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革方;黄卫平;阮晨曦;李伟红
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IPL)是一种少见的肝内良性肿瘤样病变,早由Pack和Bakr于1953年报道[1],至2002年文献报道的病例不超过100例[2],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12月至2006年1月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IPL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臧国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静注曲马多于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对60例LC术患者,使用不同药物超前镇痛.60例随机分成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R)、静脉注射曲马多(T)、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R+T)三组,各20例,观察三组术后2、4、6、8、12、24、48h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及不同时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结果 术后2、4、6h内R+T组VAS评分低于R、T组(P<0.05).Ramsay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0~6h内R+T组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次数少于R、T组(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可有效用于靶控瑞芬太尼下LC术患者的超前镇痛.
作者:吴城;肖旺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肾活检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科近两年来在B超引导下用Bard穿刺枪施行经皮穿刺肾活检术100例,现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居建忻;徐宏;朱月文;蔡林祥;全丽娟;陆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以腹、会阴联合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方案,对低位肛管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已得到肯定,但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可造成病人术中死亡或影响术后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总结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40年间肛管直肠癌手术切除的81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肛管直肠癌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作一探讨.
作者:潘建林;何毓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当重要.为寻找一种简单、易操作且费用低廉的检测方法来了解心血管疾病发性情况,作者对370例老年患者进行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荣土;倪建芳;周立英;金珏;洪乐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伤势重而复杂,某些腹内脏器损伤的征象常被掩盖,易造成漏诊.肾脏位于腹膜后且位置较深,肾破裂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早期诊断常被延误,另外在肾破裂的治疗上也存在着不同意见.现将本院2002年至2005年急诊15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引起的肾破裂,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云;朱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贯穿于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管理等诸多环节.产科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年轻产妇初为人母,更需要医学知识哺育下一代和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本科应用CQI对健康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比较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臂丛肌间沟阻滞的临床效果,对上肢手术240例,分组采用不同麻醉用药方法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梅;陆琪宝;杜炎芳;周清河;肖旺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在我国联合化疗仍然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尽管化疗方案多种多样,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或初治疗有效,随后无效,称之为难治性或复发性MM.1999年singhal等首先报道用反应停治疗难治、复发性MM,并取得较好疗效.作者采用反应停治疗了26例难治、复发性MM患者,现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马俊霞;裴仁治;刘旭辉;张丕胜;杜小红;曹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90例ASA Ⅰ~Ⅱ级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随机分成六组,各15例.A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含量50mg),6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B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3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C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1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D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用压脉带扎于肘部60秒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E组静推氟比洛芬酯60s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F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即刻开始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结果 疼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或F组与A组或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对预防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有效,用药后即刻予丙泊酚注射液时对注射痛预防效果好.
作者:斯小龙;鲍红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长间歇依赖室性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共14例,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8例,室颤(VF)5例(2例由TdP转化而来),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予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结果 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8例TdP和1例VT的治愈率100%,5例VF的治愈率40%,死亡3例.结论 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陈晓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在诊断、治疗上,虽有许多方法,而妇科内窥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不孕症检查、诊断、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对13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琴;章彤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辅助生殖技术获得的妊娠中,各种不良妊娠结局较自然妊娠高[1],早期预测妊娠结果便于早日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不良后果.测定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比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更早反映妊娠情况.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胚胎移植(ET)术后单次血HCG测定在预测早期妊娠结局的价值.
作者:林仙华;叶碧绿;赵军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的关系,本文收集了胎膜早破孕妇282例和同期足月待产胎膜未破正常孕妇547例生殖道的分泌物检测UU和 CT.报告如下.
作者:喻琴艳;张淑珍;钟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食管穿孔病情常较危重,治疗措施不当可引起死亡.本科1984年5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各种食管穿孔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志苗;周志有;施亚明;夏银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一类少见的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收集本院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8例,分析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邹建勋;陈旭高;叶叔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随着我国饮酒人群逐渐增多而呈上升趋势,正确认识本病的病因、明确诊断方法、掌握治疗手段对于慢性胰腺炎的防治及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院1997至2002年间共收治48例慢性胰腺炎.现作一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红艳;虞朝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胎妊娠与单胎妊娠相比,其并发症如早产、妊高症、产后出血等明显增加,常会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对母子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回顾性分析78例多胎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金贤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作者对45例骨关节创伤患者,除常规的CT二维重建外,还采用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以探讨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创伤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文锡;林全任;章锦相;林秀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肺部肿块、结节灶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影像学检查一般能发现病灶,有时却难以明确定性,对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带来困难.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获得病理学诊断,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随访及预测预后等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开展此项检查已较普遍,但基层医院开展较少.本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应用螺旋CT引导下对肺部结节、肿块病灶经皮穿刺活检4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良;沈健;徐亚熙;濮晓霞;马晓亮;方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