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皮肤浸润为首发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胸水转移1例

王福斌;吴茅

关键词:皮肤浸润, 急性单核细胞, 白血病, 胸水, 现报道如下, 首发症状, 自血病, 浸润性, 浆膜腔, 作者, 转移, 侵犯
摘要:急性单核细胞自血病浸润性较其他白血病强,但侵犯浆膜腔的报道甚少,作者遇到以皮肤浸润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胸水转移1例,现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73例临床观察

    宫颈疾病在妇产科很常见.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较多,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刀)是目前较新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采用一个金属丝构成的环形或三角形电极,切除宫颈上皮移行带周围和其下的部分组织,具有术程短、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还有诊断作用.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73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阳春;游锦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的联合化疗进展较快,特别是FOLFOX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伊利替康)和XEIDX方案(希罗达+奥沙利铂)等联合化疗,被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成为近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

    作者:王雪春;陈灵芝;黄常新;王宇军;张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者将本科2004年5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3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楼寿增;徐春华;王陈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探讨

    近年来随着妇科腹腔镜在临床上的迅速开展,且因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较其他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已成为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较广泛的术式.作者就CIS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诊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丽菁;钱文新;童玮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合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对本院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1]合用醒脑静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力宇;陈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是卵巢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作者总结了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13例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雪庆;郑翠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型的~受体阻滞剂,有降血压、改善心肌重构、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1].作者通过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卡维地洛降血压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和24h尿白蛋白变化,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钱正明;戴茵茵;吴瑰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从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作者用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肝积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义洲;李虹;黄立萍;张凌燕;石惠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拔针按压是静脉输液的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导致患者感觉疼痛,皮肤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下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因此作者在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方法进行了观察与改进,采用了一种改良后新的拔针按压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萍;尉京波;张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及宫腔粘连32例诊治分析

    宫颈及官腔粘连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人工流产时宫颈管粘膜及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愈合时出现宫颈及宫腔粘连,从而出现继发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或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1].本院近年来对32例宫颈及官腔粘连患者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兰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V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的变化;ELISA检测同一标本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3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6.92±1.31)%,与正常对照组(4.91±1.2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0例腺癌、7例黏液癌、9例未分化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比例分别为(6.81±1.52)%、(6.99±1.21)%、(7.08±1.1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高于对照组的(4.91±1.24)%,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高于Ⅱ期大肠癌患者(P<0.05).大肠癌组外周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TGF-β水平增加,CD4+、CD25+、CD127lo/-Treg比例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O4+、CD25+、CD127lo/-Treg表达增高,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学分类无关,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

    作者:毛剑虹;章圣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临床观察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导致多脏器损伤以及疾病恶化的基本病理基础;抑郁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它不仅决定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与结局.作者观察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以探讨抑郁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吴奇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很多,有溶栓及抗血栓方法,抗血小板药物及脑保护剂等;当前国内外主张应用溶栓及脑保护剂,是减少脑梗死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使用的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它可延长缺血神经细胞生存能力,减少脑细胞损害.为此,作者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江苏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自太;吴忠勤;王彩云;詹建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以人为本加强医院职工的人性化管理

    目前,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人.人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对人的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管理模式需要怎样的转变呢?这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而义紧迫的问题.管理可分为硬性和柔性管理2部分,现代管理是以柔代硬的一种突破,即冲破认物不认人的狭隘观念,重视人的情感、需要和想法等,把人放在管理的首要位置,这就是人性化.对病人和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要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这是医院科学、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张华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法的临床分析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加热蒸汽加温、加湿法.湿化人工气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梦娣;陈伯利;陈华萍;顾月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胃癌术后门静脉置泵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对胃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使胃癌的治疗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进展期胃癌术后仍有50%以上患者出现肝脏转移和腹膜腔种植转移,因此积极寻找控制和治疗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89例Ⅱ~Ⅳ期胃癌患者实行胃癌根治手术,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门静脉置泵化疗和常规静脉化疗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沈明;李建田;宋金生;柳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重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和抗胆碱药阿托品.本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效托宁注射液)以来,作者发现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和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救治85例患者,用药量小,用药次数少,副作用小,明显优于阿托品.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良;陈占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阴道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221例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或/和)手术病理结果,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华;王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4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配合

    主动脉窦瘤破裂又称Valsalve窦瘤破裂,是比较少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13%~3.56%[1].本院1993年1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42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徐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穿刺架超声引导在建立经皮输尿管镜微通道中的价值

    随着气压弹道等腔内碎石器械的进步,经皮输尿管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应用较广泛,经皮输尿管镜操作通道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作者在无穿刺架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输尿管镜微通道28例,一次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海娟;沈瑞林;钟惠琴;伍小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