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舍曲林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心电图影响的观察

陈雄斌

关键词:舍曲林, 阿米替林, 抑郁症患者,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三环类抗抑郁药, 抑郁症治疗, 一线药物, 不良反应, 选择性, 疗效
摘要:舍曲林(Sertraline)系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抗抑郁疗效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但不良反应轻而少,服用方便,并有成为抑郁症治疗的一线药物趋势[1,2].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肠造口术并发症52例分析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也是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肠造口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orter报道130例结肠造口和还纳并发症发生率44%[1],国内文献报告为12%~41%,平均20.8%[2],作者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行结肠造口术152例,发生并发症52例.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钱家成;姚定忠;叶成刚;张俊;鲁金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国产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作者以厄贝沙坦作为对照,观察国产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玎;马丽萍;赵明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治疗及预防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抗白三烯药物可以控制和减少哮喘的发作.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儿童哮喘3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报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累及关节、肾脏、浆膜表面和血管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见于儿童.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之一,大约有50%[1]以上的SLE患者出现血管炎的表现,血管病变多累及小血管,而中等大小和大血管受累者较为少见.

    作者:张昕;黄李法;宋欣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分区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应用

    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分区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行全颈清扫,根据原发病变设计手术方案,仅清扫区域淋巴结,在清扫淋巴结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伤,能更有效保留患者的外观及功能.

    作者:袁旦平;毛大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原因探讨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治疗水平的提高,使AOPP的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中间综合征(IM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院自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AOPP患者1632例,其中伴发IMS 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咏梅;姚林英;王福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溃疡伴有活动性出血12例分析

    Dieulafoy病又称为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逐渐提高.作者自2002至2005年共收治Dieulafoy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患者共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春宇;汤武亨;单友娟;李松财;金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9例分析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tP)是发生于妊娠末3个月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以严重肝功能障碍为主的急性多系统损害性疾病,并伴肝内囊泡状脂肪浸润为主要特征[1].

    作者:赵宁;沈汉超;费晓;王鸣;郦美根;潘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栓吸附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要重手段之一,但是,相关血管内的大量血栓及由此引起的远端血管栓塞严重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1,2],作者自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间应用带远端保护装置的血栓吸附系统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地进行血栓吸附及冠脉介入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钱琳艳;胡雪烈;屈百鸣;车贤达;俞坚武;邵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55例婴幼儿ABO血型调查

    在日常工作中鉴别婴幼儿血型以及在进行交叉配血时有时会出现凝集效果不明显,而且正反定型结果也多数不符的现象.为此,作者于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抽样调查了155例(男100例,女55例),做了ABO正反定型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腰间盘突出症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符的原因探讨

    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至2005年经手术确诊腰间盘突出症295例,其中32例CT改变与临床表现不符,现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王朝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例临床分析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明显增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亦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而引起人们重视.作者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

    目的 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位于鞍上,肿瘤上下径为3.0~6.5cm的颅咽管瘤患者(部分囊性变者13例,完全实性者8例),作眉弓内弧形小切口,在眶上铣开一为2.5cm×3cm的半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Ⅰ、Ⅱ、Ⅲ间隙和终板人路切除肿瘤.术中除注意保护视神经、垂体柄、下丘脑之外,还应防止损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到下丘脑和前穿质部位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 术中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3例患者视力改善.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切口小,能提供鞍上区足够的手术空间,足以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区病灶手术入路途径.

    作者:雷兵;陈书达;张卫华;朱君明;王天华;金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多脏器切除术18例报告

    本院妇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共完成腹腔镜各类手术410例,其中腹腔镜下多脏器切除术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祥林;肖丹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严重创伤后急性胆囊炎的诊治探讨

    创伤后急性胆囊炎临床报道较少,早期诊断困难,并发症严重,病死率高.作者于1998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经治创伤后急性胆囊炎11例,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作一探讨.

    作者:吕永峰;冯兴华;叶永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冠周冲洗上药后即刻拔牙致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的探讨

    干槽症是困难牙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易发生在下颌智齿拔除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冠周用3%双氧水冲洗、上碘酚后即刻拔牙术后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率的差异,旨在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经济的预防干槽症的方法.

    作者:胡群力;朱振亮;何文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报告

    作者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对在本院接受置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4例,与同期接受单纯抗凝治疗的43例患者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栋;陈旭明;韩伟;张强;孟路阳;娄尧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与吗啡术后镇痛对乳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手术的创伤和术后疼痛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1].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能适宜地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免疫抑制.本研究探讨舒芬太尼、吗啡术后镇痛对乳癌患者围术期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籍以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减轻由此而致的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者:施忠华;陈慧;葛矞雯;王秋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骨折14例

    作者自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有明显移位的肩胛颈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8~59岁,平均41岁;交通事故伤9例、摔伤5例;左侧8例、右侧6例;合并肩胛冈骨折2例、肋骨骨折4例,同时合并肋骨、锁骨骨折2例.

    作者:杨文峰;吴杰;杨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胃肠间质瘤8例诊治分析

    随着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概念的提出和人们认识的加深,GIST作为一种少见疾病受到重视.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GIST患者,并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雪花;张镇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