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附130例报告)

袁慧琴;章彤华

关键词:宫腔镜, 腹腔镜, 联合应用, 诊治, 不孕症, 诊断治疗, 内窥镜技术, 妇科常见病, 推广应用, 检查, 患者, 方法, 报告
摘要: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在诊断、治疗上,虽有许多方法,而妇科内窥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不孕症检查、诊断、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对13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激素、瘦素和胰岛素的测定及其意义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生率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现代医学揭示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机体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体液因子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心室重构过程,其中部分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变直接影响着 CHF患者的进展和预后.作者测定132例 CHF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瘦素(LEP)和胰岛素(IS)水平,探讨其在 CHF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卢益中;季乃军;陈东海;梅益斌;童丽军;胡昌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的外科治疗

    甲状腺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少数甲状腺腺瘤为功能自主性,有发展为甲亢可能,成为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亦称为毒性甲状腺瘤),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科1995至2005年收治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21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对发病机制、手术方式加以讨论.

    作者:吕新厅;周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253例结果分析

    大肠息肉是一种良性、上皮来源隆起于黏膜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其中,腺瘤性息肉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属癌前期病变.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不仅提高了息肉的检出率,更重要的是内镜下对大肠息肉予以及时切除,对预防其癌变有着积极意义.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电子结肠镜下治疗大肠息肉253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及并发症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晓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乳酸测定在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及时准确地评估危重病情变化和预后,不仅对疾病的及时干预治疗有益,也对于能及时与患方沟通,避免医疗纠纷很有帮助.目前使用广泛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虽然准确性及预测性很高,但由于过于繁琐,不便于临床使用.而危重病的临床诊疗迫切要求有简单实用,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预测系统.血乳酸反映了组织血液灌注水平,反映了细胞水平能量的代谢及各脏器功能状态.使用血乳酸来评估危重病预后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血乳酸评估休克预后方面的作用.

    作者:黄朝宗;郑思光;卢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而垂直传播在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虽然1977年Blumberg[1]家系调查时就推测HBV可能整合入宿主生殖细胞基因后在子代中传播,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母-婴垂直传播、家庭内部接触传播研究较多,而对父-婴垂直传播没有足够重视.近年来,本院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LS)法检测母亲、父亲血清HBV标志物(乙肝三系),同样采用EIALS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HBsAg),以探讨HBV阳性父亲与胎儿间发生宫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周群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双排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作者对45例骨关节创伤患者,除常规的CT二维重建外,还采用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以探讨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创伤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文锡;林全任;章锦相;林秀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脱毛疗效评价(附172例报告)

    本院于2003年引进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的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 -GentleLASE 激光治疗仪,于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共治疗多毛症218例,已结束治疗17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陶革方;黄卫平;阮晨曦;李伟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21、P53、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膀胱癌是泌尿系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单个癌基因蛋白产物或抗癌基因蛋白产物与膀胱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已有报道,而有关同一浸润性膀胱癌标本多个癌基因蛋白产物或抗癌基因蛋白产物表达规律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浸润性膀胱癌中P21、P53、PCNA的表达水平,以探讨膀胱癌发病机制,找出癌基因蛋白产物、抗癌基因蛋白产物和PCNA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郭瑞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在Bell's麻痹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ell's麻痹患者行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m,ENG)检测的意义.方法 36例Bell′s麻痹患者在发病1周内行BR和ENG测定.结果 患侧R1、R2及R2′缺如者23例,其余13例患侧较健侧R1、R2及R2′波潜伏期延长,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异常率为63.9%.结论 BR测定是诊断Bell's麻痹的敏感指标,同时结合ENG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和预后.

    作者:柯将琼;李勇;王小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前列腺炎330例病原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分离的细菌菌谱分布及支原体感染情况,通过药敏试验提供临床用药依据.方法 对临床采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0例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116株,革兰阴性杆菌5株,阴道加德纳菌15株,培养出解脲支原体99株,并对各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很大部分由细菌及支原体感染引起.

    作者:朱永泽;吕火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奈替米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于生育年龄,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选用抗菌活性强、作用迅速、副作用少的抗菌药物十分必要.本院于2003至2004年,应用奈替米星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莲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贯穿于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管理等诸多环节.产科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年轻产妇初为人母,更需要医学知识哺育下一代和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本科应用CQI对健康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曲马多联合0.25%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曲马多是阿片类中枢镇痛药,主要通过静脉给药缓解中重度疼痛,但是静脉用药常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曲马多具有局部麻醉药的特性[1].本文旨在通过了解曲马多联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来评价曲马多对外周神经的阻滞作用.

    作者:陆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鼠尾加压素Ⅱ收缩大鼠肺动脉干与蛋白激酶C通路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尾加压素-Ⅱ(RUⅡ)收缩大鼠离体肺动脉干环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蛋白激酶C通道的关系.方法 从雄性Sprague-Dauley大鼠中分离出肺动脉干,切成3~4mm的血管环,用RUⅡ(10nmol/L)预收缩血管达坪台期后,加入蛋白激酶C通道阻断剂H-7,制备H-7(0.1~100μmol/L) 浓度-效应舒张曲线,后分别计算EC50和Emax.结果 H-7呈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RUⅡ预收缩的肺动脉干 -log[EC50]=5.26±0.36, Emax =(97.21±17.86)%.结论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蛋白激酶C通道的激活参与大鼠尾加压素-Ⅱ收缩大鼠肺动脉干效应.

    作者:薛必成;陈少贤;龚永生;徐正衸;王良兴;范小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在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近年来,随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对早期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特点,诊断一般不难,X线腹部平片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时则可确诊,但有20%~30%溃疡穿孔病人发现不了膈下游离气体[1].作者发现CT对腹腔内游离气体有更高的发现率.本文对2003年1个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治疗并同时行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的4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汪慧访;钱海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runnstrom理论在脑卒中后肩痛预防中的使用研究

    肩关节疼痛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严重的疼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功能的恢复,也是康复治疗的一大障碍.作者对32例患者通过Brunnstrom理论指导下的功能训练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育新;陈晓顶;杨晓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管损伤性穿孔18例临床分析

    食管穿孔病情常较危重,治疗措施不当可引起死亡.本科1984年5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各种食管穿孔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志苗;周志有;施亚明;夏银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瘘(附13例报告)

    目的 评价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 对13例不同原因引起的食管瘘患者,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口行带膜支架植入术.结果 13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带膜支架,瘘口完全封闭,无支架本身引起的致死性并发症;8例合并食管狭窄者,支架植入后狭窄解除,恢复进食;肺部及纵隔感染者,支架植入后感染得以控制;术后患者有胸背部异物感及疼痛症状.结论 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金春贤;徐兆龙;周金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内镜在胃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胃隆起性病变应用单纯的内镜或体表超声检查均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而超声内镜(EUS)同时具有胃镜和超声的优点,在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中有独特的价值,并能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就EUS检查146例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毛鑫礼;林敏华;邓燕勇;叶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纳洛酮,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上机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作者回顾分析一组应用大剂量纳洛酮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钱天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