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细胞周期中Cyclin E的失调节

周江;姜智南

关键词:肿瘤细胞周期, 肿瘤发生, 增殖能力, 细胞增生, 调控机制, 调节, 不稳定性, 致癌变, 亚单位, 染色体, 失控, 启动
摘要: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紊乱是细胞增生失控从而导致癌变的重要原因.Cyclin E作为CDK2的一个正向的调节亚单位,它在正常细胞的S期(S phase)有着重要的启动作用.曾经认为cyclin E的过度表达可以加速细胞周期,异常提高的细胞增殖能力而造成肿瘤发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cyclin E及CDK2有了新的认识,并认为是cyclin E的失调节(Deregulation of cyclin E)导致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不稳定性(chromosome instability,CIN),从而造成肿瘤发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由于对三代头孢等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1],常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使抗感染治疗相当困难.研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是早期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作者对一组呼吸系统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病例作一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赛军;沈慧;李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在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近年来,随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对早期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特点,诊断一般不难,X线腹部平片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时则可确诊,但有20%~30%溃疡穿孔病人发现不了膈下游离气体[1].作者发现CT对腹腔内游离气体有更高的发现率.本文对2003年1个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治疗并同时行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的4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汪慧访;钱海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GSS系统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

    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合并骨盆和其它部位损伤.据报道,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为22%~60%[1].骨盆稳定性决定于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往采用骶骨棒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因过度压缩加重骶神经损害.本院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GSS系统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徐跃根;刘师良;杨亚东;吴可沁;沈卫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附130例报告)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在诊断、治疗上,虽有许多方法,而妇科内窥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不孕症检查、诊断、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对13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琴;章彤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87例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微创手术正成为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微创手术之一,但由于LC需要购置昂贵的专有设备,使患者费用大幅度增加,在基层医院尚难以普及.本院1997年以来应用系列手术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蓉;金国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检查胸膜增厚对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

    胸腔积液发生率高,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关注的课题,取得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的金标准,但临床上阳性率低.本科对134例胸腔积液作了CT扫描检查,测量胸膜厚度,现分析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周阿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Ommaya在侧脑室出血铸型治疗中的应用

    脑室出血铸型是危害性较大的急症之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此病,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作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其中一侧为Ommaya)并用尿激酶冲洗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群;张志杰;徐伟;陈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瘘(附13例报告)

    目的 评价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 对13例不同原因引起的食管瘘患者,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口行带膜支架植入术.结果 13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带膜支架,瘘口完全封闭,无支架本身引起的致死性并发症;8例合并食管狭窄者,支架植入后狭窄解除,恢复进食;肺部及纵隔感染者,支架植入后感染得以控制;术后患者有胸背部异物感及疼痛症状.结论 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金春贤;徐兆龙;周金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的MRI诊断

    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acquired hepatio cerebral degeneration,AHCD)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病后免疫功能抑制及肝移植术后的病人[1].本文报道一组AHCD病人的脑部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生机制,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陈孟达;兰朋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为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B)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作者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行超声内镜引导下消化道穿刺活检23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招英;邹晓平;任于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附17例报告)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重症哮喘患者约占哮喘患者的15%,因此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将2003年4月至2006年2月两院收住的198例哮喘患者中行机械通气的17例重症患者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樟根;李晓珍;吕祝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管损伤性穿孔18例临床分析

    食管穿孔病情常较危重,治疗措施不当可引起死亡.本科1984年5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各种食管穿孔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志苗;周志有;施亚明;夏银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指断层甲床组织瓣修复甲床缺损

    甲床缺损的修复较多,但对于伴有手指末节指骨外露或骨折部分甲床缺损的修复,比较困难且效果不理想.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本科应用断层甲床组织瓣局部转移修复手指甲床部分缺损伴有末节指骨外露或骨折,所有移植甲床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

    作者:冯立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定位及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手术及病理明确病因的31例小肠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31例术前均经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而行核素显像检查.先行99mTcO 4显像,阴性者再行99mTc-RBC 显像,腹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为阳性.结果 31例小肠出血患儿Meckel憩室15例(占48.39%)、小肠重复畸形7例(占22.58%).31例患儿99mTcO-4显像阳性17例,其中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6例;99mTcO-4阴性14例,99mTC-RBC显像阳性9例,其中4例Meckel中有1例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例Meckcl憩室99mTcO-4显像对异位胃黏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3.75%、86.67%,阳性结果时预期值71.43%;99mTcO-4显像对儿童小肠出血的检出率为54.84%,联合99mTc-RBC显像后检出率增至83.87%.结论 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彰;陈桧平;卢华君;黄爱芬;胡伟国;徐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经常合并有血糖增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可明确其为应激性升高抑或原有糖尿病所致.本文前瞻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9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糖增高患者HbA1c高低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茅利玉;王宇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全麻的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等特点,且不影响肝、肾功能,近年来在临床麻醉中被迅速推广应用.本科采用瑞芬太尼静脉复合芬太尼或硬膜外麻醉用于胆道手术,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颖彦;周清河;肖旺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乳酸测定在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及时准确地评估危重病情变化和预后,不仅对疾病的及时干预治疗有益,也对于能及时与患方沟通,避免医疗纠纷很有帮助.目前使用广泛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虽然准确性及预测性很高,但由于过于繁琐,不便于临床使用.而危重病的临床诊疗迫切要求有简单实用,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预测系统.血乳酸反映了组织血液灌注水平,反映了细胞水平能量的代谢及各脏器功能状态.使用血乳酸来评估危重病预后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血乳酸评估休克预后方面的作用.

    作者:黄朝宗;郑思光;卢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肾活检术100例临床分析

    肾活检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科近两年来在B超引导下用Bard穿刺枪施行经皮穿刺肾活检术100例,现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居建忻;徐宏;朱月文;蔡林祥;全丽娟;陆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附48例报告)

    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随着我国饮酒人群逐渐增多而呈上升趋势,正确认识本病的病因、明确诊断方法、掌握治疗手段对于慢性胰腺炎的防治及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院1997至2002年间共收治48例慢性胰腺炎.现作一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红艳;虞朝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为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大肠癌组织发生、发展的关系,作者用免疫组化SABC 法检测13例正常大肠黏膜、26 例大肠腺瘤和50 例大肠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等的联系.

    作者:程胜平;刘南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