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黄生肌栓治疗肛裂85例临床研究

刘国军

关键词:肛裂, 治疗, 丹黄生肌栓
摘要:目的:观察丹黄生肌栓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作用.方法:肛裂患者85例,便后肛内纳入丹黄生肌栓,连续治疗1周,治疗期间普食(多食纤维性食物),忌辛辣、油腻.观察治疗后①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②肛管静息压和肛管蠕动波变化,并以体检健康的志愿者25例进行对照研究;③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结果:1周后,肛裂Ⅰ、Ⅱ、Ⅲ期治愈率为80.0%、77.8%、66.7%,总有效率为100%、100%、95.8%;中医证候疗效,血热肠燥、阴虚津亏、气滞血瘀愈显率分别为84.0%、83.4%、83.4%;肛管静息压、肛管蠕动慢波振幅及频率、极慢波出现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且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或P>0.5);治疗后血清CRP、IL-1β、LTB4、PGE2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01).结论:丹黄生肌栓治疗肛裂疗效显著,且具有松弛肛内括约肌、抗炎及外源性镇痛作用,抑制辣椒素受体激动,降低痛觉反应可能也是其镇痛作用的机理之一.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陈锐深治疗卵巢囊肿经验

    介绍陈锐深教授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陈教授认为,卵巢囊肿的病机可概括为虚、瘀、痰、湿、毒,治疗常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辨证使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健脾利湿、补肾活血等治法,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治气治血,标本兼治,常屡治屡验.

    作者:黎壮伟;张广丽;陈志坚;谭开基;曹洋;陈锐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法复位治疗足部骨折脱位70例

    足部骨折脱位,是指距骨以远部位,包括前组的跖趾骨,中组的跗骨,后组的跟距骨一类的损伤[1].自2000-2005年,笔者采取祖国传统医学的手法复位方法,治疗足部骨折脱位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涤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拟益肾化瘀汤治疗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100例

    慢性前列腺炎,为成年男性极常见的疾病,分为特异性(结核性、淋病性)和非特异性两种[1].临床上出现尿频、尿道有白色分泌物滴出,会阴、睾丸不适,少腹坠胀,腰酸乏力,性欲下降等症状.自1998年-2004年,笔者自拟益肾化瘀汤治疗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濮玉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O跟骨修复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自2002年2月-2004年9月,本科采用AO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随访3~15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建平;严松鹤;沈杰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甘麦大枣汤合半夏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28例

    为探讨失眠症的中医药治疗,用甘麦大枣汤合半夏汤加减治疗28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用养心清肝、和胃安神、调理阴阳的方法治疗.治愈1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2%.提示甘麦大枣汤合半夏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德新;潘丰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威灵仙治疗便秘和咳嗽

    威灵仙性辛咸温,有祛风湿、治骨鲠之功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辨证使用于便秘和咳嗽等病证之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金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中医男科理论研究新说之探析

    对近年中医男科诸家提出之新说,如男科四大主症腺性精育说、内肾外肾论、阳痿阴亏说、从肝论治阳痿说、精瘀论说、天癸物质说、男子奇恒之腑精室说等理论体系之研究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探讨.

    作者:王劲松;王晓虎;徐福松;曾庆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胡桃夹综合征1例体会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也称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回注下腔静脉过程中需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artery,SMA)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而引起的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临床症状,故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1].1950年El-Sadr和Mina首先描述左肾静脉受压现象,当时未引起注意.当1972年Deschepper首报告NCS引起左肾出血后,该病才引起临床重视.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NCS引起血尿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分为湿热型、气虚型、阴虚火旺型及脾肾两虚型,强调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陈以平教授[2]认为其形成机制符合祖国医学血瘀而致出血,治疗应以活血止血为主.本科2005年7月13日收治NCS 1例,采用左肾静脉狭窄处血管支架置放术(ES),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特报道于下.

    作者:陈惠;李少坤;彭雪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150例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极易毁足致残,甚则危及生命.1998年6月-2003年6月,本院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强;王淑卫;李浩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神农33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神农33注射液(简称神农33)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神农33静脉点滴,Ⅱ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95.23%,Ⅱ组为83.33%,两组比较,P<0.05.血常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改善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神农33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李志军;王今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疗效.方法:65例CPPS病人给予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CPPS患者临床症状与前列腺液中白介素-8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65例病人有效率为85.12%;前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下降明显(P<0.05).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复方风灵颗粒对CPP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晓玉;黄新飞;崔宏亮;何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30例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属中医心悸、郁症等病范畴.以35~50岁者多,且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多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病人自觉症状显著,求治心切.笔者运用<金匮略方论>中的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心血管神经症30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司徒仪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司徒仪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80年代开始致力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科研与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独具理论及治疗特色,在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笔者随司徒仪教授临证,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黄艳辉;司徒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治思路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不明原因与免疫因素有关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的出血性疾病.轻者是皮肤、黏膜出血,重者是内脏出血,甚则颅内出血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切脾、免疫抑制剂,但对少数病人运用疗效较差,属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本着辨证施治、整体观念两大中医理论精髓进行证治,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对ITP的辨治思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浅谈如下.

    作者:甘欣锦;张文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防治与中医养生学

    以<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为基础,从顺应四时、避邪防病、食饮有节、调畅情志、起居有常,勤于锻炼、不妄作劳,房室有节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医养生方法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关键作用.提倡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做到顺时摄养,避邪防病,调和七情,食饮有节,勤于锻炼,劳逸适度,房室有节,终达到形与神俱,控制疾病的目的.

    作者:董天宝;卞镝;李敬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塞通注射液抗凝血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体外血浆抗凝法.结果:血塞通注射液4.5mg/kg、9.0mg/kg、18.0mg/kg明显延长血浆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小板大聚集率.结论:该药具有抗凝血作用.

    作者:赵金明;石玲;商威;李伟;李绍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16例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国内的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联合用药有效率为34.4%[1],成为初次化疗失败或复发转移大肠癌病人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宁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穴详解系列篇(1)

    1阿是穴(A Shi Xue)穴位有三种类型,一是经穴,二是奇穴,三是阿是穴.经穴指有经络所属,有明确的解剖位置.经外奇穴多数没有所属经络,但是,位置较为明确,通常是指治疗作用较为显著功效独特的部位.阿是穴与前两者不同,又叫天应穴、奇穴、奇腧、别穴、扪当穴、畦穴、痛腧、不定穴等,其穴位随病变而出没,位置飘忽不定.关于阿是穴的命名和定位古人论述很多,如<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日阿是穴.其实,阿,就是啊,是语气词;是,则是病人对医生触按时,手所触及位置的肯定,表示已经感觉到触按的疼痛和按压时病变部位的轻松.

    作者:陈以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的中医护理

    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行性变,形成椎管狭窄,使神经根、脊髓受压而产生的病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失明、耳聋、大小便失禁,甚至是高位截瘫.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银杏叶制剂干预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银杏叶制剂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不加压眼为自身对照,列为A组,加压眼列为B组)和缺血再灌注+银杏叶制剂治疗组(加压眼列为C组).前房灌注加压左眼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再灌注时间又分为2h、6h、8h、12h、24h、48h组,各组随机分配4只大鼠,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快速取视网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视网膜组织ICAM-1阳性细胞数.结果:ICAM-1阳性细胞在A组可见一定的表达数量;B组ICAM-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至再灌注48h达高峰,自6h开始同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增量不明显,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B组增量少,自6h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可能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军富;王竫华;王大博;武海军;康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