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腰椎CD2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周武英;潘群英;孙兰娥

关键词:胸腰椎, 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 脊髓神经功能, 椎体内植骨, 高处坠落伤, 持续硬膜外, 椎管减压, 术后效果, 手术配合, 临床资料, 骨折脱位, 骨折复位, 椎体间, 压缩型, 麻醉下, 交通伤, 爆裂型, 椎弓, 椎板
摘要: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本院共做胸腰椎CD2内固定术32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8~69岁(平均42.94岁).损伤节段:T123例、L1 12例、L24例、L34例、L43例、T12L11例、L1L23例、L1L2L31例、L1L31例.高处坠落伤18例,交通伤6例,其它伤8例;屈曲压缩型19例,爆裂型10例,骨折脱位型3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B级2例,C级4例,D级10例,E级16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24 h内1例,~7 d 29例,~10 d 2例,平均4.28 d.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单纯骨折复位CD2内固定术12例,经椎板间、横突间、椎体间或经椎弓椎体内植骨+CD2内固定术14例,椎管减压+植骨+CD2内固定术6例.手术顺利,术后效果良好.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利加压素在脓毒血症难治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旨在探讨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对脓毒血症难治性休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无效的脓毒血症休克患者改用特利加压素2 μg/(kg·h),并分别观察用药后6、12、24 h心率、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和尿量变化.结果 特利加压素使用6 h后平均动脉压明显上升、休克指数明显下降,使用12 h后心率、尿量明显改善.结论 对严重脓毒血症难治性休克,特利加压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永科;刘长文;朱克毅;陆俊;胡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胆道再次手术224例临床分析

    胆道疾病病因繁多,病变部位广泛,治疗复杂,是腹部外科疾病中再手术发生率高的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预后差.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本科收治胆道再次手术患者224例,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鸣杰;张国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是人工合成新型超短效能的阿片类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镇痛强等特点,与超短效的全麻药异丙酚复合时能同时达到各自的大效应.本文比较在支撑喉镜手术中两药作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作者:傅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TXA2和PGI2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PB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UTI 1.2万U/kg稀释于10 ml生理盐水中和等量生理盐水中,一次性加入CPB预充液中,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开放30 min(T2)、术毕(T3)及术后6h(T4)4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XB2/6-keto-PGF1α浓度.结果 CPB后两组患者T2、T3、T4血浆TXB2、TKG 6-keto-PGF1α浓度均较T1浓度增加(P<0.05),但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 h TXB2、6-keto-PGF1.浓度己降到或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血浆TXA2和PGI2比值升高,可能是CPB后肺损伤的机制之一.乌司他丁对CPB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抑制TXA2/PGI2比值升高有关.

    作者:林学正;周春莲;林仙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外胆管癌的螺旋CT三维重建与ERCP对比研究

    肝外胆管癌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术前诊断主要靠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B超(US)等检查[1].现对2002年2月至2006年8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肝外胆管癌的螺旋CT(SCT)三维重建与ERCP的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作者:姚吟秋;徐少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赏识理论在低学历骨折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病人由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和后遗症多,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科于2005年1月起将赏识(包含信任、鼓励、表扬)理论引用到低学历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丁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5岁以下哮喘患儿中的效果调查

    在我国哮喘患儿中,5岁以下的患儿占42.3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提高对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认识.作者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74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建立健康档案,以研究临床医师对哮喘患儿实施专科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海;蔡晓红;张存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神经阻滞加皮肤科综合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

    急性带状疱疹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并沿着外周神经到达发病部位,以受累神经分布区剧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作者在使用皮肤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尽早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平;邱建新;汪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45例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观察与护理

    心包穿刺置管间断抽液的方法治疗心包积液因其安全方便有效,近年来已在临床开展应用.本院2001年2月至2005年8月,Seldnger法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45例,现着重就护理心得作一报告.1 临床资料

    作者:张小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规范终端给药管理

    终端给药是指通过医嘱将药品发给病人或护士注入病人体内的后一个环节.规范终端给药的管理,对于临床正确治疗、合理用药,排除各种差错甚至医疗纠纷或事故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对本院2005年终端给药的调查分析,从规范护理操作、剂量书写、药品存话、校对与审查等几个环节加强管理,在杜绝终端给药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作一报道.

    作者:周英娣;洪素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体疣植入术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2002年11月至2005年5月,作者使用自体疣植入后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维胺脂VE乳膏外擦的三联疗法治疗扁平疣19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0例均为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扁平疣患者,其中男74例,女116例,年龄15~45岁,病程1个月至3年.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排除:(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伴有肝、肾等严重内脏疾病的患者;(3)近一个月内接受过抗病毒及维甲酸药物治疗者;(4)对治疗药物过敏者;(5)不依从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病例.

    作者:鲍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抽搐复发的危险性

    儿童抽搐是儿科常见病,多数国家儿童期发病率为2%~5%[1].对儿童首次不明原因抽搐发作后复发的危险性是儿科医生及患儿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对首次发作是否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尚有争议[2].由于抗EP药物长期服用会有毒副反应,但若不服又有复发的危险[3],而每发作一次,脑细胞就遭受一次损伤,因此对基层医院的临床医师怎样去衡量两者的关系,往往是个棘手的问题.为此,作者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住院的58例儿童首次不明原因抽搐病例进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洪鸣;葛可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创伤性踝关节病变的关节镜诊治

    目的 对创伤性踝关节疼痛关节镜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43例病程半年以上创伤性踝关节疼痛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并进行治疗.结果 镜检下与关节疼痛有关病理类型:(1)关节不稳定征(外侧和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2)撞击征(前踝骨赘和前外侧软组织损伤);(3)软骨和骨软骨骨折;(4)非特异性骨关节炎和(或)滑膜炎.作镜下关节内清理、关节软骨面修整、骨赘切除、纤维束带切除等,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关节功能锻炼.术后随访25例,优10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2.0%.结论 踝关节镜对诊断和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疼痛有重要价值.

    作者:洪剑飞;夏冰;毕擎;邱斌松;陈灿平;黄公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36例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经常面临的问题.出血发生突然,原因多种,短时间大量出血,为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一种急症.剖宫术中大出血,临床上经宫缩剂、按摩子宫、热敷、子宫动脉下行支缝扎等处理无效时需切除子宫,目前虽然介入治疗能保存部分患者子宫,但在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尚难全面开展这一技术.本院2000至2005年,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36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已对临床感染的控制构成严重威胁[1~3].现就本院ICU近三年来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菌株收集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ICU住院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7株,细菌来源包括痰液58株,咽拭子7株,留置导尿2株.

    作者:陈燕青;赵仲农;钱小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成药泽桂癃爽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综合征

    慢性前列腺综合征是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净、排尿困难和会阴、下腹部、阴茎、阴囊、腰骶等部位疼痛为独特形式的综合征.在门诊泌尿外科就诊患者中占25%,比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就诊者多.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多样化及反复多变,治疗显得甚为棘手.本科近几年对32例慢性前腺炎综合征患者采用纯中药制剂配合西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志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肠灌洗机灌注艾迪沙治疗广泛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至今未明,发病中有免疫因素和各种炎症介质等参与,艾迪沙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重要药物.为了探讨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本科应用结肠灌洗机灌注艾迪沙治疗广泛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珍成;陈伟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15例临床分析

    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肺部少见的一种原发性肿瘤,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首先报道,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统计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98年4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SH 15例的临床资料.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4~78岁(平均49.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7例(其中伴咳痰、痰中带血3例,伴咯血3例,干咳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检发现8例.术前X线及CT检查,均提示肺部有结节影或块影,其中右上肺1例、右中肺2例、右下肺5例、左上肺2例、左下肺5例.术前支气管镜检查6例,均无阳性发现.术前诊断:良性肿瘤7例,肺癌4例,转移性肿瘤1例,肺结核球2例,肺霉菌感染1例.

    作者:邵景山;夏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16个家系60例报告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综合征,又被称为Lynch综合征,占结直肠癌的1%~6%.作者共发现16家系60例HNPCC,现与随机收集散发性大肠癌(SCRC)35例作一对照分析.1 临床资料1993年8月至2006年3月,调查了16个家系共60例HNPCC,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0~71岁(平均44.46岁).均行全结肠纤维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诊断参照国际HNPCC合作小组1991年制定的Amsterdam国际标准(标准Ⅰ)和1998年修订的HNPCC国际标准(标准Ⅱ).

    作者:陈会林;李建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1].此项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少、见效快、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术后有出血、尿失禁、尿路感染、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因而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本院2001年至2005年,对24位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前列腺支架植入术,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祝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