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锡纯治喘经验

杨宏丽

关键词:张锡纯, 喘证, 经验
摘要: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人,1860-1933),行医五十余载,博雅弘通,妙手回春,以其毕生研究之心血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医理精微,融会贯通,更独出己见.其中喘证论述颇具有独到之处,既师古而又不泥古,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冀因此能拓宽临床治疗喘证的思路,为更多患者减轻病痛.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论》辨证分析方法探析

    <伤寒论>中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导源于<内经>的阴阳学说,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辨证分析认识疾病的方法主要为:归纳与优选、分析与推理、对比与鉴别、假设与求实等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京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熟地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熟地多糖(RG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连续给药7天,取全血比色法检测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连续给药10天,分别用DNCB致敏、攻击,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溶液,取蓝染皮肤检测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连续给药8天,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后,立即取血读取OD值.结果:熟地多糖1.73g/(kg·d),3.46g/(kg·d)灌服小鼠,可促进小鼠血清循环抗体溶血素的生成(P<0.05),明显增强小鼠DNCB诱导的DTH反应(P<0.05),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P<0.05,P<0.01),而对于吞噬系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熟地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黄霞;刘惠霞;邵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留针时间探析

    留针作为针灸临床操作的重要环节,从<内经>始就受到重视,现代医家为提高临床疗效,也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指导模式.作者回顾了古代及现代医家对留针时间的认识,倡议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多发病、常见病的留针时间进行设计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期规范临床操作,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夏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腰痛穴定位及取穴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腰痛穴的定位、取穴方法和针刺方法,以及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佳时机.方法:对35例不同病程的急性腰扭伤患者针刺腰痛穴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探讨腰痛穴的定位及针刺方法.结果:发现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佳时机为1~3天,随病程延长,疗效逐渐下降,且两手共四穴的腰痛穴与腰扭伤不同部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结论:此对应关系的发现对临床取穴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日兰;乐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推拿治疗肩周炎85例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也称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等.临床表现为肩关节酸痛和功能障碍两大特点,疼痛一般位于肩膀外侧,有时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尤其以外展,外旋以及后伸为甚,疼痛创夜甚昼轻,时做时止,迁延难愈.

    作者:程晓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壮药红鱼眼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

    共观察糖尿病腹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原治疗基础上,调整降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近正常范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壮药红鱼眼15g,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易蒙停2mg,每天3次.1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P<0.05.同时观察了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力等,P<0.05.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中止早孕临床观察

    目的:减少药流后阴道流血量.方法:将200例药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后,待孕囊排除予口服加味生化汤,用药7天,14天回院随访;对照组孕囊排除后,不加服中药,比较其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及清宫率.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及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药流后加服加味生化汤能明显降低药流病人的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及清宫率.

    作者:熊薇;刘婉书;包晓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6例

    对较严重的跟骨骨折单纯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后期常有疼痛、扁平足、跟骨畸形等后遗症而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近年来,随着对跟骨生物力学、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CT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以及内固定器材和技术的改进,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笔者自1999年6月以来,对1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李继昌临证经验撷要

    根据<李继昌医案>,总结李继昌老中医临床经验.对大症、危症,精于辨证,善于救误;治疗急症,能灵活变通,就地取材,以济患者之急;对于慢性疑难病,诊察病情细致,治疗上能独辟蹊径;善用古方,一方多用,异病同治,并虚心向民间学习,不论单方验方,兼收并蓄.

    作者:邢斌;陈兆善;韩天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脾肾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作用探析

    通过阐述脾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并结合现代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脾肾在老年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临床防治老年病提出了有益建议.

    作者:韩振翔;刘跃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复方杏仁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订复方杏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和紫菀进行了定性鉴别;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苦杏仁含有的苦杏仁苷的含量,采用色谱柱KromasiL C18柱,以甲醇-乙腈-水-四氢呋喃(14:10:75: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结果: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甲苷的鉴别研究;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进行紫菀的鉴别研究;苦杏仁苷在0.6~3.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为0.7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唐志书;史亚军;王梅;宋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利坤冲剂治疗小子宫76例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小子宫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从1998年9月,在临床中发现自拟利坤冲剂有治疗小子宫的作用[1],于是开展了小子宫的临床治疗研究.从1998~2002年用本院自制利坤冲剂治疗小子宫90例,剔除了不达诊断标准和中断治疗病例共14例,现将余下的76例小子宫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成桂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用药对慢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把40例慢性头痛患者辨证分为5型论治,并与西药组20例对照,观察2个疗程(30天)统计近期疗效.1年后追踪复查统计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无论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头痛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林锦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许彭龄运用甘草经验举隅

    介绍许彭龄主任医师运用甘草的经验.主要介如了许老重用甘草三个验案,复发性口腔溃疡,阵发性房颤伴晕厥、白塞氏病.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张锡纯治喘经验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人,1860-1933),行医五十余载,博雅弘通,妙手回春,以其毕生研究之心血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医理精微,融会贯通,更独出己见.其中喘证论述颇具有独到之处,既师古而又不泥古,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冀因此能拓宽临床治疗喘证的思路,为更多患者减轻病痛.

    作者:杨宏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别观察各证型的临床疗效及证型之间的疗效差异和临床各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48例完成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各证型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各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7%.结论: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

    作者:田宝平;胡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医妇科调经的理论基础及其治疗原则析义--李祥云教授妇科系列经验(3)

    主要论述月经与天癸、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即是月经的生理基础.月经病的中医药治疗就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而确定的治则,在治法上重点介绍了详精辨证,调经治本,调养气血等6个法则,并示常用方药.

    作者:李祥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三石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30例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ōnlein HSP)在祖国医学中被称为紫癜,亦称为紫斑,属于血证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多系热盛迫血妄行、风热伤络和脾虚不能统血致血不归经而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故治疗常用犀角地黄汤、银翘散及归脾汤加减,但大多疗效不理想,且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较差.笔者跟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常克主任医师临床实践,应用三石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肤型,颇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佘姝娅;常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消风冲剂治疗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消风冲剂治疗荨麻疹风热犯表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消风冲剂与皮安诺肤痒颗粒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疗效组间无显著差异(u=0.453,P>0.05),治疗组总疗效为90.6%.结论:口服消风冲剂与皮安诺肤痒颗粒治疗风热型瘾疹疗效相似,安全有效.

    作者:孙颖;安杨;景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祛痹通络膏治疗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祛痹通络膏治疗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选用祛痹通络膏治疗.对照组35例,选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多项病情积分减少等同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对急性期血清标志物改善程度等同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痹通络膏在临床治疗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薛书燕;张贻春;莫成荣;高明利;张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