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8-7664
  • 国内刊号:33-1233/R
  • 影响因子:0.52
  • 创刊:1998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1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11期文献
  • 双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33C1 33C2 33C3骨折9例

    股骨髁间骨折,临床分类方法较多,作者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运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分型33C1、33C2、33C3 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3~48岁(平均31岁);右侧6例,左侧3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2例、车祸致伤5例.

    作者:冯济陈;陈成然;董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序贯治疗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有文献报道,约10% ~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MP所致[1].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年长儿,全年有散发感染,秋末和冬初为发病高峰季节.其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常有发热,自然病程数日至数周不等,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长、易复发,长时间输注药液治疗,患儿不容易接受.作者采用序贯疗法, 即急性期静脉用药、缓解期抗生素改为口服, 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蓓蓓;李昌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比较少见,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仅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预后判断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分析GIST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蔡炜龙;韩春蕃;吴鹤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但受术者往往比较痛苦.本站在早孕人工流产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站确诊早孕要求人工流产且无禁忌证的健康妇女300例,年龄18~40岁,孕周6~9周,孕次1~6次,产次0~2次,术前均经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已排除心、肝、肺、肾等慢性疾病.随机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和C组(100例).

    作者:刘东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两种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差异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个体聚集的现象,由于该综合征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增加而备受关注[1].由于人种、地域的关系,目前对于MS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2].本研究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对上海市长风社区中糖尿病高危险人群的MS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其患病率,寻求适合上海城区的MS诊断标准.

    作者:陈旭;江孙芳;盛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征11例的再手术治疗

    本院1991年2月至2003年8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再手术11例(12例次),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24例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分析

    抗生素种类多、用量大,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解本院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合理性,并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作者对儿科住院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唯敏;虞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频喷射通气用于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检中的效果观察

    纤支镜检查是一项刺激性很强的侵入性操作,很多患者因畏惧心理而拒绝检查,也有一些患者因忍受不了检查中的剧烈痛苦而不得不中断检查,贻误了疾病的及时诊断;而检查中不可避免的剧烈咳嗽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危险因素,增加了操作的风险性.开展无痛纤支镜检查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1],而无痛纤支镜检查大的难题,一是纤支镜占用气道使麻醉医师很难管理呼吸,二是这些患者多是老年,心肺功能较差,如何避免检查中低氧血症是关键所在[2].本科在进行无痛纤支镜检查时应用高频通气机来管理呼吸,解决了检查中缺氧的难题,又具有简单、方便等优点.虽然高频喷射通气有CO2蓄积的担忧,但由于纤支镜检查时间较短,轻度CO2蓄积对患者不会有任何影响.本科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安小凤;王祥和;于国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78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药敏监测分析

    目前,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在ICU中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产超广谱a-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不断增多.为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ESBLs阳性率,作者对本院临床分离的37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屠越兴;孙仁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胰岛素促分泌剂加基础胰岛素治疗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恰当的补充胰岛素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公认,但对于达到胰岛β细胞保护功能治疗目标的佳措施目前仍然未达成共识.作者为此进行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在T2DM患者中,应用磺脲类药物或磺脲类药物加甘精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OGTT试验,通过测定反映胰岛β细胞受损程度的直接或间接标志物水平变化,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于餐前和餐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玉;梅远伦;梁瑞生;潘大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4例

    拉莫三嗪(利必通)在2001年被美国癫痫专家委员会(FDA)推荐为一线抗癫痫药物,2003年又被FDA批准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药物[1~3].目前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验证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文武;徐松泉;李晓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112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手术是可靠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疝解剖学及病因学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手术效果的观察、分析,对疝手术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腹股沟疝术后的复发率仍然较高.现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资料,探讨疝复发的原因.

    作者:余育晖;钱章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 例疗效观察

    晚期肺癌需采用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本研究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T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总结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腔镜辅助乳晕小切口径路甲状腺手术26例报告

    甲状腺肿块在临床诊疗中较常见,尤以20~40岁女性好发.2000年Ohgami等[1]报道了颈部无瘢痕双乳径路的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作者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取双乳晕小切口径路的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26例,获得较好的颈部皮肤无疤痕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红芳;葛明华;谭卓;陈伟平;赏金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双J管在肾结石体外碎石治疗中的作用

    本院2003年12月至2008年6月,对80例肾结石患者予逆行放置双J管行体外碎石(ESWI)治疗,经术后调查,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20~80岁(平均60岁).其中独肾2例,双肾结石20例;有泌尿系或其它方面手术史18例;8例单侧肾结石病程5~6年、合并较严重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均正常.结石大小1.0cm×2 cm~3 cm×1.5cm.

    作者:应爱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仍较困难,虽然治疗药物很多,但疗效欠佳,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单独治愈慢性乙型肝炎.因此,寻找合理的药物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的治疗,已受到学者重视.拉米夫定(LAM)是一种高效、直接抑制HBV DNA复制的药物,但阴转率低,易出现病毒变异,停药后易反跳;双环醇片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独立知识产权抗肝炎新药,有抗病毒、稳定肝细胞膜、阻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免疫等作用.本观察旨在探讨该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徐菊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温州地区130例发热待查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本院以发热待查收住患者的病因,旨在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作出指导性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待查住院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患者中,感染83例(63.85%),结缔组织疾病15例(11.54%),肿瘤14例(10.77%),其他2例(1.54%),原因仍未明确16例,占12.31%.结论 感染性疾病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温州地区伤寒感染尤为高发,其次为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

    作者:施凯舜;潘发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73例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

    作者1988年3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眼周、颈部、手背、会阴等部位遭受深度烧伤所致瘢痕挛缩畸形整复73例,现对其临床资料,着重治疗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谢枫;吴光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方法 对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结果 单纯二尖瓣成形术6例,黏液瘤摘除+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成形术2例,双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共39根,每例平均(1.9±1)根.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21.1%),死因为左室破裂2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进食中呛咳窒息致室颤1例.随访3~1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 瓣膜病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并不少见,而冠心病也可能同时伴有瓣膜损害,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估计瓣膜成形效果难以确定时,应直接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防止增加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

    作者:于波;刘锦屏;秦良光;陈洪晔;谭启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膜透析60例临床分析

    对于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仍是透析疗法,由于血透设备限制和费用高,比较多的患者选择腹透治疗,防治腹透并发症是提高腹透效果的关键.现对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因尿毒症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爱华;周文华;张满生;孟祥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尿酸血症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分析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终产物,从肾脏排除体外.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肥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联,利尿药物也影响血尿酸水平,肾功能减退时血尿酸水平也增加,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通过2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作者:代少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微创旋转切割刀乳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转切割系统是近年来应用于乳腺良性病变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技术. Mammotome系统的主要优点即美观与微创,在超声实时监控导航下,采用真空吸引和旋切的方法,可连续切除乳腺良性病变的全部组织[1~3],满足了现代医学的微创化发展的趋势.本院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应用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施行乳房手术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建一;张健;吕亚儿;叶瑞中;侯春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部无手术史肠梗阻原因分析(附66例报告)

    肠梗阻为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为主要原因[1],但对腹部无手术史的肠梗阻,其原因判断较为困难.本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无腹部手术史肠梗阻病82例,经手术或肠镜得到病因证实66例,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朱励民;钱毓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50例疗效观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 如不尽快排除引起梗阻的结石,常会发生一些不良的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肾功能损害.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梗阻性输尿管结石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裘顺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创伤小,生理功能干扰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皮肤疤痕小,目前已成为血液病脾切除术的金标准[1].然而,由于脾脏血供丰富,质脆,并深藏于左上腹与胰尾关系密切,这些特点增加了LS术中出血及胰尾损伤的风险,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即需中转开腹.因此,妥善处理脾脏血管以控制术中出血成为LS的关键.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紧贴脾脏施行手术,相对避开了胰尾组织,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 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本科共行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乃标;董米连;张锐利;林祖朝;兰跃福;王宝枝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手术后并发谵妄54例临床分析

    由于术前或手术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外科病人在术后可能并发短暂的急性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而术后谵妄常是躯体疾病或药物中毒的表征,虽其发病率低,但漏诊或忽视就会延迟基础病变的治疗,不但会增加压疮、肺部感染、跌伤和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而且能引发病人抑郁或自残, 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也会使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医护人员的负荷、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加重[1].现对本院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术后并发谵妄病人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磊;封飞;蒋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定君生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阴道感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作者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联合硝酸咪康唑(达克宁)治疗VVC 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彩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21例

    下肢骨折中股骨和胫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本院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自体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危立军;沈烈军;陈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附40例报告)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产生尿频、尿急、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尿不尽、尿潴留和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上尿路损害而威胁生命[1,2].作者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40例老年BPH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珏;郑霞云;殷建权;边平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42例病儿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用药特点.结果 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经治疗后,113例心律转为正常,其中46例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9例因伴有基础病因,心律失常复杂程度高及病程原因治疗后未转为正常心律.结论 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袁向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底环状缝扎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迅猛,死亡率高,虽然三腔二囊管压迫及注射生长抑素等能控制部分病人的出血,但仍有少数病人终需急症手术.作者近年为2例病人实施了急症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HSV)加胃底环状缝扎术,均达到了术后立即止血的目的.

    作者:陆松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邻指动脉转位法在撕脱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近年来,各种特殊损伤类型的断指再植成功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以往认为撕脱性离断血管无法使用吻合,但随着显微手外科技术的提高,使很多撕脱性离断的再植获得了成功.本院自2003年以来,在撕脱性离断再植中使用血管一期移位的方法施行再植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良好的外形与功能.

    作者:章建新;应文世;周骅;胡富华;方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大肠癌组织中VEGF-C、VEGFR-3、LMVD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淋巴道转移是大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淋巴道转移时必须流经新生的淋巴管,但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通过5,-核苷酸酶(5,-Nase)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及LMVD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在淋巴管生成的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方面探讨大肠癌的淋巴管生成与淋巴转移机制,为大肠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及抗淋巴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作者:李克强;李光明;曹树立;刘颖斌;胡锡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胃癌穿孔18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胃癌穿孔是胃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胃癌发展到相对晚期的结果.由于其发病急、变化快,且病理恶性程度高及溃疡和穿孔的直径较大,临床上处理比较困难.现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急诊手术治疗的胃癌穿孔18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周凌阳;周福海;李伟;陈侃松;黄文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异维A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及维A酸软膏治疗扁平疣110例疗效观察

    本院于 2006年 3月至2008年2月使用口服异维 A酸 (又称 13 -顺式维甲酸,商品名:泰尔丝,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维A酸软膏联合治疗扁平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9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年龄<14周岁、妊娠及哺乳妇女、1年内有生育计划、肝肾功能不全、近 4周内有全身用药或者1周内有外用药史者已除外.

    作者:赵春华;钱晓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丹奥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丹奥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等情况.结果 两组间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比较,联合治疗药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奥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作者:樊启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儿童慢性咳嗽56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但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认为属感染疾病(如支气管炎),而随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1].现对近2年来本科诊治的56例儿童慢性咳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现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

    作者:章惠彬;童其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消斑I号治疗外阴白斑30例疗效观察

    外阴白斑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作者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采用经验方消斑é号治疗观察外阴白斑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外阴白斑诊断标准[1]的病人60例,入选病人近15d未进行全身性药物治疗,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不入选.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郑益志;朱金土;余土根;马丽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既往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给诊断带来困难.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回顾分析2007年1至12月经手术证实的156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结果,旨在评价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琴娟;徐加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病例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病因及预后.方法 对32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偏侧舞蹈症病例中脑梗死23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出血9例(丘脑少量出血8例,基底节区大量出血1例);脑卒中后24h与1周内出现偏侧舞蹈症症状分别为27例和5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消失27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倪伟光;赵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的应用分析

    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与尿路造影(IVP)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35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种尿路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35例中,输尿管结石26例,输尿管癌3例,肾输尿管结核1例,肾输尿管畸形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MSCTU及IVP、MRU显示尿路疾病敏感性分别为96.7%、65.5%、83.3%,显示结石敏感性分别为100%、60.9%、66.7%.结论 MSCTU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高于IVP和MRU,对泌尿系肿瘤、结石或其他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较为有效.

    作者:周科峰;许茂盛;卜阳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发新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伴发新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估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3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心脏科住院的AMI患者105例,分为两组,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32例为观察组,单纯AMI患者7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cTNI)滴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发生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的比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的比例、心源性休克比例、cTNI滴度及早期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AMI患者(P<0.05),而LVEF、溶栓再通率显著<单纯AMI患者.结论 AMI伴发新出现的持续性CRBBB,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AMI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作者:陈锋;黄玉;董艳明;吴飞飞;刘志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颈动脉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在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因胸痛拟诊冠心病(CAD)入院的243例女性患者.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冠脉造影,记录入院时收缩压、血脂、空腹血糖水平.分析颈动脉硬化积分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于女性胸痛患者来说,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年龄、高血压病史或收缩压升高、糖尿病病史或空腹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冠脉病变相关.颈动脉硬化积分、心血管危险因子数目均与冠脉病变相关且对冠脉病变有着相似的预测价值.颈动脉硬化积分的评定增加了心血管危险因子对患者冠脉是否有病变的预测价值.结论 颈动脉硬化积分和心血管危险因子均与冠脉病变相关,同样可以用来评价女性胸痛患者冠脉是否有病变,综合心血管危险因子和颈动脉硬化积分,能提高心血管危险因子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海燕;张怀勤;黄伟剑;林捷;夏雪;许化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 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47.2%.原发灶侵犯包膜、癌灶>1cm者及年龄在45岁及45岁以上者阳性率更高,分别为62.7%,57.4%和69.6%.106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可行的处理方式.

    作者:方阳;罗定存;周宏;倪耀忠;周晓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附8例报告)

    目的 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CT、MR表现水平,旨在提高对FNH的诊断.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FNH 8例、行CT检查7例、行MR检查2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CT,MR表现.结果 CT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稍高密度,延迟期4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3个病灶呈稍低密度;3个病灶的中央瘢痕均延时增强.MR平扫病灶呈稍长或等T1、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病灶的中央瘢痕延时增强.结论 CT、MRI,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对FNH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血清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对AMI患者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寻找一些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AMI诊断指标,随着对血清钙蛋白I(cTnI)与心肌梗死(MI)早期诊断及预后关系的不断研究,血清钙蛋白I(cTnI)被认为是早期诊断MI的敏感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作者通过对本院110例AMI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cTnI、CK-MB的动态观察,探讨cTnI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邵听军;阮森林;张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隐匿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

    目的 提高对隐匿性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 X线表现为孤立模糊小结节状影6例,小结节状影伴微细钙化1例,簇状细小钙化14例,局灶性致密影4例,放射状毛刺影2例,局部腺体结构扭曲3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原位癌8例,小叶原位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常不典型,对局灶性致密、不定性钙化及局部腺体结构扭曲等征象的准确判读,以及活检病例的合理选择是隐匿性乳腺癌早期检出的关键.

    作者:陈焕泽;郑雪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磁共振血管动态增强三维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需要进行详细检查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数字造影(DSA)被认为是下肢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具有创伤性,辐射性等缺点.作者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对25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行磁共振下肢血管动态增强造影,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及其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LPT在检测胸腹水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

    胸腹水细胞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肿瘤诊断方法,传统上系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技术,但因细胞堆积、分布不均和含红细胞多等原因,恶性细胞检出率低.作为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之一的利普制片系统(liqui-prep test,LPT),其操作方法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尤其对细胞团块的处理优于其他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能提高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本文通过LPT与传统涂片方法的比较,探讨LPT在检测胸腹水中的恶性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

    作者:傅燕萍;王诚;王伟;王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早产儿正常颅脑CT表现的观察与测量

    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决定了其颅脑CT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对早产儿正常颅脑CT表现与异常征象的认识不足,易造成诊断上的错误.因此,作者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30例经多层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早产儿正常颅脑进行观察与测量,旨在提高对正常早产儿颅脑CT表现的认识.

    作者:许永明;王之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食管中下段主动脉压迹13例分析

    食管在主动脉弓、左侧主支气管及左心房处有3个正常生理性压迹[1],食管周围组织病变也可推压食管形成病理性压迹,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少见.作者收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13例,对其成因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认识.

    作者:杨长德;陈金花;裘敏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附12例报告)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是门静脉系统部分或完全梗阻后不规则的再通和/或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静脉,它是机体维持肝血液灌注的一种代偿机制.本资料收集2001年9月至2008年1月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2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定远;王国增;范小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19株宫颈分泌物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近年来本院宫颈分泌物样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旨在指导经验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2004年1 月至2007 年12 月来自妇产科患者宫颈分泌物样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 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 4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19 株.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产生比较低的耐药率(5.04%) ,对无抑制剂的青霉素类、第一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率(>90%),且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也不低(>35%).结论 宫颈分泌物中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医院应重视对该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

    作者:成玲;陈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维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和单角子宫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前常规二维超声对残角子宫和单角子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因为二维超声检查无法提供子宫及宫腔的整体形态,因此不能显示残角子宫和单角子宫的特征性图像,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的推广应用,以其具有多种成像方式的优点,尤其子宫冠状切面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子宫畸形的诊断[1].现将一组经宫腔或手术证实的残角子宫或单角子宫16例的超声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焦岩;邹春鹏;水旭娟;余彩茶;张丽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乳腺胀痛及泌乳的影响

    产后早期促进泌乳、减少乳腺胀痛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作者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早期乳房按摩,观察对产妇乳腺胀痛及泌乳的影响,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0例乳头正常的初产妇,年龄23~32岁,体重55~101kg, 均为剖宫产行硬膜外麻醉,术后用硬膜外镇痛泵.新生儿体重2.9~4.1kg,出生时阿氏评分>8分.产妇无心肺系统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20例.

    作者:王贵荣;周建蓉;刘媛媛;王菊芳;戚晓兰;沈关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

    自1968年Mucant首次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获得成功以来,在其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内镜鼻胆引流术(ENDB)等,使胆胰疾病的诊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1年来本科对15例患者进行ERCP术,其中12例是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3例胰头癌.现对15例ERCP+EST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作一报告.

    作者:金红莉;章静;金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手部皮肤套脱伤腹部袋状皮瓣术后护理

    手是人类劳动的器官,也是常用、易受伤的部位.在现代工厂中,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常见,手部皮肤套脱伤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当手部皮肤套脱伤导致皮肤大面积缺损后,腹部袋状皮瓣转移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1].本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18例手部皮肤套脱伤行腹部袋状皮瓣转移术患者,预后均较理想.现将手外伤患者腹部袋状皮瓣转移术后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顾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32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32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区收治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32例,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41.1岁,其中20~30岁8例、31~40岁6例、41~60岁16例、61~65岁2例).患者发病前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伤前无精神病人格素质及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史.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高空坠落伤4例,摔伤2例,钝器击伤8例.致伤部位:顶枕部16例,颞部8例,额部6例,额颞顶部2例.

    作者:马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修补术后早期监护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内压力突然快速增高而造成的食管壁全层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是较少见而凶险的急性胸部疾患,因发病率低,常延误诊断,该病早期误诊率高达75%,如延误治疗病死率可达89%~100%[1].本院1995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11例,现将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林跃跃;陈小华;全清霞;孔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异丙酚复合布拉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异丙酚近年来广泛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其镇痛作用较弱,遇强刺激时需增加剂量[1].本院应用异丙酚复合布拉诺(氢溴酸高乌甲素)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高卫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药复方制剂抗真菌的实验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甾体类激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管插管、器官移植的不断开展,尤其是一些免疫障碍疾病如爱滋病患者的大量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日益多见,一些原不致病的真菌亦开始致病.据保守估计,近20年来深部真菌病患者已增加40倍[1].随着真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目前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亦不断涌现,但由于抗真菌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2]和耐药问题的日益明显,影响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中药具有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较少出现耐药等优点,使研究开发抗真菌中药具备良好前景.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便开始从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中草药,至今已成功地筛选出许多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中药[3~5].但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和单味药的抗真菌作用,对复方涉及较少.中药抗真菌机制复杂,有些方剂中的单味药并无明显的抗真菌活性,但其复方对某些实验性动物真菌感染则有一定治疗效果[6].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复方研究正在逐渐兴起,现对抗真菌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陶茂灿;夏修蛟;曹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P) 是常见病,大多由于胰酶不正常被激活而导致胰腺本体出现自身消化,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病人被漏诊[1].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制订个体化的佳治疗模式,这就要求检验、影像技术不断改进,合理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加强重症监护和营养支持,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在此,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董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肩胛盂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

    肩胛盂损伤常由高能量的钝性冲击力造成,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1% ,占肩胛骨骨折的10%[1],因多伴有较为严重的复合伤,肩胛盂骨折常被延迟诊断,使其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肩胛骨骨折处理不当可导致肩关节及上肢功能障碍.目前肩胛盂骨折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意见及方法,现就其分型、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洪俊毅;毕大卫;陈亿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双眼先天性无虹膜1例家系调查分析

    先天性无虹膜通常为常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疾病.作者于2006年8月接诊1例先天性无虹膜家族性疾病患者,并对该家系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 家系调查先诊者,男,7岁.诉自幼畏光,视物模糊,因视力差而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5,均无法矫正;角膜透明,虹膜缺如,可见晶体边缘,晶体中央可见细点状混浊,无晶体脱位.眼底检查:见视乳头边界清,色泽正常,

    作者:方健;周先贡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诱发恶性高热综合征1例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1例利多卡因诱发恶性高热综合征(malignant hyperthermia,MH),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确诊多发性硬化(MS)6年、双下肢痉挛疼痛伸直发作3d,于2002年8月因双下肢无力伴麻木入本院.入院后作头颅MRI检查,示左右侧脑室体旁、脑桥分布多个小片状病灶,腰穿提示蛋白轻度增高,结合病史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作者:郑君霞;俞厚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合并肾癌1例报告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 PGML)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同时合并肾癌病例未见报道.本院曾收治1例胃恶性淋巴瘤合并肾癌,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73岁.因纳差伴头晕、乏力1周于2004年3月13日入院.1周前出现胃纳下降,活动后头晕乏力,无腹痛、腹胀,无寒战、发热,无明显黑便、血尿.

    作者:陈其龙;朱一平;牟一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人参皂甙对应激大鼠肝脏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对应激时肝脏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分为三组:干预组和模型组各24只,分别以人参皂甙溶液或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6只,予正常饮食.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um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制作应激模型.分别于造模后6、12、24及72h检测大鼠肝细胞HSP 70的表达及血清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除12h外,干预组肝细胞HSP70的表达均>对照组(P<0.05).干预组72h肝细胞HSP70表达>模型组(P<0.05).干预组血清IL-6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除6h外,各时点明显<模型组(P<0.05).结论 人参皂甙可提高应激时大鼠肝细胞HSP70的表达,并可抑制IL-6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应激时的机体.

    作者:李宁;金法;吴可人;徐涛;裘华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膀胱癌和肾癌中RASSF1A和BLU的甲基化状态

    目的 探讨RASSF1A和BLU在膀胱癌和肾癌中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 技术分别在45例膀胱癌组织和相应癌周正常组织、12例肾癌组织及其相应癌周正常组织和3例非肿瘤患者正常膀胱组织中检测RASSF1A和BLU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RASSF1A和BLU甲基化率分别为55.6% 和31.5%;肾癌组织中, 两基因甲基化率为66.7% 和33.3%.RASSF1A和BLU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膀胱癌或肾癌中,RASSF1A和BLU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膀胱癌和肾癌中,RASSF1A和BLU频繁发生高甲基化,高甲基化可能参与膀胱癌和肾癌两类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剑英;徐笑红;刘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病理改变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乌司他丁(utinastatin,UTI)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研究,探讨乌司他丁对 PQ 中毒大鼠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取SD 大鼠 72 只 ,随机均分为三组,中毒组、乌司他丁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及乌司他丁组用百草枯 120 mg/ kg灌胃 ,一次性染毒;乌司他丁组从染毒后2h开始,腹腔内注射乌司他丁7.5万U/kg,1次/d,至处死前;中毒组及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1次/d,至处死前.分三个不同时间点(6、24、72h)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后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中毒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表现为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乌司他丁组大鼠的病理学改变为局灶性肺泡隔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也无明显损伤,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从病理学角度观察,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群远;陈安宝;梁道明;胡强;王刚;徐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手术室是抢救与治疗病人的重要场所,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现代手术室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已不再是终末质量监督,而是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管理的过程.护士长区别于一般护理人员的重要之处在于他肩负着领导与管理的责任,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均应从手术的全局出发,首先需要做好的是手术室人力资源的管理.

    作者:俞迪颖;徐优娣;葛岚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医院物流系统流程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受客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整体效益下滑,使得许多医院的发展步履维艰.然而,正是在这种境况下,谁能够更冷静地思考,更切实地抓好基础管理,更有效地把医疗费用降下来,谁就占据了新一轮竞争的先机.因此,关于医院内部物流系统改造的思考和探索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

    作者:叶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面向患者和临床全面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21世纪的医院不应仅仅是治病,而是要关注病人的整体感觉,包括生理和心理.医院药学是医院实现整体的医疗技术服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面向病人和临床,实现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作者:朱秀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加快入世后我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步伐

    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入世后医疗服务贸易的现状,就我国医疗服务贸易市场详加论述.目前外资所占份额很低,但也不可忽视,由于医疗服务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所以应时刻关注医疗服务贸易市场的动向以便及时调整,保证经济的顺利发展、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加快入世后我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步伐.

    作者:杨慧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

    帕金森病(PD)的症状和体征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多的,但教科书大多只强调三大症状,即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事实上,PD其他的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认识它和掌握它,对诊断更有直接的帮助.

    作者:程源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胀果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本经>,药用历史悠久.其功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缓和药性.主要含有甘草酸及甘草苷类成分,其中甘草酸为现代药理应用研究证实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1].目前针对甘草的内在质量控制,主要围绕甘草酸成分进行定性、定量一类的检查.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了RP-HPLC 三元等度洗脱法测定甘草酸的方法,规定甘草酸含量不得低于2%[2].本实验依托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甘草酸含量测定(附录VID)项下操作主线,采用RP-HPLC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稳定,用于甘草酸的检测专属性强,

    作者:陈红;刘丽翠;俞荃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