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增生病内分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阙华发;阙振福;王荣初;陆德铭;唐汉钧

关键词:纤维囊性病, 乳腺/免疫学, 辨证分型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患者内分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 型相关性.方法:将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为冲任失调型及肝郁痰凝型,观察内分泌激素、T细胞亚 群变化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肝郁痰凝型雌二醇(E2)、催乳素(PRL)、E2与孕 酮(P)比值(E2/P)、T辅助及诱导细胞(CD4)、T抑制及细胞毒细胞(CD8)、CD 4/CD8值异常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P<0.01、P<0.01、P<0.01),总T细胞(CD3)值明显降低(P<0.01);冲任失调型患者P、睾酮(T)、CD3明显降低(均为P<0.01) ,PRL(P<0.01)、E2/P、E2/T异常升高(均为P<0.01),CD4、CD8异常升高(分别为P<0.05、P<0 .01);两组比较,肝郁痰凝型E2、PRL、E2/P、CD4/CD8升高尤为明显(分别为P<0.01、P <0.05、P<0.05、P<0.01).结论:表明乳腺增生病发病与内分泌免疫密切相关,内分泌免疫失调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之一,为辨证分型 提供客观指标.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如何治疗肝癌高危患者?

    作者:林宗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脱肛50例

    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常见疾病。各种年龄的人均可发生,小儿以直肠粘膜脱垂多见。主要表现为肛门直肠粘膜脱出,轻者便后自行回纳,严重时咳嗽、行走、下蹲时即脱出,由于反复发作,可伴有粘液流出、出血、感染,不能自行复位,需卧床或用手托回。我们总结1990~2001年50例脱肛患儿治疗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仪;赵党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从方剂气味配伍的内涵、规律、具体运用3个方面探讨了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的规律及实践价值。认为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或规律时,应当高度重视气味配伍理论。

    作者:程昭寰;王永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效果.方 法:将178例HP相关性PU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00例和西医对照组78例,进行比较研 究.结果:治疗组对上腹痛显效率(69.9%)、溃疡愈合率(92%)及总有效率(95%)、HP根除 率(93%)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44.6%、80.8%、85.9%、82.1%(P<0.05),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PU具有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 率高,且副作用小,是治疗HP相关性PU的理想方案.

    作者:李灵花;马致祥;杨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配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与单独运用穴位注射和西药的疗效 相比较.方法:将门诊收治已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90例患者以观察表序号随机分为观察 组、穴位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但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镜下及组织学变化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穴位注 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西药 治疗本病具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消除副反应及降低复发率等优点,值得推广运用和深入研究.

    作者:缪奇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解毒通络调肝方合足浴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治法的协同作用,观察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 解毒通络调肝方合足部洗浴治法,随机设治疗组200例与对照组(乙肝灵浓缩丸合用鸡骨草胶 囊)10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及HBV5项指标和HBV-DNA的变化,进行药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 P <0.01),HBeAg转阴效果、HBV-DNA转阴效果及肝功能恢复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1).结论:提示本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黄斑部出血的辨证论治体会

    黄斑部出血,可严重影响视功能,治疗比较棘手,现将我们采用辨证论治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健;张湘晖;张明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张景岳和法应用七忌析微

    张景岳在“新方八略”之“和略”卷首即明确指出:“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强调了应用和方旨在调平元气,使之恢复中和之高目的。但同时也强调,和法范围虽广,亦当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以免贻误病机。并进而提出用和有七忌。

    作者:刘盛斯;喻德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46例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跟师期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陆家龙导师的指导下对46例肺心病病人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金良昆;戴晓艳;陆家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压口服液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42例临床观察

    以自行研制的降压口服液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42例(治疗组),并与牛黄降压丸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均配合口服尼莫地平,连续用药8周,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降压疗效为83.3%,优于对照组73.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改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

    作者:庄宏;周仪洁;李秋艳;闫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穿山甲治疗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笔者临床采用以炮穿山甲配伍金银花、玄参、川牛膝、生甘草,治疗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获良好效果.

    作者:范东明;程俊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抗瘤冲剂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S180肉瘤的 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实验,观察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作用和 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复方抗瘤冲剂、环磷酰胺(CTX )治疗10天后,对小鼠S180肉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0.31%、6.5 6%、5.0%、19.06%和30.3%.同时各组药物对PCNA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组 别的抗瘤冲剂其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17±6.13、65.00±20.62、28.40±8.86、 31.66±3.76,对照组66.23±21.23,CTX组25.7±5.48.除了抗瘤冲剂Ⅰ方外,与对照 组相比,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C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清勇;吴玉泉;朱有法;郭勇;陶君;郑筱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理性咳嗽有何特征?如何治疗?

    作者:孙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用穿山甲组方治疗子宫肌瘤

    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且有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等功效.临床多用于出血瘀经闭,乳脉不通,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或强直等症.笔者临床以穿山甲为主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晓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论肾实证

    对肾实证,中医教材很少论及。盖因“肾主封藏,肾精不可泄,肾火不可伐。”但在临床实践中,不少肾病患者用泻法却有效,如命门相火过旺之遗精,用泻法效果明显。从而启导肾的病变并非只有虚证,肾实证是客观存在的。

    作者:章岳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补肾中药对下丘脑GnRH、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探讨补肾中药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成骨细胞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的RT-PCR)方法,观察青春期大白鼠喂饲滋阴泻火或益肾填精中药后,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滋阴泻火药可使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益肾填精药可使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说明补肾中药可在转录水平调节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基因表达,这可能是补肾中药调整性早熟患儿青春发育进程和改善骨骼发育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蔡德培;张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穿山甲治疗小儿夜啼

    夜啼多见于初生婴儿,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 惊则神不安而啼.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炮穿山甲研末冲服治疗小儿夜啼,服用方便,疗效可靠.具体方法:炮穿山甲研极细末,每次0.25g,每日临睡前开水冲服.

    作者:梅明;郭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性银屑病4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性银屑病的临床疗 效及机理.方法: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寻常性银屑病40例,观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 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CD4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CD4/CD8显著升 高;全血比高切、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结论:益气活血法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作者:刘洪普;谭奇纹;刘华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须分清阳斑与阴斑

    吾师向国鼎教授,擅长诊治疑难杂病。现将其运用温阳敛阴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点滴,介绍如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女性居多。皮肤和粘膜的瘀点,瘀斑,或内脏出血,血小板数减少,为本病主要特点。

    作者:杨迎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温针灸阴经、阳经穴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温针灸阴经、阳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取30例中风患 者作治疗组,以其痉挛的肘、腕、膝和踝关节周围的阴经穴位为主,施以温针灸疗法;同时设3 0例患者作对照组,以其痉挛的肘、腕、膝和踝关节周围的阳经穴位为主,施以温针灸疗法. 设计评定方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4个关节痉挛度的改变,并作t检验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关节痉挛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1).结论: 温针灸痉挛关节周围的阴经穴位能有效地柔筋舒经、活血通络、缓除 关节部的肌腱、韧带的痉挛, 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

    作者:刘傲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