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慧菁;余泽兵
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6年11月收治腰椎滑移GSS固定患者培例,随访1~6年,X线摄片复查植骨愈合17例,按hengerson标准评论临床优良率94%.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泽富;褚卫涛;钭伟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本院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2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病人施行LS,效果满意,现将并发症的观察治疗、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汪新妹;朱佩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院自1990年3月至2006年1月开放手术致胆管损伤13例患者,作者分析其致伤原因,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3例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1~26岁.急症手术3例,择期手术10例.损伤原因:术前拟作胆囊切除10例,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行胆囊切除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误切1例.损伤部位和类型:肝总管4例,胆总管上段7例,胆总管下段1例,肝总管、胆总管联合损伤1例;部分切除5例,完全离断8例,其中1例肝总管、胆总管大段切除.
作者:詹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填充材料,曾一度被广泛用于整形外科领域[1].自注射式丰乳盛行以来,给爱美女性带来了方便、快捷和无痛的丰乳方式,同时也有不少术后缺陷和并发症发生.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作者收治8例因注射式隆胸造成乳房发硬、疼痛、外形不规则等患者,采用假体置换术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强;史颂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PCI)可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完全而持续的心肌再灌注[1].那么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从而终止急性心肌梗死的自然进程?国内外对此研究不多.作者观察了AMI患者接受急诊FTCA+支架植入术后心电图、心肌生化标志物和临床表现的变化,及其与中期预后的关系,探讨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终止AMI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启华;邬斌;刘立志;张丹;毛妙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原发性喉恶性淋巴瘤少见,仅占喉恶性肿瘤的0.37%[1],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与慢性炎症等疾病相混淆,误诊率甚高.作者报道喉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为喉结核1例.
作者:胡锡栋;周水洪;凌玲;汪审清;徐盈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交锁髓内钉技术源于20世纪40年代Kunnscher.从此交锁髓内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骨折的固定及长骨骨连接不正、骨不连的治疗.而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无外固定支架的缺点,具有髓内固定优点亦无接骨板固定后欠稳定的缺点[1],且对髓内血运破坏干扰较小,骨愈合快[2],其应用逐渐增多.本院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5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慧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食管乳头状瘤(EP)的l临床内镜特点及病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6例口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 (1)EP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内镜下病变主要位于中下段并且与食管炎相关,易被误诊为息肉及白斑.(3)治疗后15例患者随访3个月正常,11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2年后在原来不同部位再发EP.结论 (1)EP是否并发临近脏器肿瘤有待进一步研究.(2)黏膜慢性炎在EP发病中起一定作用.(3)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EP的发病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4)EP的发病是否与遗传基因相关也值得关注.
作者:朱伟青;苏慧;陈芝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髓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33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全麻组(G组,静吸复合全麻)和腰硬组(E组,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均未麻醉前用药,术中收缩压的变化维持在基础值±25%之内,SpO2≥95%.术后采用0.001%芬太尼(2ml/h)静脉48h镇痛.评估患者麻醉前,术后3、6h,1d和3d的MMSE评分.分别在麻醉前、术后3、6h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 老年患者术后3、6h,1d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3d基本恢复正常.G组术后3h点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67% vs 22%,P<0.05),术后6h、1d点POCD发生率与E组相似(27% vs 17%、20% vs11%,P>0.05).两组术后3、6h点IL-6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G组明显高于E组(P<0.01),且14例POCD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无POCD者(P<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全麻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IL-6的升高有关.
作者:黄志莲;李军;连庆泉;朱丽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喉罩(LMA)开创了一种新的无创通气模式,具有对咽喉部损伤小、麻醉效果可靠、手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一直存在争议.作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采用LMA并与传统气管内插管方法进行临床应用对比研究,以探讨LMA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爱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药物抗早孕是指怀孕35~49d不须手术,应用药物终止妊娠,是近20年来的新发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Ru 486)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完全流产率在90%左右[1],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存在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蜕膜残留的问题,一直困扰临床;为此,作者对药物流产(药流)术后蜕膜组织部分残留者,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股骨干骨折(fractures of femoral shaft)约占全身骨折的6%.骨折后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骨不愈合.本院自2001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26例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康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估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手段.作者用多层螺旋CT对4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估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观宝;周利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胆肠吻合术是胆道外科常用手术方式之一.作者回顾本院1995年6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9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旨在达到减少再次手术及提高再次手术疗效目的;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明;顾凤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起病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发展迅速,常危及生命,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3,约30%初次出血即为致死性出血.有效的控制急性出血对稳定病情,降低临床病死率极为重要.作者收集本院1997年5月至2007年4月,应用奥曲肽和洛赛克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65例患者,与单用奥曲肽组进行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祖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在I临床中并不少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是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近20年来随着对其他固定方法优点的认识,同时减少患儿的骨折治疗时间,直接从成人骨科中引入外固定支架,接骨钢板和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的股骨干骨折.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发生骨骺生长异常,钢针感染,外固定护理困难,再骨折等并发症[1].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采用弹性髓内针(TE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英;徐杰;张永进;王维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蛋白,临床上常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好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1].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患者,CRP值较低,有时可升高[2].作者通过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CRP的检测,旨在了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CRP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杨好妹;陈益平;李伟;何时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青光眼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疾病,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常见眼科急症,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眼压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作者发现大多数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时间常在发病3d后,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l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就诊不及时意味着疗效差,如:症状不能控制、眼压居高不下等,本研究通过调查影响AACG患者及时诊治的主客观因素,探讨提高AACG及时就诊和提高预后疗效的方法.
作者:张端晴;晋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完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与透析相关的慢性并发症逐年上升.常见的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有效的清除体内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于防治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对三种血液净化技术对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清除能力进行监测.报道如下.
作者:吴峰芬;蔡建伟;毛文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官腔内妊娠物残留临床多见,发生原因多见于人流不全或药流不全,造成人为的稽留流产.稽留流产亦较多见,产后胎盘残留也时而发生,尤其剖宫产术后胎盘残留发生,给临床处理带来难题.以往的处理只能行盲目清宫或超声引导下清宫,但有些患者常多次清宫仍不能清除残留物,机化、粘连的组织增加临床处理的难度,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后遗症,作者对247例患者行官腔镜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旦红;朱福梅;李梅秀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