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傅立新;王春毅
介绍曹式丽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认为湿热合邪为临床上血尿致病和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且易弥漫三焦,故临床上多分三焦治之,疗效显著.
作者:戴立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在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有软斑块患者分为调脂胶囊组和洛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变薄,斑块有一定程度缩小,部分趋向稳定,但两组治疗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调脂胶囊有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朱明军;曾垂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抗感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4.6×250mm,5μ),检测波长265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2.1%,重复性试验的RSD为2.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本方法可用于测定抗感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冷玉杰;刘兵;张振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2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急性期缺血中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代伟;林忠嗣;单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介绍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经验.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通脉口服液可以缓解肾小球硬化、理论基础是运用中药益气活血法.从理论基础或实验研究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杨霓芝;朴胜华;王立新;包昆;刘旭生;王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病人这个群体中,老年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老年患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年龄的患者相比,即使病情相似,但其住院时间较长、复发率较高、易产生合并症、康复速度较慢.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康复水平,情志护理是关键的护理.
作者:费秋红;卢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应用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治疗.术后予以本院自行研制的促进骨折愈合之中药-琥珀丸.结果:21例患者获9个月~4年6个月(平均1年11个月)随访,20例骨折及创面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骨感染1例,部分皮瓣坏死1例.结论: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具有创伤小,复位容易,固定牢固,风险小,费用低,方便功能练习等特点.中药琥珀丸,具活血化瘀之效,对接骨续筋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高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临床运用针灸疗法配合中药灌肠疗效显著.对偏湿热型,药用白头翁、苦参、生地榆、五倍子、仙鹤草、白及、甘草等;对偏寒湿型,药用苍术、黄柏、炮姜、地榆炭、乌梅、甘草等.针灸取合谷、天枢、上巨虚、脾俞、章门为主穴.
作者:郭晓原;龙再菊;吴霞;曹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模型动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结果:红背叶根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的TGFDl、TIMP-1、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表达.结论:红背叶根对肝纤维化形成中两个重要因子TGFβ1和TIMP-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吕小燕;刘强;陈育尧;吕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疗效评价是一个涵盖面很广而又十分复杂的课题,既涉及理论层面、思维方式,也与方法学和实际操作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病证效果的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然而所采用的疾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大多采纳西医的有关评价标准,因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弊端颇多.在生物医学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应从中医学自身特点出发,在遵循常规的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包括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等科学、客观、多维的疗效评价体系,以评价中医药疗效,并使之逐步得到公认.
作者:丁旭峰;刘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自愿要求药物流产,停经小于49天的健康妇女28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加服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加服米索前列醇.结果:两组阴道出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温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癌痛消颗粒对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遵循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观察27例肝癌惠者,口服癌痛消颗粒,进行治疗前后AFP、中医症状体征、Karnofsky评分指标的检查与分析.结果:临床观察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用癌痛消颗粒治疗,肿瘤体积疗效有效率88.89%;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21/27(77.78%);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为(10.31±4.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FP用药前后的差值为(316.31±62.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前后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有明显变化,评分前后差值为(11.15±5.6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癌痛消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血瘀毒结正虚证患者的肿瘤体积疗效有效率88.89%;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21/27(77.78%),能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艾凌;唐健;陈逸恒;王家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调理髓海治疗多系统萎缩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上印堂、风府、百会、太阳、神庭、头维.每天针灸1次,每周治疗5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论:电针调理髓海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于;刘志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其治疗机理研究也逐渐深入,现就临床有关文献报道做一综述.
作者:彭波;王桂珍;李泽庚;韩明向;韩宁林;张念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水气上冲之胸痹心痛32例,1个月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81%.胸痹心痛病因复杂,辨证困难,临床中如能辨证准确,疗效惊人.
作者:伊艳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及早期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运用针灸取头针、体针、眼针相配合疗法日1次,并予口服中药汤荆治疗,并配合肢体康复疗法日1次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占97%.结论:针药配合早期康复疗法,更有利于脑梗塞偏瘫,失语的恢复.
作者:马巾英;李淑红;王永强;李淑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正确认识老年性糖尿病的内在特点,合理诊断,个体化用药,全面调整老年患者机体,根据老年性糖尿病的特点,在益气养阴的同时,注重温补元阳、调理脾肾、化瘀泄浊,配合饮食、运动等疗法综合调理,以图治而达标,使糖尿病得以长期良好控制,使患者象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健康长寿.
作者:王晓屏;高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胃痛范畴,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1].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裂解.近年来随着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细胞凋亡是胃肠道上皮细胞丢失的主要途径,胃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异常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2].
作者:吴秀霞;张玉峰;延卫东;钟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胸穿,尽量引尽胸水后,治疗组采用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对照组仅用顺铂胸腔注射,观察治疗期间副反应和1个月后患者胸水及胸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Z=-2.458,P=0.014,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并且治疗组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英杰;陈立伟;陈军;孙一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法为大法口服中药汤荆,对照组用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2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77.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补肾活血法可明显改善下腹及腰骶疼痛、痛经、白带量多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