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脱肛50例

王凤仪;赵党生

关键词:中医, 辨证治疗, 直肠粘膜脱垂, 现报告如下, 自行复位, 直肠脱垂, 乙状结肠, 脱肛, 肛门, 肛管, 反复发作, 常见疾病, 资料, 粘液, 移位, 卧床, 年龄, 咳嗽, 患儿, 感染
摘要: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常见疾病。各种年龄的人均可发生,小儿以直肠粘膜脱垂多见。主要表现为肛门直肠粘膜脱出,轻者便后自行回纳,严重时咳嗽、行走、下蹲时即脱出,由于反复发作,可伴有粘液流出、出血、感染,不能自行复位,需卧床或用手托回。我们总结1990~2001年50例脱肛患儿治疗资料,现报告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中药对下丘脑GnRH、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探讨补肾中药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成骨细胞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的RT-PCR)方法,观察青春期大白鼠喂饲滋阴泻火或益肾填精中药后,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滋阴泻火药可使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益肾填精药可使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说明补肾中药可在转录水平调节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及成骨细胞BGP基因表达,这可能是补肾中药调整性早熟患儿青春发育进程和改善骨骼发育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蔡德培;张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穿山甲治疗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笔者临床采用以炮穿山甲配伍金银花、玄参、川牛膝、生甘草,治疗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获良好效果.

    作者:范东明;程俊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白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0例

    慢性肾炎蛋白尿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之一,病机复杂,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降白汤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藏朵;薄丽亚;吴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穿山甲治疗小儿夜啼

    夜啼多见于初生婴儿,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 惊则神不安而啼.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炮穿山甲研末冲服治疗小儿夜啼,服用方便,疗效可靠.具体方法:炮穿山甲研极细末,每次0.25g,每日临睡前开水冲服.

    作者:梅明;郭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增生病内分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患者内分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 型相关性.方法:将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为冲任失调型及肝郁痰凝型,观察内分泌激素、T细胞亚 群变化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肝郁痰凝型雌二醇(E2)、催乳素(PRL)、E2与孕 酮(P)比值(E2/P)、T辅助及诱导细胞(CD4)、T抑制及细胞毒细胞(CD8)、CD 4/CD8值异常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P<0.01、P<0.01、P<0.01),总T细胞(CD3)值明显降低(P<0.01);冲任失调型患者P、睾酮(T)、CD3明显降低(均为P<0.01) ,PRL(P<0.01)、E2/P、E2/T异常升高(均为P<0.01),CD4、CD8异常升高(分别为P<0.05、P<0 .01);两组比较,肝郁痰凝型E2、PRL、E2/P、CD4/CD8升高尤为明显(分别为P<0.01、P <0.05、P<0.05、P<0.01).结论:表明乳腺增生病发病与内分泌免疫密切相关,内分泌免疫失调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之一,为辨证分型 提供客观指标.

    作者:阙华发;阙振福;王荣初;陆德铭;唐汉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抗瘤冲剂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S180肉瘤的 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实验,观察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作用和 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复方抗瘤冲剂、环磷酰胺(CTX )治疗10天后,对小鼠S180肉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0.31%、6.5 6%、5.0%、19.06%和30.3%.同时各组药物对PCNA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组 别的抗瘤冲剂其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17±6.13、65.00±20.62、28.40±8.86、 31.66±3.76,对照组66.23±21.23,CTX组25.7±5.48.除了抗瘤冲剂Ⅰ方外,与对照 组相比,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C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清勇;吴玉泉;朱有法;郭勇;陶君;郑筱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张景岳和法应用七忌析微

    张景岳在“新方八略”之“和略”卷首即明确指出:“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强调了应用和方旨在调平元气,使之恢复中和之高目的。但同时也强调,和法范围虽广,亦当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以免贻误病机。并进而提出用和有七忌。

    作者:刘盛斯;喻德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诊治抗磷脂抗体引起的自然流产需注意什么?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理性咳嗽有何特征?如何治疗?

    作者:孙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穿山甲治疗小儿厌食症

    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经炮制后研细粉入药.其味咸,性微寒,入肝、胃经.穿山甲具有通经活络,祛瘀生新,健脾助运,消积杀虫,宁神益智,强筋壮骨等功效.穿山甲虽无毒副作用,但易耗气动血,临床应用必须精心辨证,从小剂量开始,视患儿体质恢复情况,稳步递增.笔者几十年来用穿山甲合鸡内金治疗小儿厌食症,以及由厌食症所引起的贫血、营养不良、抗病能力差、易患感冒等症状均有效;对囱门闭合迟缓,语言不清的患儿亦有良效.

    作者:李方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脱肛50例

    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常见疾病。各种年龄的人均可发生,小儿以直肠粘膜脱垂多见。主要表现为肛门直肠粘膜脱出,轻者便后自行回纳,严重时咳嗽、行走、下蹲时即脱出,由于反复发作,可伴有粘液流出、出血、感染,不能自行复位,需卧床或用手托回。我们总结1990~2001年50例脱肛患儿治疗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仪;赵党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欧阳恒治疗神经性皮炎经验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烈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较为顽固难治.临证所见,患者多有风湿热瘀错杂,加之患者不自觉地搔抓,而致病情缠绵不愈.鉴于神经性皮炎病机的复杂性,欧阳恒老师认为治疗上不宜仅见其瘙痒症状而片面强调祛风利湿,杂投风药,而应注重整体论治,抓住病机的主要矛盾,灵活运用清热活血、祛风除湿法,精当用药,以求达到药简力宏、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欧阳老治疗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刘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如何治疗肝癌高危患者?

    作者:林宗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效果.方 法:将178例HP相关性PU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00例和西医对照组78例,进行比较研 究.结果:治疗组对上腹痛显效率(69.9%)、溃疡愈合率(92%)及总有效率(95%)、HP根除 率(93%)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44.6%、80.8%、85.9%、82.1%(P<0.05),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PU具有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 率高,且副作用小,是治疗HP相关性PU的理想方案.

    作者:李灵花;马致祥;杨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寓意草》用药特点浅析

    《寓意草》是明代名医喻嘉言所著。喻氏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医学,医名卓著,冠绝一时。考症用药,有独到之处。《寓意草》通过大量医案,阐明用药特点。

    作者:于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化颗粒对动物子宫平滑肌和子宫内压作用的研究

    生化颗粒是根据古代验方生化汤,采用先进工艺研制而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功效,经临床应用该药能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宫缩痛,且效果良好[1,2],为进一步探讨生化颗粒的作用机制,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春英;梁秉文;陈新国;邓青林;方泰惠;许惠琴;金胜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治疗目标与思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且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 属中医老年颤证的范畴[1], 至今尚未找到一种肯定的方法或药物能够根治此病.因此, 笔者认为, 采用多方法、多途径的治疗思路, 是临床上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赵国华;李彦杰;王育勤;王震宇;牛青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用穿山甲组方治疗子宫肌瘤

    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且有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等功效.临床多用于出血瘀经闭,乳脉不通,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或强直等症.笔者临床以穿山甲为主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晓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猪苓汤合膈下逐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30例临床研究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猪苓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肾病(DN)30例, 并与单纯西药疗法20例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 明显高于对照组(60%). 治疗组治疗后, 24h尿蛋白明显减少, 血肌酐、尿素氮显著降低(P<0.01), 总胆 固醇、甘油三酯降低(P<0.05),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显著降低( P<0.01), 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P<0.05), 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明猪苓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对DN病人有调整糖脂代谢、减少蛋白尿、 改善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状态、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的作用.

    作者:李乐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温针灸阴经、阳经穴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温针灸阴经、阳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取30例中风患 者作治疗组,以其痉挛的肘、腕、膝和踝关节周围的阴经穴位为主,施以温针灸疗法;同时设3 0例患者作对照组,以其痉挛的肘、腕、膝和踝关节周围的阳经穴位为主,施以温针灸疗法. 设计评定方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4个关节痉挛度的改变,并作t检验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关节痉挛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1).结论: 温针灸痉挛关节周围的阴经穴位能有效地柔筋舒经、活血通络、缓除 关节部的肌腱、韧带的痉挛, 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

    作者:刘傲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