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慧
理想的环孢素A(CSA)血浓度治疗窗既可达到免疫抑制预防排斥,又可减少CSA引起的肝、肾毒性作用.而CSA的有效治疗窗个体差异非常大.我们采用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肾移植术后低环孢素A血浓度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洲;关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理,中医普遍认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结果.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参考古代文献,认为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关键在于肝血瘀滞.
作者:侯留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来,老年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拟四参复脉汤治疗此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病例66例,患者中2/3为本院住院患者,1/3为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5.9±7.4岁;病程1~60个月平均15±7.4个月.
作者:文世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非小细胞肺癌中医原发证候特征,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按中医四诊理论,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初次发现,无明显转移灶,未进行相关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脉象及与临床辨证有关的内容进行临诊调查,并按中医证候诊断(辨证)标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痰和瘀为非小细胞肺癌主要致病因素;(2)痰证、瘀证为肺癌中医较为特异性证候;(3)肺癌原发证候为实;结论:手术为消除或缓解中医证候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应予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治疗;手术后宜继续以化痰活血为法,以清除伏痰瘀血,巩固疗效,而对老年患者应在化痰活血的同时,注意匡复正气,加强补虚治疗.
作者:左明焕;胡凯文;陈信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胃痛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张良骥主任医师结合临床实践,重视现代研究,对胃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其治疗胃痛常用的6张方子和临床用药思路介绍如下.
作者:张振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用自拟中草药外敷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女40例,男8例,年龄2个月~5岁,根据卢倜章小儿皮肤血管瘤分类划分,其中鲜红斑痣27例,蔓状血管瘤8例,混合型6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部位主要在颜面部.
作者:周海中;钱涯邻;王罄然;孙龙安;陈晓明;吴靖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甲眼消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并初探其机理.方法:对确诊为Graves眼病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甲眼消治疗组(25例)和强的松对照组(15例)及他巴唑组(10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眼部自觉症状、眼部体征、甲状腺功能、血清糖胺聚糖(GAG)含量等指标.结果:甲眼消能显著降低眼球突出度(P<0.05);强的松亦有类似作用,但不如甲眼消明显(P<0.05);甲眼消与强的松在减少球后GAG积聚,降低血清GAG水平,提高视力方面作用相近;同时,在以他巴唑作为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甲眼消组和强的松组在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含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眼消治疗Graves眼病疗效肯定.
作者:廖世煌;刘清平;李丽霞;李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气顺血和则月经正常,如期潮止,反之则月经异常,甚或崩中漏下,故对正常月经和不正常月经之阴道出血,笔者认为宜通勿塞,以通为贵,气血调顺,则月经自调.
作者:夏泽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临床观察咳喘涂膜剂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诊断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不透光信封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中成药组和西药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中成药组总有效率85.11%,西药组总有效率98.04%.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中成药组比较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涂膜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与常用中成药相比,疗效明显,尤其对痰量多者效果更佳;与常用西医治疗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相同的效果,副作用少明显优于西药组,且使用方便.
作者:廖峻;唐允华;廖杰;刘辉;曾南;胡晓梅;陈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颈椎病患者常见的症状有眩晕、颈僵、肩臂手指麻木或疼痛等症,西医将此病分为5个类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中医治疗本病时大多将其归入眩晕范畴.根据常见症状和体征,周老师于临证以辨证为主,并结合辨病,遵古而不泥古,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本病之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兹将跟师学习心得,加以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敬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纯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胃镜诊断小儿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中药治疗组40例采用单纯中药辨证施治;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麦滋林,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粘膜形态及病理组织学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治疗组66.6%,对照组26.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胃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对HP转阴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季之颖;杨连元;闫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补骨脂性味苦、辛、大温,功能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常用于阳痿、腰膝冷痛、滑精、遗尿、尿频及脾肾阳虚的泄泻.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还体会到补骨脂善升白细胞,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智慧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能使绝大多数的病例在短期内获得愈合,但其复发率高.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抗PU复发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喻长远;李家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吴某,女,33岁,因腹痛、腹部膨隆、腹胀半年,加重4天,于2001年10月15日入院.半年来患者不明原因出现腹痛、腹胀,并逐渐膨隆增大,小便量减少,纳食尚可,无发热腹泻.曾于200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范叔弟;冯志鹏;郑志芬;谢晓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研究中药复方对DM大鼠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1)DM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尿蛋白、醛糖还原酶(AR)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3H-TdR掺入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DM组血浆NO-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中药治疗组以上各指标均较DM组有明显改善,除尿量、尿蛋白外,其余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中药复方可明显减轻DM大鼠并发的微血管病变,对DM并发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段文卓;宫海民;王家富;丁怡;刘同美;王建英;李曰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高血病压左室肥厚(HLVH)是高血压病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易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是医学研究的重点.HLVH患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心悸、胸闷、胸痛、眩晕、耳鸣、头痛、失眠、面部潮红、乏力、腰膝酸软、手足麻木等是常见临床征象,也是高血压病与左心室肥厚的共同表现.在大量临床调查发现,血瘀证常与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心肌缺血等心脏事件并存,血瘀证与HLVH有显著的相关性.综观中医药治疗HLVH的报道,多强调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则强调平肝潜阳.我们在临床发现血瘀、阳亢是大多高血压病患者的共同表现,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法为基础,常以丹参30g,水蛭10g,山楂15g,钩藤30g,石决明30g,茯苓10g组成基本方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加减法:心痛胸闷加芳香温通之檀香、高良姜、延胡索、细辛等;头痛加白芷、蔓荆子、柴胡、吴茱萸等;心律失常者加苦参、茶树根;手足麻木者加全蝎、蜈蚣;失眠加苦参、夜交藤;颈项板滞加葛根、川芎;肾功能不全者可加生大黄、淫羊藿.兹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符德玉;黄蔚;王世红;华晔;钱义明;马宇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费伯雄对火证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经验.他在<医醇剩义>中,根据导致火症的种种原因和火发的不同部位,以及虚实的性质,把火证分为肺火、心火、邪火、毒火等17个证候,创制19首治火验方.其立法严谨,颇切临床,体现费氏和法缓治的学术思想,清中兼散,兼润,兼和,清火而不伤正.由于其言简意赅,不易被读者所领会,故从四个方面加以阐发归类,提其要领,引摘主症原文,并略加方解.
作者:陶亦鸣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自1997~2000年12月,我们采用固定方剂解毒化瘀汤为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海志刚;曹建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延衰中药固真方对老年小鼠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Northern杂交和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了延衰中药固真方削弱了老年雄性小鼠脾、肝细胞中抗癌基因P53在转录与翻译两个水平的表达.结果:固真方减弱了P53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结论:可能是固真方补肾益精延衰作用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机理.
作者:钱汝红;丁镛发;李明烈;徐永华;徐亚男;童普德;程俊;蒋文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孙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