疾灵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Hypersil C18(250mm ×4.6mm,5μm);流动相:0.07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4.5)-乙腈(73:2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28.0 ~4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84%,RSD为1.32%(n=9),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良好.结论: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乳疾灵片的质控标准.

    作者:明延波;孟祥军;吕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通肺饮吸入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肺饮超声雾化吸入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痰瘀互结型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疗加通肺饮雾化)30例、对照组(化疗加通肺饮口服)30例和空白组(单纯化疗)30例,比较3组临床完成情况、近期客观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体重、免疫功能(NK细胞)的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可较好改善部分临床症状,稳定并增加体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但在减小和稳定病灶方面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雾化吸入法通过呼吸道给药,可直接作用于病灶,易于被患者接受(P<0.05).结论:肺饮超声雾化吸入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希胜;李鹏;张亚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外治乳腺增生病大样本临床试验的质控体会

    为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在临床试验中按照GCP精神,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临床试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监查,规范研究过程,以期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探索中医临床试验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孙小慧;刘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