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纠正贫血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影响

陈孟杰;夏真明

关键词:贫血, 慢性肾衰竭, 患者, 血管病变, 心脏结构, 结构和功能, 功能改变, 常见并发症, 生存质量, 结构重塑, 对照研究, 不可逆性, 发生率, 报告
摘要: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其存活及生存质量,而贫血可能是引起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纠正贫血(Hb<110g/L)能否在心脏结构发生不可逆性结构重塑构之前使之逆转,从而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发生率?为此作一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的重要病理变化是静脉反流即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进而引起下肢远端静脉高压,形成以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涉及的范围可以是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之一或整个下肢静脉网络.

    作者:谢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人食管异物取出术采用全麻与表面麻醉的比较

    目的 探讨老年人食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选择,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对1986年至2003年采用表面麻醉或全麻食管镜下取老年人食管异物81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对危险异物,全麻组食管损伤小于表面麻醉组(p<0.01);表面麻醉组2例食管镜下取异物失败.结论 老年人食管镜下取异物,术前需全面分析,针对危险异物应采用全麻,以减少潜在危险性.

    作者:朱洪源;吴国民;张金兰;陈敏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50例乳腺癌X线分析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部分城市,它已成为妇女首位恶性肿瘤.现收集本院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癌,对其高频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占鸣;徐亦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指断层甲床组织瓣修复甲床缺损

    甲床缺损的修复较多,但对于伴有手指末节指骨外露或骨折部分甲床缺损的修复,比较困难且效果不理想.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本科应用断层甲床组织瓣局部转移修复手指甲床部分缺损伴有末节指骨外露或骨折,所有移植甲床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

    作者:冯立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在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近年来,随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对早期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特点,诊断一般不难,X线腹部平片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时则可确诊,但有20%~30%溃疡穿孔病人发现不了膈下游离气体[1].作者发现CT对腹腔内游离气体有更高的发现率.本文对2003年1个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治疗并同时行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的4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汪慧访;钱海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253例结果分析

    大肠息肉是一种良性、上皮来源隆起于黏膜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其中,腺瘤性息肉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属癌前期病变.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不仅提高了息肉的检出率,更重要的是内镜下对大肠息肉予以及时切除,对预防其癌变有着积极意义.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电子结肠镜下治疗大肠息肉253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及并发症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晓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而垂直传播在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虽然1977年Blumberg[1]家系调查时就推测HBV可能整合入宿主生殖细胞基因后在子代中传播,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母-婴垂直传播、家庭内部接触传播研究较多,而对父-婴垂直传播没有足够重视.近年来,本院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LS)法检测母亲、父亲血清HBV标志物(乙肝三系),同样采用EIALS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HBsAg),以探讨HBV阳性父亲与胎儿间发生宫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周群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定位及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手术及病理明确病因的31例小肠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31例术前均经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而行核素显像检查.先行99mTcO 4显像,阴性者再行99mTc-RBC 显像,腹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为阳性.结果 31例小肠出血患儿Meckel憩室15例(占48.39%)、小肠重复畸形7例(占22.58%).31例患儿99mTcO-4显像阳性17例,其中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6例;99mTcO-4阴性14例,99mTC-RBC显像阳性9例,其中4例Meckel中有1例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例Meckcl憩室99mTcO-4显像对异位胃黏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3.75%、86.67%,阳性结果时预期值71.43%;99mTcO-4显像对儿童小肠出血的检出率为54.84%,联合99mTc-RBC显像后检出率增至83.87%.结论 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彰;陈桧平;卢华君;黄爱芬;胡伟国;徐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92例分析

    对肺部局限性孤立性结节病灶或弥漫性病变,有时影像学要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尚有一定难度,对这类病灶通过经皮 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获得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1].为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现对92例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吟秋;徐少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58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老龄化已日益加重,相应老年尿毒症患者也逐渐增多.本院2000年以前和2000年至今,60岁以上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分别占同期总透析人数约30%和45%.本文总结分析本院2000年以来58例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透析急性并发症、慢性远期并发症、存活率等临床特点,旨在探讨预防和处理方法,以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林向东;高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术前教育与心理护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情绪影响的观察

    手术不仅是一种身体创伤,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患者因对手术和疾病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开展术前教育和心理护理,不仅是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增进护患间的沟通与信任,减轻患者因缺乏健康知识所引起的焦虑及各种并发症.为进一步观察术前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寅芳;孙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护理

    胆漏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为0.5%~2.4%[1].一旦发生胆漏,患者可出现腹痛、黄疸、发热,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甚至出现腹膜刺激征.临床上尽可能早期发现胆漏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对缩短胆漏时间、促进漏口早日愈合显得尤为重要.现对1995至2005年本院收治的 46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的护理措施作一报告.

    作者:金如燕;王笑微;章赛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一类少见的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收集本院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8例,分析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邹建勋;陈旭高;叶叔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XCR4/CXCL12在肺癌转移中的初步研究

    肿瘤转移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和器官选择性的复杂连续过程, 虽然已证明很多因素参与肿瘤的转移,但是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到特定部位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趋化因子是一组结构相关的小分子,具有调节各种类型的白细胞迁移、吸引具有特定的趋化因子受体的炎症细胞浸润到炎症部位参与炎症反应的作用. 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细胞常见的转移部位不同,趋化因子及受体是否如趋化炎症细胞的定向移动一样来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定向迁移与转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近来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受体及配体与肿瘤细胞的定向迁移、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1,2].为探索趋化因子受体及配体CXCR4/CXCL12 在肺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作者检测肺癌组织、肺癌细胞系A549、血管内皮细胞系VEC 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 以及肺癌患者胸水与淋巴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 的表达,并对其趋化活性进行相应分析,以期为趋化因子受体及配体CXCR4/CXCL12 诱导肺癌细胞的定向迁移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石新云;童永清;孙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其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血管造影虽然是诊断该类疾病的佳方法,但是属于有创检查,具有1.5%~20%的并发症或死亡危险[1].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状况,评价脑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发生的部位和侧枝循环等情况.本文就对30例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赵静;周合山;陈文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防治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而较严重的并发症,一侧损伤引起声音嘶哑,两侧损伤则引起呛咳、误吸、声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文献报道[1]术中喉返神损伤发生率0.6%~10.77%.本院1998至2004年行甲状腺手术346例,共发生一侧喉返神经损伤3例.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明;刘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检测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当重要.为寻找一种简单、易操作且费用低廉的检测方法来了解心血管疾病发性情况,作者对370例老年患者进行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荣土;倪建芳;周立英;金珏;洪乐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凯时联用大(虫)丸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本科应用凯时注射液(PGE1)联用大黄(虫)丸对患慢性肝炎且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共观察269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军;万学发;金皎蕾;杨再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对瑞芬太尼麻醉下LC术的超前镇痛作用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静注曲马多于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对60例LC术患者,使用不同药物超前镇痛.60例随机分成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R)、静脉注射曲马多(T)、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R+T)三组,各20例,观察三组术后2、4、6、8、12、24、48h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及不同时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结果 术后2、4、6h内R+T组VAS评分低于R、T组(P<0.05).Ramsay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0~6h内R+T组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次数少于R、T组(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可有效用于靶控瑞芬太尼下LC术患者的超前镇痛.

    作者:吴城;肖旺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中P53 VEGF Ki-67的表达及意义

    胆囊腺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其上皮发生异型增生及早期癌变远较消化道其他腺瘤多见.为探讨胆囊腺瘤伴发异型增生及癌变的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组化P53蛋白、VEGF及Ki-67的表达及意义,将本院手术切除的胆囊腺瘤及其癌变的组织学形态进行相关性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叶琼;涂小平;陈建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