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治分析

姜建帅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 血管, 缺血性疾病, 现报告如下, 临床表现, 易误诊, 特异性, 发病率, 病死率, 诊治
摘要: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病死率极高,可达60%~80%[1].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诊治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7例,现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逆顺引导气管插管法的临床应用

    逆顺引导气管插管法是处理困难气道插管的一种有效方法.作者在临床中遇到7例术前未发现困难气道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发生气管插管困难的危急状态下,应用逆顺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以下.

    作者:吕雄英;周志华;张和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吉西他滨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膀胱癌(附15例分析)

    作者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吉西他滨动脉插管灌注治疗15例中晚期膀胱癌患者,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剑勇;刘永强;刘鑫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5例CT分析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由于该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X线平片无特异性,痰培养的阳性率低于10%[1],血清学检查又不够可靠,因而以往确诊常依赖于有创的肺活检.

    作者:朱景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0.25%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疗效

    作者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外周神经刺激仪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5-11岁;体重15~48kg;AsA Ⅰ~Ⅱ级.

    作者:郑海琳;蔡迎迎;朱学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例临床分析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明显增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亦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而引起人们重视.作者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

    目的 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位于鞍上,肿瘤上下径为3.0~6.5cm的颅咽管瘤患者(部分囊性变者13例,完全实性者8例),作眉弓内弧形小切口,在眶上铣开一为2.5cm×3cm的半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Ⅰ、Ⅱ、Ⅲ间隙和终板人路切除肿瘤.术中除注意保护视神经、垂体柄、下丘脑之外,还应防止损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到下丘脑和前穿质部位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 术中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3例患者视力改善.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切口小,能提供鞍上区足够的手术空间,足以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区病灶手术入路途径.

    作者:雷兵;陈书达;张卫华;朱君明;王天华;金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报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累及关节、肾脏、浆膜表面和血管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见于儿童.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之一,大约有50%[1]以上的SLE患者出现血管炎的表现,血管病变多累及小血管,而中等大小和大血管受累者较为少见.

    作者:张昕;黄李法;宋欣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良性肿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85例(124个肿块)乳腺肿块进行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 肿块均被准确地完全切除,局部血肿8例,皮肤瘀血10个,均自行吸收.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可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病变准确,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丽;付淑萍;张雪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隐匿性腕骨骨折的诊断分析

    腕骨骨折多数为舟骨骨折和大多角骨,在大多数情况下X线足以完成对腕骨骨折的确定诊断.但由于腕骨间存在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对于腕骨微小骨折、隐匿性骨折,仅以X线平片诊断容易发生漏诊,特别是急诊状态下,或复合伤患者,常导致诊断延迟,从而影响治疗结果.

    作者:宣晓国;丁坚;陆男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症胰腺炎动脉灌注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1例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实验组,同期34例未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诊断明确后24h内行动脉内微泵施他宁针等持续灌注,视病情3~9d拔鞘管.结果 介入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在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日、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明显,可积极开展.

    作者:程瑾;叶志伟;陈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腰间盘突出症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符的原因探讨

    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至2005年经手术确诊腰间盘突出症295例,其中32例CT改变与临床表现不符,现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王朝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治疗及预防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抗白三烯药物可以控制和减少哮喘的发作.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儿童哮喘3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胃肠间质瘤8例诊治分析

    随着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概念的提出和人们认识的加深,GIST作为一种少见疾病受到重视.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GIST患者,并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雪花;张镇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板内马尾神经卡压13例临床分析

    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多属不稳定骨折,且多伴有骨折块对腰椎管神经组织的压迫,有时还伴有硬膜破裂及椎板内马尾神经卡压,需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以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孔来法;章友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阑尾类癌25例临床分析

    阑尾类癌约占阑尾肿瘤的80%~90%,其特点与胃肠道其他肿瘤不同,术前较难确诊[1],大多数患者偶然发现.1981至2005年本院普外科收治阑尾类癌9例,同期收集台州医院普外科阑尾类癌16例.

    作者:王建飞;杨含金;曹飞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

    手术和麻醉操作皆可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本研究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赵妙惠;廖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指尖断指再植疗效分析

    指尖是甲根以远的部分,易受损伤,指尖部缺损后不仅影响手指功能,而且外形亦遭破坏,病人心理影响大,因而指尖受伤离断,再植要求较强烈.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指尖断指再植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付秀文;杨树清;林文行;苏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留置双J导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双J导管作为输尿管的内引流支架,对缓解输尿管梗阻,保持输尿管引流通畅起着重要作用,比起输尿管外引流,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邹林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21例临床分析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是指诊断困难,常因病情危急、出血原因不明、部位难以确定、内科止血效果差、无法承受再次手术或手术难度大,疗效较差的一类疾病[1].

    作者:周金柱;田华;楼存诚;高燕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在不同目标血压下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TNFα、hs-CRP和cTnI的影响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是严重心肌缺血综合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现认为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研究证明: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较强的抗心肌缺血、降低心力衰竭和实验性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浓度的作用[2].

    作者:何伟明;严静;周庆余;彭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