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张亚忠;倪信乐;陈秀芳

关键词:颅外颈动脉狭窄, 内膜剥脱术, 术后并发症,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颅外段, 卒中, 预防, 历史
摘要: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用来解除颅外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卒中已有50余年的历史.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

    目的 对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自2001年5月始,在关节镜下行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11例16膝,术后早期配合使用CPM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1周,2~6周行患肢不负重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2~4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1O膝、良4膝,优良率87.5%.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钟建明;王丹;杨文龙;袁永健;闵继康;徐旭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NOS和HIF1α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 从酶蛋白水平研究骨肉瘤组织缺氧代谢过程中iNOS、HIF1α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筛选不含硬骨组织,未经脱钙处理的骨肉瘤标本59例,依据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并行术后随访.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NOS、HIF1α表达,应用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肉瘤中iN-OS、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4%、38.98%,对照组中分别为9.9%和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HIF1α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年龄有关(P<0.01),iNOS则无关(P>0.05).HIF1α和iNOS的表达均与骨肉瘤组织学类型有关,iNOS、HIF1α在髓内高分化型和骨旁型骨肉瘤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和0,分别低于其余各组总和阳性率91.30%和4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0.05).HIF1α与iNOS表达正相关,两者共阳率38.98%,共阴率13.56%.iNOS阳性与阴性组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10%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iNOS与HIF1α在骨肉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协同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作者:耿艳华;王昌兴;陈培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他莫昔芬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15例疗效观察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乳房病,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异常发育,可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晕下可触及盘形的结节等症状.

    作者:林旭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26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推测与感染有关.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冠脉),形成冠脉瘤(CAA),导致冠脉狭窄、血栓,甚至心肌梗死[1].

    作者:姜志强;郎妍;谭稼荣;郁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皮肤消毒液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青霉素族药物为目前使用多的抗生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因素尤其是皮肤消毒液可影响青霉索皮试结果,增加假阳性率.

    作者:胡亚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三大微血管病变之一,且发病率为0.9%~36%,常进展至终末期肾衰,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作者:兰海平;吴复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和VEGF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1997年O'Reilly等[1]发现内皮抑素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形成,使原发肿瘤缩小到<1 mm×1mm×1mm,肿瘤凋亡速度比治疗前快7倍.

    作者:丁红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温州地区哮喘儿童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过敏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是哮喘的主要致病因素,对于临床确诊的哮喘儿童,了解其是否存在过敏因素及其敏感程度,对于采取预防过敏原诱发哮喘的措施、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作者:罗芳;邱晓梅;王玥;李孟荣;李昌崇;李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前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多主张进行强有力的联合化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年龄>60岁,骨髓增生低下及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的AML,以上的化疗方案副作用较大,缓解率不高.

    作者:陈建霖;张凯竞;陈赛;董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众多的口服降糖药物中,诺和龙(瑞格列奈)作为一种全新的餐时血糖调节剂,近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

    作者:施勇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患者潮气肺功能研究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2岁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50%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以婴儿为多见.近年来用TBFV环取代用力流速容量曲线(MEFV)在婴幼儿进行肺功能检查逐渐开展.

    作者:戴欢;李昌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镜清洗消毒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作用观察

    胃镜诊疗胃部疾患是目前胃部疾患的一种插入性诊疗方法,该方法能直观胃内疾患病变,提高诊疗效果,现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由于该诊疗方法是插入性的,因此,胃镜的清洗消毒是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和保证诊疗质量的关键[2,3].

    作者:邵伟;刘成国;方富昌;周燕;王海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术后并发症也随之上升.其中,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溃疡形成,引起晚期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孙素芳;马琦;罗红艳;张艳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胸腔脏器严重损伤16例报告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胸腔脏器严重损伤16例,单个脏器伤7例,多发伤9例,伴有连枷胸3例.胸腔脏器严重损伤多伴有大出血(本组病例出血均>2500ml),同时并有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故病情危急,应及时抢救,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儿童Marfan综合征双眼晶状体半脱位1例

    作者应用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儿童Marfan综合征双眼晶状体半脱位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14岁.在外院眼科被诊为双眼弱视,治疗1年无效于2005年1月24日就诊.

    作者:王育文;张大矛;金亚明;杨梁燕;王鹏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0%.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此类骨折有上升趋势.大多数肱骨干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或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获得治愈,但易造成骨折的移位、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作者:王慧;程鹏;朱珉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比较

    本院自2000年3至7月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孕产妇280例,年龄21~39岁;体重54~90k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40例,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体重等相关因素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戴罗勇;程爱花;张先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卡联合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微卡加化疗组即治疗组(A组)与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B组).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2个月末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3.3%和40.0%,8个月末时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6.7%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CD4、CD4/CD8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卡能调节免疫功能,联合化疗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肺部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作者:黄冠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继发性青光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Acute idiopathic comea endothlitis,AICE)自1982年Khodadoust首次报道2例以来[1],国内外陆续有人报道[2,3],虽然报道不多,却也并非罕见.

    作者:周小玲;章剑东;应佳;陈珍;施天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妇女血脂的变化特点

    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特殊的生理需要,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引起生化指标改变,特别是血脂和脂蛋白,致使孕妇易引发高脂血症,身体肥胖.

    作者:胡晓燕;潘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