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78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药敏监测分析

屠越兴;孙仁华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菌感染, 临床合理用药, 广谱抗生素, 常用抗生素, 内酰胺酶, 临床分离, 产超广谱, 致病菌, 阳性率, 敏感性, 作者, 医院, 使用
摘要:目前,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在ICU中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产超广谱a-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不断增多.为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ESBLs阳性率,作者对本院临床分离的37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血管动态增强三维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需要进行详细检查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数字造影(DSA)被认为是下肢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具有创伤性,辐射性等缺点.作者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对25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行磁共振下肢血管动态增强造影,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及其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征11例的再手术治疗

    本院1991年2月至2003年8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再手术11例(12例次),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定君生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阴道感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作者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联合硝酸咪康唑(达克宁)治疗VVC 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彩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膜透析60例临床分析

    对于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仍是透析疗法,由于血透设备限制和费用高,比较多的患者选择腹透治疗,防治腹透并发症是提高腹透效果的关键.现对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因尿毒症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爱华;周文华;张满生;孟祥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

    自1968年Mucant首次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获得成功以来,在其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内镜鼻胆引流术(ENDB)等,使胆胰疾病的诊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1年来本科对15例患者进行ERCP术,其中12例是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3例胰头癌.现对15例ERCP+EST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作一报告.

    作者:金红莉;章静;金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病理改变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乌司他丁(utinastatin,UTI)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研究,探讨乌司他丁对 PQ 中毒大鼠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取SD 大鼠 72 只 ,随机均分为三组,中毒组、乌司他丁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及乌司他丁组用百草枯 120 mg/ kg灌胃 ,一次性染毒;乌司他丁组从染毒后2h开始,腹腔内注射乌司他丁7.5万U/kg,1次/d,至处死前;中毒组及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1次/d,至处死前.分三个不同时间点(6、24、72h)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后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中毒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表现为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乌司他丁组大鼠的病理学改变为局灶性肺泡隔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也无明显损伤,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从病理学角度观察,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群远;陈安宝;梁道明;胡强;王刚;徐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腔镜辅助乳晕小切口径路甲状腺手术26例报告

    甲状腺肿块在临床诊疗中较常见,尤以20~40岁女性好发.2000年Ohgami等[1]报道了颈部无瘢痕双乳径路的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作者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取双乳晕小切口径路的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26例,获得较好的颈部皮肤无疤痕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红芳;葛明华;谭卓;陈伟平;赏金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比较少见,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仅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预后判断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分析GIST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蔡炜龙;韩春蕃;吴鹤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早产儿正常颅脑CT表现的观察与测量

    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决定了其颅脑CT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对早产儿正常颅脑CT表现与异常征象的认识不足,易造成诊断上的错误.因此,作者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30例经多层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早产儿正常颅脑进行观察与测量,旨在提高对正常早产儿颅脑CT表现的认识.

    作者:许永明;王之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方法 对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结果 单纯二尖瓣成形术6例,黏液瘤摘除+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成形术2例,双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共39根,每例平均(1.9±1)根.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21.1%),死因为左室破裂2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进食中呛咳窒息致室颤1例.随访3~1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 瓣膜病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并不少见,而冠心病也可能同时伴有瓣膜损害,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估计瓣膜成形效果难以确定时,应直接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防止增加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

    作者:于波;刘锦屏;秦良光;陈洪晔;谭启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21例

    下肢骨折中股骨和胫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本院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自体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危立军;沈烈军;陈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诱发恶性高热综合征1例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1例利多卡因诱发恶性高热综合征(malignant hyperthermia,MH),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确诊多发性硬化(MS)6年、双下肢痉挛疼痛伸直发作3d,于2002年8月因双下肢无力伴麻木入本院.入院后作头颅MRI检查,示左右侧脑室体旁、脑桥分布多个小片状病灶,腰穿提示蛋白轻度增高,结合病史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作者:郑君霞;俞厚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但受术者往往比较痛苦.本站在早孕人工流产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站确诊早孕要求人工流产且无禁忌证的健康妇女300例,年龄18~40岁,孕周6~9周,孕次1~6次,产次0~2次,术前均经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已排除心、肝、肺、肾等慢性疾病.随机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和C组(100例).

    作者:刘东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部无手术史肠梗阻原因分析(附66例报告)

    肠梗阻为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为主要原因[1],但对腹部无手术史的肠梗阻,其原因判断较为困难.本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无腹部手术史肠梗阻病82例,经手术或肠镜得到病因证实66例,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朱励民;钱毓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肩胛盂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

    肩胛盂损伤常由高能量的钝性冲击力造成,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1% ,占肩胛骨骨折的10%[1],因多伴有较为严重的复合伤,肩胛盂骨折常被延迟诊断,使其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肩胛骨骨折处理不当可导致肩关节及上肢功能障碍.目前肩胛盂骨折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意见及方法,现就其分型、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洪俊毅;毕大卫;陈亿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消斑I号治疗外阴白斑30例疗效观察

    外阴白斑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作者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采用经验方消斑é号治疗观察外阴白斑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外阴白斑诊断标准[1]的病人60例,入选病人近15d未进行全身性药物治疗,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不入选.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郑益志;朱金土;余土根;马丽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异维A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及维A酸软膏治疗扁平疣110例疗效观察

    本院于 2006年 3月至2008年2月使用口服异维 A酸 (又称 13 -顺式维甲酸,商品名:泰尔丝,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维A酸软膏联合治疗扁平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9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年龄<14周岁、妊娠及哺乳妇女、1年内有生育计划、肝肾功能不全、近 4周内有全身用药或者1周内有外用药史者已除外.

    作者:赵春华;钱晓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4例

    拉莫三嗪(利必通)在2001年被美国癫痫专家委员会(FDA)推荐为一线抗癫痫药物,2003年又被FDA批准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药物[1~3].目前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验证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文武;徐松泉;李晓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 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47.2%.原发灶侵犯包膜、癌灶>1cm者及年龄在45岁及45岁以上者阳性率更高,分别为62.7%,57.4%和69.6%.106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可行的处理方式.

    作者:方阳;罗定存;周宏;倪耀忠;周晓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LPT在检测胸腹水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

    胸腹水细胞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肿瘤诊断方法,传统上系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技术,但因细胞堆积、分布不均和含红细胞多等原因,恶性细胞检出率低.作为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之一的利普制片系统(liqui-prep test,LPT),其操作方法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尤其对细胞团块的处理优于其他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能提高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本文通过LPT与传统涂片方法的比较,探讨LPT在检测胸腹水中的恶性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

    作者:傅燕萍;王诚;王伟;王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