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敏;沈国海
本科应用凯时注射液(PGE1)联用大黄(虫)丸对患慢性肝炎且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共观察269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军;万学发;金皎蕾;杨再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胎妊娠与单胎妊娠相比,其并发症如早产、妊高症、产后出血等明显增加,常会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对母子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回顾性分析78例多胎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金贤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10年来,无创机械通气(NIPPV)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COPD)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998年以来,本科采用 BIPAP模式无创机械通气(经鼻罩或经面罩)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5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俞林明;明自强;吕少敏;王黎卫;王映红;周悟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胃镜检查时患者因有明显的咽部不适、屏气、呛咳、恶心呕吐等而难以配合,给胃镜检查带来困难,也容易给患者造成机械性创伤.近年来,镇静麻醉药物辅助胃镜检查的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作者于2005年1至12月间应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江波;陈爱红;卢照德;陈健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胎或发生严重的新生儿并发症,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1],是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有些胎儿虽然经抢救存活但遗留严重脑损害症状.急性胎儿窘迫74.9%~98.2%发生在分娩期[2],因此,及时诊治胎儿窘迫也是围产保健的重要一环.本科采用内给氧剂超声晶氧联合碳酸氢钠治疗胎儿窘迫,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云华;费小阳;应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老龄化已日益加重,相应老年尿毒症患者也逐渐增多.本院2000年以前和2000年至今,60岁以上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分别占同期总透析人数约30%和45%.本文总结分析本院2000年以来58例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透析急性并发症、慢性远期并发症、存活率等临床特点,旨在探讨预防和处理方法,以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林向东;高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急诊科是医院接待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作者通过对患者不满意原因的分析,尝试设立急诊一站式服务,起到转变观念,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快速、规范的服务,丰富了急诊护理服务内涵.
作者:方桂珍;周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994年至2004年,本科采用骨膜移植手术治疗髌骨软化症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共38膝,其中男6例7膝,女28例31膝;4例系髌骨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形成软骨的缺损与退变.均有膝关节疼痛,一般平地走路症状不明显,上下楼、下蹲起立或走远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气候变化可加重病情;膝关节可有肿胀积液、髌骨研磨痛、磨擦音、磨擦感,压痛点多在髌骨下及髌韧带两侧.X线片上一般无明显改变,屈膝30°~35°膝关节轴位片显示髌骨半脱位或倾斜18°,晚期可见髌骨退行性改变.
作者:张宏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将静脉输液药物集中配制、管理,是我国目前医院管理的一项新举措,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配制,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同时可以减轻细胞毒性药物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6月,本院按国际标准建立了建筑面积605m2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目前日均配制药物约2000组,其中细胞毒药物约65组.现将管理情况作一介绍.
作者:张天华;徐军;周华;王杏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胆漏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为0.5%~2.4%[1].一旦发生胆漏,患者可出现腹痛、黄疸、发热,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甚至出现腹膜刺激征.临床上尽可能早期发现胆漏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对缩短胆漏时间、促进漏口早日愈合显得尤为重要.现对1995至2005年本院收治的 46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的护理措施作一报告.
作者:金如燕;王笑微;章赛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在诊断、治疗上,虽有许多方法,而妇科内窥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不孕症检查、诊断、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对13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琴;章彤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晚期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干扰素(IFN)是目前惟一相对有效的抗HCV治疗药物,但单用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应答率低且复发率高,如与病毒唑(RBV)联用可提高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IFNα联合RBV治疗CHC的疗效.
作者:陈年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及时准确地评估危重病情变化和预后,不仅对疾病的及时干预治疗有益,也对于能及时与患方沟通,避免医疗纠纷很有帮助.目前使用广泛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虽然准确性及预测性很高,但由于过于繁琐,不便于临床使用.而危重病的临床诊疗迫切要求有简单实用,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预测系统.血乳酸反映了组织血液灌注水平,反映了细胞水平能量的代谢及各脏器功能状态.使用血乳酸来评估危重病预后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血乳酸评估休克预后方面的作用.
作者:黄朝宗;郑思光;卢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作者对45例骨关节创伤患者,除常规的CT二维重建外,还采用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以探讨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创伤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文锡;林全任;章锦相;林秀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国内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医师触诊、红外线及超声探测或X线摄片发现肿块,然后手术切除活检.这些方法难以发现亚临床的早期癌灶,特别对于临床上触不到的乳腺癌无从着手,往往造成漏诊及延迟诊断,失去保乳手术的时机.本院从2000年1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高频钼靶X线摄片辅以电子计算机立体定位,对乳腺可疑病灶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现就其特点与意义作一探讨.
作者:胡建英;陈卫宇;徐建峰;徐建萍;童振江;谢潇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纳洛酮,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上机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作者回顾分析一组应用大剂量纳洛酮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钱天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合并骨盆和其它部位损伤.据报道,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为22%~60%[1].骨盆稳定性决定于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往采用骶骨棒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因过度压缩加重骶神经损害.本院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GSS系统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徐跃根;刘师良;杨亚东;吴可沁;沈卫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而垂直传播在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虽然1977年Blumberg[1]家系调查时就推测HBV可能整合入宿主生殖细胞基因后在子代中传播,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母-婴垂直传播、家庭内部接触传播研究较多,而对父-婴垂直传播没有足够重视.近年来,本院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LS)法检测母亲、父亲血清HBV标志物(乙肝三系),同样采用EIALS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HBsAg),以探讨HBV阳性父亲与胎儿间发生宫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周群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小儿迁延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周~2个月间的小儿腹泻.作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梦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血管意外所致瘫痪、昏迷以及肿瘤晚期、老年性痴呆等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长期卧床或长期处于某一被动体位,常导致压疮的发生.自2001年6月以来,本科采用康惠尔溃疡贴、聚维酮碘和百多邦软膏治疗、护理压疮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翠仙;应敏娟;俞雪庆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