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范在文及其《卫生要诀》学术思想研究

陈曦

关键词:范在文, 《医学要诀》, 中医养生
摘要:文章对清代医家范在文代表著作《卫生要诀》,从文献研究、学术思想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由于《卫生要诀》一书,自初刻以来,翻印较少.而其养生采用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物,便于捡用,故对于当前提高民众自我保健具有现实意义.此外,范氏在孕妇摄养、医学普及、医学伦理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认识.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从虚寒论治癌性疼痛30例

    目的:观察从虚寒论治用温阳散寒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癌性疼痛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同时用参附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西药用镇痛药氨酚羟考酮胶囊口服治疗,每次1片,一般1/6h.每日据疼痛程度给予1~3次不等;对照组32例,单服西药用镇痛药氨酚羟考酮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止痛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虚寒论治用温阳散寒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满意.

    作者:伍德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h1/Th2细胞漂移与乳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中医“扶正”法对其影响的研究思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化疗已成为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作为杀伤性治疗手段,虽然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但对高度敏感的淋巴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对内环境的免疫平衡有“致虚”作用,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疗疗效,因此,通过改善内环境的免疫平衡提高化疗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医扶正法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各种抗癌细胞因子活性,通过研究中医扶正法对Th1/Th2漂移的影响,可以探讨中医扶正法通过改善肿瘤生存的内环境,达到“增效”的机制.

    作者:丘嫦;戴燕;陈前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0例服用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对照组(1)150例仅服用颈灵合剂治疗.对照组(2)150例仅以推拿整复治疗,3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主要观察3组临床疗效、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变化( TCD、CDFI)、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值)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9.5%),显著高于对照组(1)(颈灵合剂组)的90%(治愈率38.7%)及对照组(2)(推拿整复组)的78.8%(治愈率30.7%)(P<0.01).结论: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法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作者:胡卫玉;刘智宇;杨松柏;许可;孙思杰;刘盛华;张万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在有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而其中去除病因及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病为关键.治疗上主要以调脂、护肝为主,强调患者增强健康意识,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节不良心理和情绪,适当运动,提高生活质量等综合治疗.而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的保证.

    作者:汪乃一;卢秉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通肺饮吸入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肺饮超声雾化吸入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痰瘀互结型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疗加通肺饮雾化)30例、对照组(化疗加通肺饮口服)30例和空白组(单纯化疗)30例,比较3组临床完成情况、近期客观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体重、免疫功能(NK细胞)的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可较好改善部分临床症状,稳定并增加体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但在减小和稳定病灶方面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雾化吸入法通过呼吸道给药,可直接作用于病灶,易于被患者接受(P<0.05).结论:肺饮超声雾化吸入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希胜;李鹏;张亚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域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意义和思考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是其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成功结合的体现,是中医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中医研究的热点之一[1-2].见于中医发展存在的地域性特点,使得名老中医诊疗疾病的宝贵经验和学术思想存在明显的地域相关性,对该地区常见、多发、重大疾病的防治和当地居民的健康调护具有更为确切和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作者:刘敬霞;姚乃礼;张润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PLC测定汉桃叶中反-丁烯二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汉桃叶中反-丁烯二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P - 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汉桃叶中的反-丁烯二酸含量测定方法在0.04128 ~0.33024范围内时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值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1.2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汉桃叶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力;廖厚知;齐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疏肝理气法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气机失调是引起肿瘤的重要病机之一.肝性条达,主疏泄,其在调节全身气机方面占有重要作用.提出疏肝理气法应作为治疗肿瘤的基本方法,并与其他法则相结合贯穿治疗肿瘤的全过程.临床实践表明恰当的运用疏肝理气的方药治疗多种肿瘤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因而疏肝理气治疗恶性肿瘤应受到广泛运用并得到重视.

    作者:刘瑞;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范在文及其《卫生要诀》学术思想研究

    文章对清代医家范在文代表著作《卫生要诀》,从文献研究、学术思想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由于《卫生要诀》一书,自初刻以来,翻印较少.而其养生采用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物,便于捡用,故对于当前提高民众自我保健具有现实意义.此外,范氏在孕妇摄养、医学普及、医学伦理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认识.

    作者:陈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风药在脑血管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风药是历史悠久、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药物.近20年来风药在脑血管病中的运用报道渐多,已研究发现很多风药对脑血管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德生;王仙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咳喘散穴位敷贴组(简称敷贴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对症等西药基础治疗;敷贴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肺功能[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治疗后1年内的急发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敷贴组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敷贴组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CT积分及减少患者1年内急发次数、提高肺功能PEF、FEV1水平方面的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控制发作,减少急发次数,改善肺功能,从而减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晓;石克华;折哲;熊必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病机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病机特点及规律.方法: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病机理论及临床诊疗等相关性资料.结果与结论:脏腑虚损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变之源,是促发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始动因素;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病变的关键性环节;虚瘀夹杂,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则是病变的基本特征.临床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应树立“未雨绸缪,既病防变”的理念,以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邓鑫;文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风醒脑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

    目的:研究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中风醒脑液(25/60)×大鼠体重×6,25,每日1次,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放免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IL -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中风醒脑液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2、3、4、5、6、12、24h再灌注并继续灌胃,每6h给药1次,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结果:中风醒脑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范围,降低血清IL-8、TNF-α,提高血清中BDNF的含量;在缺血后2h治疗用药,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并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12h开始用药,疗效下降,24h开始用药,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2~6h内.

    作者:谢荃;李艳青;张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冠心苏合滴丸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新冠心苏合滴丸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①用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新冠心苏合滴丸对心电图(ECG)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心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②摘取大鼠心脏,分离并截取相连的左右心房,悬挂、固定,维持在34.5~ 35.5℃左右;用MS4000U - 1C生物信号定量记录分析系统采集不同浓度新冠心苏合滴丸对离体心房肌张力和心搏频率的影响.结果:①新冠心苏合滴丸能明显改善大鼠ECG;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NO含量、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有降低离体心房肌张力和减慢心房心搏频率作用;其中200~250mg/L浓度范围作用明显(P<0.05,P<0.01).结论:新冠心苏合滴丸对大鼠离体心房心肌张力和心搏频率有明显降低作用,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春香;丁芳;王亮;丁里玉;孙琦;侯小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朱良春国医大师治痹经验临床运用体会

    朱良春教授是首批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临床大家,从医70余载,因擅长应用虫类药治疗风湿类疾病,饮誉医坛,蜚声海内外.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了其治痹经验,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孟庆良;周子朋;谷慧敏;杜旭召;郑福增;郭会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抒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抒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在大抒穴有条索物且明显压痛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电温针局部穴位配合大抒穴),对照组43例(采用电针局部穴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温针局部穴位配合大抒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局部穴位.

    作者:励瑞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特点,提出热毒血瘀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希望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佟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扶阳派医家运用姜桂附的特点探讨

    从5位扶阳派医家的医案入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伤寒论》理论对扶阳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遗一步证实了《伤寒论》与扶阳派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的关系;并对扶阳派医家运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使用比例、配伍、加减变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即对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作出探讨.

    作者:徐姗姗;叶俏波;赖宇;郑丰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二黄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80例

    目的:观察二黄糖肾康对2型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瘀浊内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常规糖尿病饮食,并配合运动、降糖及降压等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二黄糖肾康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血液流变、24h尿蛋白、空腹血糖、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P<0.01)、总胆固醇(TC)(P<0.01)、血黏度(P<0.01)、24h尿蛋白排出量(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87.5%(P<0.01),其中面色黧黑或晦黯、疲倦乏力、身重困倦症状的改善情况为显著.结论:二黄糖肾康具有降低血黏度、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保护肾脏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伊春花;张霞;王艳霞;潘莉;常风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AST、LDH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K - CoxB - JN)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将120只造模成功的雄鼠随机分模型组、黄酮低剂量组、多糖中黄酮中剂量组、原方水煎组,每组30只,各组小鼠在腹腔接种CVB3稀释液半小时后即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另选取10只健康雄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接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后给予生理盐水.将接种病毒当天定为第实验的1天,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于第15天处死.观察小鼠生存状态及体重的变化,统计小鼠死亡率,计算心重指数,用分离的血清检测心肌酶CK、LDH的活性.结果:K - CoxB -JN各提取物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ST、LDH的活性(P<0.05),改善小鼠心功能及病变小鼠体重情况、减少死亡率,其中多糖中黄酮中剂量组、原方水煎组效果佳.结论:K - CoxB - JN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包巨太;马会霞;姚荣妹;韩淑英;李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