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中下段主动脉压迹13例分析

杨长德;陈金花;裘敏剑

关键词:食管, 主动脉弓, 主支气管, 周围组织, 左心房, 线表现, 生理性, 病理性, 作者, 提高, 收集, 管形, 成因, 病变
摘要:食管在主动脉弓、左侧主支气管及左心房处有3个正常生理性压迹[1],食管周围组织病变也可推压食管形成病理性压迹,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少见.作者收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13例,对其成因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认识.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P) 是常见病,大多由于胰酶不正常被激活而导致胰腺本体出现自身消化,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病人被漏诊[1].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制订个体化的佳治疗模式,这就要求检验、影像技术不断改进,合理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加强重症监护和营养支持,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在此,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董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胀果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本经>,药用历史悠久.其功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缓和药性.主要含有甘草酸及甘草苷类成分,其中甘草酸为现代药理应用研究证实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1].目前针对甘草的内在质量控制,主要围绕甘草酸成分进行定性、定量一类的检查.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了RP-HPLC 三元等度洗脱法测定甘草酸的方法,规定甘草酸含量不得低于2%[2].本实验依托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甘草酸含量测定(附录VID)项下操作主线,采用RP-HPLC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稳定,用于甘草酸的检测专属性强,

    作者:陈红;刘丽翠;俞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双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33C1 33C2 33C3骨折9例

    股骨髁间骨折,临床分类方法较多,作者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运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分型33C1、33C2、33C3 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3~48岁(平均31岁);右侧6例,左侧3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2例、车祸致伤5例.

    作者:冯济陈;陈成然;董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磁共振血管动态增强三维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需要进行详细检查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数字造影(DSA)被认为是下肢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具有创伤性,辐射性等缺点.作者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对25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行磁共振下肢血管动态增强造影,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及其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手术后并发谵妄54例临床分析

    由于术前或手术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外科病人在术后可能并发短暂的急性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而术后谵妄常是躯体疾病或药物中毒的表征,虽其发病率低,但漏诊或忽视就会延迟基础病变的治疗,不但会增加压疮、肺部感染、跌伤和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而且能引发病人抑郁或自残, 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也会使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医护人员的负荷、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加重[1].现对本院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术后并发谵妄病人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磊;封飞;蒋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微创旋转切割刀乳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转切割系统是近年来应用于乳腺良性病变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技术. Mammotome系统的主要优点即美观与微创,在超声实时监控导航下,采用真空吸引和旋切的方法,可连续切除乳腺良性病变的全部组织[1~3],满足了现代医学的微创化发展的趋势.本院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应用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施行乳房手术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建一;张健;吕亚儿;叶瑞中;侯春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比较少见,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仅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预后判断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分析GIST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蔡炜龙;韩春蕃;吴鹤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42例病儿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用药特点.结果 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经治疗后,113例心律转为正常,其中46例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9例因伴有基础病因,心律失常复杂程度高及病程原因治疗后未转为正常心律.结论 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袁向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食管中下段主动脉压迹13例分析

    食管在主动脉弓、左侧主支气管及左心房处有3个正常生理性压迹[1],食管周围组织病变也可推压食管形成病理性压迹,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少见.作者收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13例,对其成因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认识.

    作者:杨长德;陈金花;裘敏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附40例报告)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产生尿频、尿急、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尿不尽、尿潴留和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上尿路损害而威胁生命[1,2].作者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40例老年BPH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珏;郑霞云;殷建权;边平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定君生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阴道感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作者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联合硝酸咪康唑(达克宁)治疗VVC 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彩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加快入世后我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步伐

    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入世后医疗服务贸易的现状,就我国医疗服务贸易市场详加论述.目前外资所占份额很低,但也不可忽视,由于医疗服务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所以应时刻关注医疗服务贸易市场的动向以便及时调整,保证经济的顺利发展、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加快入世后我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步伐.

    作者:杨慧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面向患者和临床全面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21世纪的医院不应仅仅是治病,而是要关注病人的整体感觉,包括生理和心理.医院药学是医院实现整体的医疗技术服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面向病人和临床,实现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作者:朱秀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儿童慢性咳嗽56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但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认为属感染疾病(如支气管炎),而随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1].现对近2年来本科诊治的56例儿童慢性咳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现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

    作者:章惠彬;童其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底环状缝扎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迅猛,死亡率高,虽然三腔二囊管压迫及注射生长抑素等能控制部分病人的出血,但仍有少数病人终需急症手术.作者近年为2例病人实施了急症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HSV)加胃底环状缝扎术,均达到了术后立即止血的目的.

    作者:陆松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膀胱癌和肾癌中RASSF1A和BLU的甲基化状态

    目的 探讨RASSF1A和BLU在膀胱癌和肾癌中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 技术分别在45例膀胱癌组织和相应癌周正常组织、12例肾癌组织及其相应癌周正常组织和3例非肿瘤患者正常膀胱组织中检测RASSF1A和BLU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RASSF1A和BLU甲基化率分别为55.6% 和31.5%;肾癌组织中, 两基因甲基化率为66.7% 和33.3%.RASSF1A和BLU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膀胱癌或肾癌中,RASSF1A和BLU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膀胱癌和肾癌中,RASSF1A和BLU频繁发生高甲基化,高甲基化可能参与膀胱癌和肾癌两类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剑英;徐笑红;刘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修补术后早期监护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内压力突然快速增高而造成的食管壁全层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是较少见而凶险的急性胸部疾患,因发病率低,常延误诊断,该病早期误诊率高达75%,如延误治疗病死率可达89%~100%[1].本院1995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11例,现将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林跃跃;陈小华;全清霞;孔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

    帕金森病(PD)的症状和体征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多的,但教科书大多只强调三大症状,即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事实上,PD其他的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认识它和掌握它,对诊断更有直接的帮助.

    作者:程源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78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药敏监测分析

    目前,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在ICU中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产超广谱a-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不断增多.为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ESBLs阳性率,作者对本院临床分离的37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屠越兴;孙仁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仍较困难,虽然治疗药物很多,但疗效欠佳,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单独治愈慢性乙型肝炎.因此,寻找合理的药物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的治疗,已受到学者重视.拉米夫定(LAM)是一种高效、直接抑制HBV DNA复制的药物,但阴转率低,易出现病毒变异,停药后易反跳;双环醇片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独立知识产权抗肝炎新药,有抗病毒、稳定肝细胞膜、阻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免疫等作用.本观察旨在探讨该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徐菊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