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访;钱海鑫
急诊科是医院接待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作者通过对患者不满意原因的分析,尝试设立急诊一站式服务,起到转变观念,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快速、规范的服务,丰富了急诊护理服务内涵.
作者:方桂珍;周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其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血管造影虽然是诊断该类疾病的佳方法,但是属于有创检查,具有1.5%~20%的并发症或死亡危险[1].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状况,评价脑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发生的部位和侧枝循环等情况.本文就对30例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赵静;周合山;陈文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因透析引发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40%[1].透析低血压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胸闷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等,常导致患者透析不能顺利进行,故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现对此一些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菊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成年人,尤其老年人.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作者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对本院就诊的96例老年带状疱疹与32例中青年带状疱疹作一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羹年;沈培红;林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占世界人口5%约3.5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者[1],在东南亚、中国和非洲流行率高达10%[2].HBV感染会导致严重的肝炎,终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PHC)[3].近年来,乙肝预防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主要方法[2]:(1)α-干扰素;(2)抗病毒剂(核苷类似物);(3)免疫调节疗法(包括非HBV特异性的胸腺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左旋咪唑和HBV特异性的Pres或S多肽疫苗、DNA疫苗、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抗原决定部位疫苗).其中,拉米夫啶(lamivudine)是具有强大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的新一代核苷类药物,继用于治疗HIV后,我国又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林峰;曾爱平;杨宁敏;颜鸣鹤;杨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全麻术毕时吸痰、拔管等刺激常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脑血管意外.为防止副反应发生,目前多主张使用静脉催眠药、镇痛药及降压药物如艾司洛尔等[1],但这延长了麻醉恢复期,且增加治疗费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患者术毕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评价其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
作者:邵雪泉;杨淑芬;殷萍;郑丽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抽胸水加抗痨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大多数学者主张在抗痨前提下同时加用激素[1],但治疗中起始剂量、减量时间、副反应等详细报道较少.本文收集近几年治疗中用激素与不用激素的胸膜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焦小玲;刘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伤势重而复杂,某些腹内脏器损伤的征象常被掩盖,易造成漏诊.肾脏位于腹膜后且位置较深,肾破裂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早期诊断常被延误,另外在肾破裂的治疗上也存在着不同意见.现将本院2002年至2005年急诊15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引起的肾破裂,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云;朱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当重要.为寻找一种简单、易操作且费用低廉的检测方法来了解心血管疾病发性情况,作者对370例老年患者进行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荣土;倪建芳;周立英;金珏;洪乐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中毒性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肾衰竭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30d.结果 治疗组患者少尿期、多尿期的持续时间、血肌酐恢复时间、尿渗透压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尿NAG 酶明显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急性肾衰竭疗效更好.
作者:孟小芹;陈德君;沈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对早期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特点,诊断一般不难,X线腹部平片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时则可确诊,但有20%~30%溃疡穿孔病人发现不了膈下游离气体[1].作者发现CT对腹腔内游离气体有更高的发现率.本文对2003年1个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治疗并同时行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的4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汪慧访;钱海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在控制狼疮性肾炎(LN)活动和防止进入肾功能衰竭治疗中虽然有效,但只能是部分患者,而且缓解后经常有复发,另一些患者无效,后仍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为狼疮性肾炎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回顾性分析22例复发性或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在治疗前后两次肾活检的病理类型及相关因素,试探讨其内在的病理机制和预后.
作者:李涯松;杨程德;马红珍;宋欣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科1996年至2004年收治疑难的宫腔手术患者59例,在常规的宫腔手术失败后,于超声引导和监视下进行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知下.
作者:蔡小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疾病,部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意识恶化直至发展成小脑幕切迹疝.作者于1997年6月至2004年 8月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成功抢救12例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患者,其中3例非功能区脑梗死同时行梗死灶切除术.报告如下.
作者:潘红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微创手术正成为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微创手术之一,但由于LC需要购置昂贵的专有设备,使患者费用大幅度增加,在基层医院尚难以普及.本院1997年以来应用系列手术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蓉;金国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肿瘤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外科手术、肠道减压技术及抗生素的发展,对右半结肠梗阻行右半结肠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已予肯定,但对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处理至今仍有争议[1~3].现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74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合理的处理方法.
作者:韩文兰;詹利永;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胎妊娠与单胎妊娠相比,其并发症如早产、妊高症、产后出血等明显增加,常会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对母子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回顾性分析78例多胎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金贤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而较严重的并发症,一侧损伤引起声音嘶哑,两侧损伤则引起呛咳、误吸、声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文献报道[1]术中喉返神损伤发生率0.6%~10.77%.本院1998至2004年行甲状腺手术346例,共发生一侧喉返神经损伤3例.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明;刘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肩锁关节脱位在骨科急诊中较多见,约占肩部损伤的12%左右.临床上肩锁关节脱位常用的分类法为Allman分类法,通常对于Ⅰ、Ⅱ度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较多,2002年5月至2006年3月,作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30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吴智敏;沈国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主要有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外科手术等方法,对于不稳定性气胸、反复发作性气胸以及张力性交通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常常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之一,而且常采用专用的硅胶管或外科胸腔引流管[1].胸腔闭式引流尽管疗效高,但是用硅胶管引流创伤较大,易于发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为此,作者自2004年3月起探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已治疗自发性气胸2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秋雁;舒彩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