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济陈;陈成然;董伟
拉莫三嗪(利必通)在2001年被美国癫痫专家委员会(FDA)推荐为一线抗癫痫药物,2003年又被FDA批准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药物[1~3].目前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验证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文武;徐松泉;李晓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慢性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但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认为属感染疾病(如支气管炎),而随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1].现对近2年来本科诊治的56例儿童慢性咳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现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
作者:章惠彬;童其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转切割系统是近年来应用于乳腺良性病变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技术. Mammotome系统的主要优点即美观与微创,在超声实时监控导航下,采用真空吸引和旋切的方法,可连续切除乳腺良性病变的全部组织[1~3],满足了现代医学的微创化发展的趋势.本院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应用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施行乳房手术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建一;张健;吕亚儿;叶瑞中;侯春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胸腹水细胞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肿瘤诊断方法,传统上系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技术,但因细胞堆积、分布不均和含红细胞多等原因,恶性细胞检出率低.作为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之一的利普制片系统(liqui-prep test,LPT),其操作方法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尤其对细胞团块的处理优于其他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能提高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本文通过LPT与传统涂片方法的比较,探讨LPT在检测胸腹水中的恶性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
作者:傅燕萍;王诚;王伟;王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决定了其颅脑CT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对早产儿正常颅脑CT表现与异常征象的认识不足,易造成诊断上的错误.因此,作者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30例经多层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早产儿正常颅脑进行观察与测量,旨在提高对正常早产儿颅脑CT表现的认识.
作者:许永明;王之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本院1991年2月至2003年8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再手术11例(12例次),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需要进行详细检查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数字造影(DSA)被认为是下肢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具有创伤性,辐射性等缺点.作者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对25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行磁共振下肢血管动态增强造影,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及其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帕金森病(PD)的症状和体征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多的,但教科书大多只强调三大症状,即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事实上,PD其他的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认识它和掌握它,对诊断更有直接的帮助.
作者:程源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对隐匿性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 X线表现为孤立模糊小结节状影6例,小结节状影伴微细钙化1例,簇状细小钙化14例,局灶性致密影4例,放射状毛刺影2例,局部腺体结构扭曲3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原位癌8例,小叶原位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常不典型,对局灶性致密、不定性钙化及局部腺体结构扭曲等征象的准确判读,以及活检病例的合理选择是隐匿性乳腺癌早期检出的关键.
作者:陈焕泽;郑雪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本院2003年12月至2008年6月,对80例肾结石患者予逆行放置双J管行体外碎石(ESWI)治疗,经术后调查,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20~80岁(平均60岁).其中独肾2例,双肾结石20例;有泌尿系或其它方面手术史18例;8例单侧肾结石病程5~6年、合并较严重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均正常.结石大小1.0cm×2 cm~3 cm×1.5cm.
作者:应爱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食管在主动脉弓、左侧主支气管及左心房处有3个正常生理性压迹[1],食管周围组织病变也可推压食管形成病理性压迹,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少见.作者收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13例,对其成因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认识.
作者:杨长德;陈金花;裘敏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AP) 是常见病,大多由于胰酶不正常被激活而导致胰腺本体出现自身消化,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病人被漏诊[1].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制订个体化的佳治疗模式,这就要求检验、影像技术不断改进,合理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加强重症监护和营养支持,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在此,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董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比较少见,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仅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预后判断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分析GIST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蔡炜龙;韩春蕃;吴鹤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伴发新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估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3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心脏科住院的AMI患者105例,分为两组,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32例为观察组,单纯AMI患者7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cTNI)滴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发生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的比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的比例、心源性休克比例、cTNI滴度及早期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AMI患者(P<0.05),而LVEF、溶栓再通率显著<单纯AMI患者.结论 AMI伴发新出现的持续性CRBBB,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AMI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作者:陈锋;黄玉;董艳明;吴飞飞;刘志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 如不尽快排除引起梗阻的结石,常会发生一些不良的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肾功能损害.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梗阻性输尿管结石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裘顺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 PGML)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同时合并肾癌病例未见报道.本院曾收治1例胃恶性淋巴瘤合并肾癌,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73岁.因纳差伴头晕、乏力1周于2004年3月13日入院.1周前出现胃纳下降,活动后头晕乏力,无腹痛、腹胀,无寒战、发热,无明显黑便、血尿.
作者:陈其龙;朱一平;牟一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创伤小,生理功能干扰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皮肤疤痕小,目前已成为血液病脾切除术的金标准[1].然而,由于脾脏血供丰富,质脆,并深藏于左上腹与胰尾关系密切,这些特点增加了LS术中出血及胰尾损伤的风险,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即需中转开腹.因此,妥善处理脾脏血管以控制术中出血成为LS的关键.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紧贴脾脏施行手术,相对避开了胰尾组织,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 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本科共行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乃标;董米连;张锐利;林祖朝;兰跃福;王宝枝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1例利多卡因诱发恶性高热综合征(malignant hyperthermia,MH),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确诊多发性硬化(MS)6年、双下肢痉挛疼痛伸直发作3d,于2002年8月因双下肢无力伴麻木入本院.入院后作头颅MRI检查,示左右侧脑室体旁、脑桥分布多个小片状病灶,腰穿提示蛋白轻度增高,结合病史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作者:郑君霞;俞厚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病例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病因及预后.方法 对32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偏侧舞蹈症病例中脑梗死23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出血9例(丘脑少量出血8例,基底节区大量出血1例);脑卒中后24h与1周内出现偏侧舞蹈症症状分别为27例和5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消失27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倪伟光;赵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但受术者往往比较痛苦.本站在早孕人工流产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站确诊早孕要求人工流产且无禁忌证的健康妇女300例,年龄18~40岁,孕周6~9周,孕次1~6次,产次0~2次,术前均经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已排除心、肝、肺、肾等慢性疾病.随机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和C组(100例).
作者:刘东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