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韩月珍;付江

关键词: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128例为治疗组,并随机抽取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氟桂嗪治疗.结果:治疗组128例中,总有效118例,有效率为92.03%.对照组40例,总有效31例,有效率为7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经霜老丝瓜治疗慢性咽喉炎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是由于体内的热毒向上蔓延到咽喉,造成咽喉部位经络不通畅而产生的一种病症.笔者用经霜老丝瓜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十分明显.

    作者:邵俊惠;宋筱宁;于雪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128例为治疗组,并随机抽取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氟桂嗪治疗.结果:治疗组128例中,总有效118例,有效率为92.03%.对照组40例,总有效31例,有效率为7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韩月珍;付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消托补并重治疗痤疮

    消托补为治疗疮痒的总则,但亦可应用于治疗痤疮,临床中很多医家以消法为重,有的甚至只用消法,显而易见,这种片面强调的治疗方法是不对的.但也有部分医家消、托、补并重治疗痤疮.现就近几年来痤疮内治方面的文章分析整理综述.

    作者:杨骥;张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或参脉针)联合复方丹参针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A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生脉散为主方和复方丹参针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B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脉针和复方丹参针;对照组20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A组治疗组降低PBG总有效率95%,对照组降低PBG总有效率73.3%(P<0.05);B组治疗组降低FBG总有效率95%,对照组降低FBG总有效率80%(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可提高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

    作者:江茹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壮医药线点灸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腿痛疗效观察

    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腿痛56例,并与单纯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作者:李珪;牙廷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时振声治疗肾病方剂学应用的特色

    介绍时振声治疗肾病应用的方剂学特点,从方剂应用分类特点、重视泻火类方剂的应用、临床重视辨病与辨证选方及经典名方新用四个方面,探讨了时振声肾病方剂学应用学术思想,对于提高肾脏疾病的治疗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傅文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胰岛素抵抗(IR)的研究是目前临床所瞩目的课题,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方法.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报道极少,本文试图从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角度来阐明针刺防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相互关系.就近5年来,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淑杰;吴跃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HPLC测定复方通便片中大黄酸的含量

    目的:为制订复方通便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HPLC方法对制剂中番泻叶中所含的大黄酸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检测波长为440nm.理论板数按大黄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并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可行,能有效地控制成品的质量.

    作者:李贺君;吴宏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无排卵型子宫出血的治疗体会

    无排卵型子宫出血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85%,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祖国医学认为其属于崩漏范畴,其发病机制为冲任损伤,不能固摄,血随经下,以致血离其经,甚或瘀血内停,新血不得归经再生所致.而导致冲任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脾肾亏虚.为了探讨无排卵型子宫出血的适宜治疗方法,笔者将198例功血患者经诊刮送病检为无分泌期改变,或测基础体温为单项等方法明确为无排卵型功血,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草药止血固本法及西药性激素治疗,对其治愈好转率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安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笔者按疼痛部位的所在经络分型,以循经取穴为主,以经络辨证取穴为辅,对3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针刺疗效观察,并以中药汤剂辨证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勉;尹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读《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一书感怀

    中医古籍出版社近面世之<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一书26万字,乃我国名医朱良春教授之入室弟子邱志济历四年余艰辛写成,作者邱君既得朱老之薪传,又在继承中大胆创新,更有独辟蹊径,发扬师之特色之处,全书50篇文论,集50余种杂病难症之治疗特色,其中颇多摘奇探幽,揭未传之秘,发未发之意,更有世所不传之秘、廉验之的实用简方、单方、验方,尤其是丸散膏丹的妙用和实用,确为青壮年后学者解难析疑,另辟治疗杂病之途径,提供颇多借鉴,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继承重在创新,特色重在廉验,每论一病、一症的治疗特色,理、法、方、药一应俱全,既能旁证博引,又能抒发己见,其学术价值之高在于把继承和创新的紧密关系作为阐述重心,使读者对诸多杂病难症治疗的疑难之处,如结斯解,未尝不抚案称快.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学模式变迁的人文思考

    中国民族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引领着中国医学模式的变迁,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从世界医学模式的变迁、天人合一对中国医学的影响以及天人合一的当代价值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作者:郑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应用变法治疗脾胃病析义

    中医治病,要知常达变,然而常法易知,变法难达.笔者经过20余年的专科实践,深深体会到应用变法治疗脾胃病的实际意义.现就点滴体会介绍于同道,以冀举一反三,少走弯路;亦避免矫枉过正、顾此失彼,因噎废食,从而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周晓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肺心病高粘滞血症60例

    肺心病患者因长期肺瘀血导致高粘滞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使在病情缓解时,亦有乏力,头晕、耐受力下降等症状.此时,用中药治疗,能有效缓解高粘滞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次数.

    作者:武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狭窄,少数病人,存在溃疡恶变的可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属胃痛或胃脘痛的范畴,且与血证有关.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胃酸分泌过多,非甾体抗炎药运用过多,还有应激和心理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吸烟等等.

    作者:张建华;解承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妇女外阴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妇女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结果:治疗组48例,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45例,总有效率84.44%.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妇女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并且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菌之效,明显抑制复发.

    作者:冯欢;张海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固定骨折方法探析

    例举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特点和适应症.提倡具有不开刀、痛苦小、费用低、疗程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方法.同时阐述在强调微创骨科手术的同时纠正一些偏差和误区,从而使骨折治疗有更大的进展.

    作者:苏继承;张广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笔者于1999-2003年,收治慢性盆腔炎120例,随机选择80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庆秀;乔平;李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与中药药酒内服、消痹膏外贴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药酒内服、消痹膏外贴综合治疗(A组)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并与推拿疗法配合中药药酒内服(B组)74例,推拿疗法配合消痹膏外贴(C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突出中医特色,标本兼治,彻底根除病邪、病根,疗效显著.

    作者:刘小刚;崔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天枢穴为主对中风恢复期便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比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双侧天枢穴为主是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的良好方法.

    作者:崔海;张海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