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限局性输尿管积水1例报告

王夫;李冠群

关键词:囊性肿物, 囊性畸胎瘤, 外生殖器, 生长缓慢, 临床诊断, 后壁, 腹腔肿物, 腹部, 超声波探, 右下腹, 肾积水, 家族史, 肝脾不, 营养, 心肺, 小儿, 无压, 头颅, 体温, 体检
摘要:患儿:女,3岁.因腹腔肿物于1977年8月8日入院.生后不久家长发现右下腹有一卵黄大肿物,生长缓慢,对小儿无何影响.家族史无特殊.体检:营养中等,体温36.8℃,脉搏120次,头颅五官端正,颈软,心肺正常.脊柱、四肢、肛门及外生殖器均无异常.腹部平坦,柔软,肝脾不大,右侧腹部可触及成人拳大囊性肿物,形状不整,界限清楚,固定在腹后壁,无压痛.超声波探查肿物见6 cm液平反射.临床诊断:右腹后壁囊性肿物.囊性畸胎瘤或肾积水.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髋脱位手术的麻醉

    先天性髋脱位为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除了较小婴儿可用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固定方法外,多需手术治疗.现将有关此种手术的麻醉方法选择和术中失血量的测定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21例,男32例,女89例,其中1例先后施行二次手术,共122次麻醉.

    作者:鲁纯新;金鸣苍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儿童指骨巨细胞瘤切除和骨骺的再生

    我院曾收治1例儿童左中指第一节指骨巨细胞瘤.患儿在外院作过刮除、植骨术,3个月后肿瘤复发,病变累及整节指骨及骨骺.经采用病变指骨切除,自体骨带髂嵴软骨的全层骨片游离移植、指再造术.随访四年余,再造的指骨不仅生长良好,塑型清晰,手指功能满意,无肺转移,且有骨骺出现.骨骺的再生问题目前尚未解决,骨骺游离移植屡见失败,国内外文献未见骨骺再生的报道.现将本病例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龚代贤;吕丽娟;夏毓华;严肃;马元璋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儿童跟腱铲割伤5例报告

    儿童跟腱铲割伤较少见,易被误当单纯性皮肤裂伤处理,漏诊跟腱断裂伤,错过修补机会,常因提踵无力和跛行而再次手术.倘能伤时发现,手术简便,疗效亦佳.

    作者:陈汉威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胎粪性腹膜炎84例远期疗效

    我们对1960~1982年2月,22年间治愈出院的165例胎粪性腹膜炎,普遍进行了随访,获随访84例,随访率为50.90%,其中男66例,女18例.腹膜炎型14例,肠梗阻型70例,治疗方法见(附表).

    作者:王慧贞;李正;陈丽英;潘恩源;曲成志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采用前尿道延伸阴茎伸直位固定的方法一期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生殖泌尿系一个较普遍的先天性畸形.多发生于男性,女性极少且无临床症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Backus(1960)报道每分娩300个男婴,就有1个发病(1),国内施锡恩等(1978)报道为11:160~1,800(2),张涤生(1979)为1:2,000~2,300(3).

    作者:侯在恩;王玉明;姜仕辉;徐振宽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远期排便功能及测压检查

    直肠肛管测压不仅用于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也用于检查直肠和肛门括约肌功能.为了解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远期的排便功能及肛门内压力,对术后一年以上患儿进行了临床检查和直肠肛管测压.

    作者:王夫;李正;王慧贞;康恩光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测定直肠粘膜胆碱酯酶活性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初步探讨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诊断除应用X线和肛门测压等检查手段外,国内外还建立了一些酶学指标及化验指标;如直肠粘膜胆碱酯酶活性的组化法及比色法,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组织中乙酰胆碱含量测定,以及红细胞真性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等.

    作者:何善述;季金林;王果;林惠钧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心包内畸胎瘤1例报告

    患儿:男,4岁.因前胸壁隆起伴咳嗽1月于1982年6月14日入院.体检:发育养营正常,神清,体温37℃(肛),脉搏90次,浅表淋巴结不大.前胸壁隆起,心音无改变,心率90次,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左肺(一).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检查无异常.

    作者:缪维洲;朱征一;吴容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小儿肌肉注射后臀肌挛缩症(附6例报告)

    小儿臀部因反复多次肌内注射刺激性药物,可引起臀肌纤维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功能障碍,表现有特殊的步态和体征,过去未引起重视,常发生误诊.近年来国外文献陆续报道55例(1~7),国内马氏(8)、吴氏(9)报告23例.我院近4年来共收治此症6例,特提出报告并加以讨论.

    作者:李承球;韩祖斌;孙贤敏;邵震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冬眠合剂复合氯胺酮麻醉下蛔虫所致喉梗阻4例报告

    我院一年来,对小儿肠手术采用冬眠合剂复合氯胺酮麻醉,有4例发生蛔虫所致喉梗阻.例1:女,6岁,诊断肠套叠.术前肌注阿托品0.4mg,复方氯丙秦2/3支.氯胺酮3 mg/Kg静滴,分离腹直肌时,患儿呼吸不规则伴痉挛声,即托起下领准备鼻导管给氧,发现鼻孔中有一蛔虫,取出蛔虫后,喉梗阻解除.

    作者:王发祥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麦芒所致肠穿孔1例报告

    患儿:王×,男,10个月.发烧、腹胀4天,于1982年7月18日入院.4天前患儿突然哭闹不止,高烧39℃以上.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量不多.腹胀,于发病第2天便血一次,棕红色,量约20克,以后未排便,尿少.因腹胀持续加重转我院.

    作者:詹祯祥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由于诊断不易,常致病情延误,造成不良后果.本文总结西安市儿童医院1976年4月~1980年10月50例和石河子医学院附属医院1960年~1981年10月38例,共88例,希能对本病诊治有所助益.

    作者:詹祯祥;陈家瑜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第四脑室结核瘤1例

    患儿:男,8岁,维吾尔族.头痛4月,恶心、呕吐2月,失明1月,於1977年1月18日入院.4个月前发生头痛,里持续性,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逐渐频繁,不能进食.1个月来,双眼视力模糊,逐渐失明.发病以来不发热,无抽搐.既往健康.体检:血压120/90,脉搏70次.神志清楚,检查合作.

    作者:鲍吉光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用成人纤维结肠镜检查小儿及切除息肉的体会

    应用成人纤维结肠镜检查小儿肠道疾病,迄今国内尚无报导.我院内窥镜室自1978年6月至1982年12月应用Olympus厂制造的CF-MB/LB型纤维结肠镜对34例便血小儿进行了检查,并成功地在纤维镜下切除30颗息肉.未发生并发症,经近期观察和信访,亦无再次便血者.现将初浅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福才;张子其;周殿元;黄爱浔;潘德寿;杨利生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1例

    患儿:女,3岁.因颈,背及双上肢出现肿块,于1980年12月11日入院.患儿于生后8个月时,两臀部作肌肉注射后,逐渐出现坚硬的肿块,到某院检查诊为局部损伤性钙化,至1980年4月,又出现低烧和全身散发性肿块,颈部及肩、肘部的关节运动逐渐障碍.患儿第2胎足月顺产,1岁能走,智力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体健.无类似家族史.

    作者:秦泗河;李开贤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严重肿胀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小儿肱骨髁上因解剖的特殊性,一是易发生骨折;二是发生骨折后并发症多.现仅对我院1975年1月至1981年12月,因局部肿胀明显而收住院治疗的5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加以分析.重点就预防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孙本修;徐君友;王纪湘;王新华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肠扭转

    小儿急性肠扭转除一般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外,发病急,易发生大量渗出、失血、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和中毒性休克,故预后极差.如能在肠坏死发生前早期确诊及时复位,对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我院儿外科自1970年5月到1981年12月间治疗之小儿肠扭转72例,就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王兴国;陈采萍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胆总管囊肿内含大量胆石1例

    患儿:女,13岁.间歇性黄疸已10年,多次被诊断为传染性肝炎住院.近1月来,右上腹出现包块.体检:体温37.4℃,脉搏96次,血压120/85,体重37kg,发育中等.

    作者:王常林;王宪刚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巨大输尿管积水1例

    患儿:孙××,男,9个月,因高热不退1月入院.患儿出生后发现右下腹有一拳头大包块,软.随之肿物日渐增大.体检:体温41℃,心率140次,呼吸40次,生长发育欠佳,中度脱水.腹部明显膨隆,外观似见胀大肠袢状物纡曲满腹.实验室检查:自细胞24,000,中性90%.尿常规:脓球3~4,蛋白(+).钡灌肠正常.入院诊断;(1)腹腔巨大囊性肿物;(2)泌尿系感染;(3)重度营养不良,中度脱水.

    作者:杨淑贞 刊期: 1984年第02期

  • 一期心包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现多采用抗生素及穿刺抽液的方法治疗,必要时手术引流,但死亡率及后期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仍较高.采用心包一期切除术治疗化脓性心包炎,不仅及时解除了心脏的机械压迫,并能迅速控制感染,效果好、疗程短,无缩窄性心包炎发生者.

    作者:张新生 刊期: 1984年第02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