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龚廷贤与《药性歌括四百味》

闫桂银

关键词: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歌括, 龚廷贤
摘要:<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龚廷贤所著,载于其所著<寿世保元)一书,概述了393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等.重点介绍了龚廷贤的生平,中医歌括的沿革,以及在校勘整理此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黄煌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黄煌教授在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鲜明的辩证特色.他认为若要取得好的疗效,所用经方有时需倾向于对病,有时则要倾向于对人.对病而言,常用方为半夏泻心汤;对人而言,则根据患者体质不同选方,如对易气滞,易抑郁的柴胡体质患者,黄教授常予解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于性情敏感,精神亢奋的半夏体质患者常予除烦汤;而对于虚弱浮肿的黄芪体质患者,常予黄芪建中汤.通过辨病、辨体质以及辨方证一系列严密的思维过程,黄煌教授对各型慢性胃炎均能准确把握,并做到方证相应,临床自然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作者:刘婷婷;黄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56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1年7月-2006年2月,应用<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孔月晴;李富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中医药信息数字化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信息的数字化.方法: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构架,设计并实现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系统.结果:分析了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处理任务,提出了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想与系统后台数据库的构架,并以肾病中医诊疗为案例实现了肾病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系统.结论:基于数据库技术的中医药信息数字化研究能够为中医诊疗特色的探求提供有效平台.

    作者:闫朝升;宋立群;张承江;李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清热康肤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清热康肤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夏枯草、连翘进行了鉴别试验,应用HPLC法对处方中主药黄苓的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黄芩苷的含量在0.093~0.46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hi-Square:3.822),平均回收率99.2%,RSD=1.5%(n=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高辉;王雪萍;吴政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眼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液流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眼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4-血管阻断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取眼针肝区、心区、肾区.共治疗30天,并与西药尼莫通相对照.实验前后分别进行Y-型迷宫测试及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测量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眼针组、尼莫通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P<0.01.眼针组、尼莫通组与模型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1~0.05.结论:眼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液流变的各项指标.

    作者:王鹏琴;王健;李敬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秦家泰应用自拟六三汤验案四则

    秦家泰教授是全国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从事教学与临床60余载,学验俱丰.六三汤为秦老自拟方,是由六味地黄丸合三妙散组成.其药物组成有生地、丹皮、泽泻、山茱萸、茯苓、山药、薏苡仁、牛膝、黄柏,值得指出的是此方常用生地而非熟地,虚火不显时用熟地,常用于肝肾阴液亏损、水不足而心火亢旺,或阴虚而湿阻下焦之证.

    作者:张兰英;施学丽;黄家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脑梗塞救治中的应用

    外治法是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其用于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有范围广泛、方法丰富、用药简单实用、治疗部位灵活的特点,越来越受现代治疗者的关注.本文就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常用外治法作一概述.

    作者:梁妮;刘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拟清脂降酶汤治疗脂肪肝合并ALT升高98例

    观察自拟清脂降酶汤(苍术、白术、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首乌、桃仁、丹参、郁金、山楂、制大黄、石见穿、垂盆草、白矾末、五味子粉)治疗98例脂肪肝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患者的疗效,疗程8周.结果:治愈40例,显效36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9.7%;治疗前后血脂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各指标比较,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h)明显升高(P<0.05).

    作者:刘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分步治疗肺癌42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步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42例肺癌患者根据病期及病理的不同,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步进行手术、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66.67%和88.1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是当前较为理想的途径.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轻、中度患者采用心理疗法+激素替代疗法(HRT),重度加服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滋水清肝饮.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秋霞;姜大珍;金季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生脉散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古方生脉散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和生脉散组,喂饲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灌胃给药4周,测定每组大鼠血脂成分、血液流变指标和氧自由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光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异常;与模型组比较,生脉散组大鼠血浆中TC、TG值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MDA含量减少,SOD及GSH-PX活性增强,血液黏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能力明显降低.结论:古方生脉散口服液能够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改善血流状态、清除氧自由基,对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廖泽云;姜锦林;刘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克感汤口服,对照组不服中药,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退热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张瑜;徐慧聪;张忠德;邓屹琪;李剑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西药对照组采用退热西药及消炎药.结果:3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97.6%,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4.3%,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及中药对照组治疗1天后热退复发率低,仅10.2%,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高,达86.4%.结论:提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可靠.

    作者:张巨明;钱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配合水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水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配合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6例中,治愈39例,好转1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56例中,治愈26例,好转16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5.00%.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寻常痤疮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鸡尾酒疗法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采用鸡尾酒疗法治疗,12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对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39例患者,再次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总有效率达93.33%,痊愈率为65%.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异常的39例患者经治疗,除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患者已达正常水平.结论: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作者:吴敬;刘雅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龚廷贤与《药性歌括四百味》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龚廷贤所著,载于其所著<寿世保元)一书,概述了393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等.重点介绍了龚廷贤的生平,中医歌括的沿革,以及在校勘整理此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作者:闫桂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温阳活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NF-κ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温阳活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温阳活血治疗组、桃仁治疗组、肉苁蓉治疗组、蒙诺治疗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只分离但不结扎输尿管.术后2周处死大鼠,检测尿β2-MG,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表现为纤维化病理改变,正常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胞浆NF-κB和TGF-β1有较弱的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温阳活血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减轻,且NF-κB和TGF-β1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TGF-β1的过度表达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作者:李小波;李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椒蒿挥发油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椒蒿挥发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50只小鼠均腹腔接种环磷酰胺50mg/kg.b.w.建立免疫低下动物模型,随机等份为五组:模型对照组(B组),低剂量(C组),中剂量(D组),高剂量(E组),药物对照组(F组).结果:与B组比较,C、D、E、F组的8项免疫指标均高,但F组部分免疫指标高于C、D、E组;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显示C、D、E、F组的脾脏和胸膜重量明显增加,皮脂增厚,淋巴细胞增多密集.结论:椒蒿挥发油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亦有促进作用,提示椒蒿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调节药物.

    作者:郭建琳;黄国福;鄂小哲;安长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陈莹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陈莹教授认为慢性盆腔炎病机本虚标实居多,虚以脾肾两虚、脾失健运多见,邪实以血瘀、湿阻为主,故治疗上采用温阳益气健脾之法治本,活血化瘀除湿治其标,扶正祛邪提高疗效,并附验案举例.

    作者:侯英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柴胡总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病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柴胡皂苷组、正常对照组,利用白酒灌胃辅以高脂饲料方法建立大鼠ALD模型,同时给予柴胡总皂苷保护,12周末处死大鼠,测定有关指标.结果:柴胡总皂苷明显升高肝组织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并且能明显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变性和小叶灶性坏死,使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结论:柴胡总皂苷对ALD有明显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柴胡总皂苷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李素婷;齐洁敏;杨鹤梅;梅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