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杨晓玉;黄新飞;崔宏亮;何映

关键词:复方风灵颗粒,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风能胜湿,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疗效.方法:65例CPPS病人给予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CPPS患者临床症状与前列腺液中白介素-8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65例病人有效率为85.12%;前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下降明显(P<0.05).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复方风灵颗粒对CPP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舒萎逍遥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

    目的:观察舒萎逍遥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患者随机分成舒萎逍遥膏观察组与延参健胃胶囊对照组各102例,运用胃镜与活检进行疗效评定,并采用快速尿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病理有效率为73.53%,总有效率为94.12%,前后比较,P<0.01;幽门螺杆菌清除率86.2%.对照组病理有效率为36.27%,总有效率为66.67%,前后比较,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62.4%.组间比较:病理有效率、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舒萎逍遥膏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症状,起效快,疗程短,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阮鹏;彭成静;阮浩然;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单兆伟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经验

    随着传染病的逐年被控制,恶性肿瘤--肿瘤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增大.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世界各地区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世界人口资料估计:2020年全球肿瘤病人将增加到1470万人.我国每年有160万人患肿瘤,近130万人死于肿瘤,肿瘤死亡率已占死亡人口的1/5,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节镜术结合白芥子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加内服白芥子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对关节液、血清中IL-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O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关节镜手术并配合内服白芥子散1~3个疗程(1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关节镜手术,然后观察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清与关节液中的IL-1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在改善OA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关节液、血清中IL-1含量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结合白芥子散治疗OA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作者:李嵩柏;晏云桥;文艺;周晓连;龚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150例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极易毁足致残,甚则危及生命.1998年6月-2003年6月,本院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强;王淑卫;李浩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汪慰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汪慰寒教授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工作,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在中医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吾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何红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保元排毒丸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3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血透、降压、纠正贫血、补钙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元排毒丸治疗.使用KDQOL-SFTM表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检测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保元排毒丸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元排毒丸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身菊;陈岱;张福产;张志坚;赵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疗效.方法:65例CPPS病人给予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CPPS患者临床症状与前列腺液中白介素-8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65例病人有效率为85.12%;前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下降明显(P<0.05).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复方风灵颗粒对CPP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晓玉;黄新飞;崔宏亮;何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穴详解系列篇(1)

    1阿是穴(A Shi Xue)穴位有三种类型,一是经穴,二是奇穴,三是阿是穴.经穴指有经络所属,有明确的解剖位置.经外奇穴多数没有所属经络,但是,位置较为明确,通常是指治疗作用较为显著功效独特的部位.阿是穴与前两者不同,又叫天应穴、奇穴、奇腧、别穴、扪当穴、畦穴、痛腧、不定穴等,其穴位随病变而出没,位置飘忽不定.关于阿是穴的命名和定位古人论述很多,如<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日阿是穴.其实,阿,就是啊,是语气词;是,则是病人对医生触按时,手所触及位置的肯定,表示已经感觉到触按的疼痛和按压时病变部位的轻松.

    作者:陈以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神农33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神农33注射液(简称神农33)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神农33静脉点滴,Ⅱ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95.23%,Ⅱ组为83.33%,两组比较,P<0.05.血常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改善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神农33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李志军;王今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垫结合负压装置治疗慢性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垫结合负压装置治疗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药垫结合负压装置治疗)58例,对照组(单纯换药)29例.每3天换药,观察创面肉芽生长及细菌培养情况,10天为1个疗程.并对肉眼及病理检验观察创面肉芽生长采用记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中药垫结合负压装置治疗慢性溃疡是一种操作简便、痛苦小、疗效高的方法.

    作者:杭明富;王跃;肖经丙;徐东来;刘锁华;邹正平;金寿同;黄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病机述要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COPD稳定期的中医病机进行了讨论.认为,病机特点为虚实并见,互为因果;病理因素为痰浊、瘀血,胶固难解;病位首先在肺,渐至脾胃,病久及肾.以期为中医治疗COPD稳定期提供依据.

    作者:陈宪海;崔荣珍;刘兆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保中治疗杂病经验举隅

    黄保中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倡导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想,提倡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经典著作的反复学习,临证中思路独特,遣方精简,疗效显著,善治急慢性肝病及内科疑难杂证,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举几例与同仁共析.

    作者:吕文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参滋胃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1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由于糖尿病日久,引起胃植物神经病变,导致胃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称为糖尿病性胃轻瘫(DGP),西医目前一般选用胃肠动力药,但长期服用胃复安、吗丁啉其促进胃动力作用可能减弱而致症状复发.自2002年5月-2004年3月,笔者采用三参滋胃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柏;李冰;董宇翔;李有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补肾方药对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所属组织结构形态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HPA轴所属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肾虚证动物模型,HE染色,光镜观察HPA轴所属组织结构的增龄性变化,以及补肾方药(左、右归丸)的改善作用.结果:老年大鼠垂体、下丘脑、肾上腺皮质组织形态结构呈现明显的老年性退化,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改善这些组织结构.结论:左归丸、右归丸能从组织结构形态方面延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老年性变化.

    作者:龚张斌;姚建平;金国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调气为主病久寒热兼治病证同辨中西伴用并举--慢性胃病治疗经验述要

    慢性胃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笔者在临床诊治该病时,辨证严谨,遵古不泥,遣方用药多法并施,标本兼顾,中西并用,每获良效.现将治疗慢性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张玉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干眼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干眼症是眼科一种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文通过对该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进展的综述,对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加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作者:张云霞;高卫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针加苇管灸治疗面神经麻痹53例

    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极少为双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本病病因未明,病情的轻重程度和是否处理恰当及时,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笔者近2年采用电针加苇管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防治与中医养生学

    以<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为基础,从顺应四时、避邪防病、食饮有节、调畅情志、起居有常,勤于锻炼、不妄作劳,房室有节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医养生方法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关键作用.提倡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做到顺时摄养,避邪防病,调和七情,食饮有节,勤于锻炼,劳逸适度,房室有节,终达到形与神俱,控制疾病的目的.

    作者:董天宝;卞镝;李敬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O跟骨修复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自2002年2月-2004年9月,本科采用AO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随访3~15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建平;严松鹤;沈杰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明志运用外治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黄明志教授.临证50余载,医术精湛.在其晚年,对小儿外治疗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他拟了许多外治方运用于临床,收到了较显著的疗效.特总结其经验,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黄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