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358例临床分析

韩秀芬;孟文颖

关键词:早产合并胎膜早破, 围生儿死亡, 恰当处理, 早诊断, 临产前, 患病率, 复杂化, 病死率, 资料, 预防, 妊娠, 破裂, 分析
摘要: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破裂.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使早产的处理更为复杂化,且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相当高,所以,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早预防、早诊断和恰当处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现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早产合并胎膜早破358例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附36例报告)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宫内或产程中严重缺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特殊的病理生理过程及神经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的一系列脑病表现[1],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是造成儿童智能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有效干预,可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死率.作者为此所做的早期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智英;李书芳;刘士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样本保存时间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

    传统分离血清的方法需要手工操作,处理步骤较多且繁琐、工作量大、血块收缩时间长,血清还常有小凝丝,可引起结果不准确,甚至堵塞加样针管,采用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克服了上述缺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血液检测和血清分离.但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样本不同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敬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管源性因子对妊娠子痫前期发病预测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管源性因子对妊娠子痫前期发病预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En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sFlt-1)、胎盘源性生长因子(PLGF)在正常妊娠妇女、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三者对子痫前期发病预测的价值.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sEng(7148±802)pg/ml、sFlt-1(2019±383)pg/ml,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P均<0 01).结论 血循环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平衡失调,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联合测定sEng、PLGF、sFlt-1,有望成为预测和早期诊断子痫前期的有效方法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谢恺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癌抗原-CA125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别统计入选的8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血白蛋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浆膜腔积液,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Pearson相关分析及t检验,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升高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 血清CA125水平与浆膜腔积液(计分)呈正相关(r=0 588,P<0 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可能与浆膜腔积液及低白蛋白血症相关.

    作者:王林风;柴华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规范化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重要的环节.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特点是病程长、体质差、合并症多,因此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护理来配合治疗.本科应用规范化护理配合血液透析,临床效果良好.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孔昕;王景梅;智霞;王泽香;张丽娜;高建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阶梯式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腰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造成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神经根受到机械性压迫和突出物化学性刺激,引起腰腿疼痛和传导阻滞[1].在临床工作中不妨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阶梯式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规范的治疗方法.现将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侯国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微创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对比分析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从内固定转变到生物学固定,不但注重骨折的治疗,也在关节韧带、半月板等组织损伤诊疗不断加以研究.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有直接或间接复位、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生物学固定等.现对微创内固定和传统内固定方法作一比较.

    作者:吴瑞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PN、hs-CRP、L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40例(AS组)、T2DM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40例(NAS组)和正常对照组40例(NC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N、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C,TG,HDL-C,LDL-C),并计算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APN在NC组、NAS组、AS组依次减低,hs-CRP和LDL-C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APN、hs-CRP和LDL-C水平与T2DM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T2DM患者APN降低和hs-CRP和LDL-C升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大.

    作者:邹芳艳;吴勇;刘建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治疗可达龙针剂所致静脉炎的几种方法比较

    可达龙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减慢窦性心律,减慢心房和房室的缓导,并能非竞争性阻滞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氧耗,维持心输出量[1],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伴潜在恶性和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2].由于可达龙针剂对血管刺激性较强,易引起周围性静脉炎[3].为选择好的治疗方法,作者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周作玲;刘海凤;王艳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数字化技术在影像打印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的应用,使临床能更便捷的应用医学影像信息,提高了临床的效率.但医学影像胶片作为一种医生使用习惯和患者携带方便的医学影像载体,仍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作者:沈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胸乳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附58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胸乳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58例患者临床资料.58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结果 双侧腺叶次全切除18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对侧腺叶部分切除2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30例,肿瘤切除5例,峡部切除2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甲状腺癌).手术时间65~135min,平均95min.术中失血量20~100ml.并发症:颈部皮肤Ⅱ度烫伤1例,面积约0 5cm2,经换药皮肤有色素沉着;2例出现暂时性声嘶,2~3个月后发音完全恢复.结论 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经胸乳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其优点颈部无创疤、微创.

    作者:沈军;王健东;周学平;庄鹏远;方国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病毒、吸氧、止咳、镇静等,对照组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 50%,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可尽快缓解喘憋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

    作者:陈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40例避孕药具使用失败原因分析

    避孕是指应用科学手段使妇女暂时不受孕,主要控制生殖过程中的三个环节:(1)抑制精子、卵子产生;(2)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3)使子宫环境不利于精子获能、生存或者不适宜受精卵着床和发育.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避孕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且随着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很多人对避孕有了较深的认识,但意外怀孕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现对140例避孕失败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姚炳娥;洪淑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腰椎后路动力性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国内外已对脊柱动力性固定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治疗腰椎疾病的动力性固定系统大致主要有前路手术人工椎间盘置换和人工髓核置换、后路非融合技术(posterior dynamic stablization).现就腰椎后路动力性固定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东梅;于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与经腹及腹腔镜下术式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的39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H术式185例、TVH术式151例、LAVH术式60例.对三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病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82 9±15 9)min,较TVH组的(43 6±13 2)min和TAH组的(56 3±11 2)min手术时间延长(P<0 01);TAH组、LAVH组、TVH组术后镇痛率依次递减(P<0 05);住院时间TVH组(3 5±1 8)d,与LAVH组、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三种术式术后并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VH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率低,与 TAH术式和LAVH术式相比各有优点,子宫体积<孕4+月时可利用TVH术式.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子宫切除方式,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唐云燕;孙曼丽;徐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超声检查诊断布加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系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肝静脉和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流受阻而形成的窦后性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导致肝细胞充血、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误治,故对本病的充分认识和辅助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关键.自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本院诊治BCS患者36例,现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殷晓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1].现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超声诊断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9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作者:寻志杰;郑莉;田宝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994~2006年接诊自杀案例特征演变分析

    自我伤害即若有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则为自杀行为.国内每年有28多万人自杀死亡,200多万人自杀未遂[1].自杀未遂也是自杀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了了解自我伤害者尤其自杀行为者的有关特征及自杀行为年度变化趋势,作者对过去13年本院急诊科救治的自我伤害者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嫒苹;刘亚平;徐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分析4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药物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治疗显效率为55 0%,有效率为32 5%,无效率为12 5%;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7例,未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纤维化、色素沉着.结论 胺碘酮应用于老年人房颤有效、安全,但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和对肺的毒性作用.

    作者:曹丹阳;曹晶晶;周冬翠;武云涛;陈艳梅;毕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美克尔憩室36例临床分析

    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 MD)是小儿消化道常见的畸形,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可造成肠梗阻、出血、炎症、穿孔等,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1].MD常以并发症的表现就诊,造成临床上的误诊和延误治疗.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MD 36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才学;林茂;陈肖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