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130例

周安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溶栓治疗, 脑血管病, 治疗时间窗, 现报告如下, 脑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诊断要点, 学术会议, 苏芪合剂, 疗效满意, 脑梗塞, 颅内压, 降颅压, 脱水
摘要:笔者以自拟复方苏芪合剂治疗脑血管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本组13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经CT确诊.治疗方法:脑梗塞101例,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6h)行溶栓治疗,颅内压高者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证候病理与基因芯片的信息融合方法前瞻

    探讨了当代信息融合方法引入中医科研前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证候到基因组的各类信息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点,前瞻性地提出中医科研中信息融合的运用方法及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王米渠;翁洋;朱允民;丁维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以针刺内关穴为主).方法:用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与山海丹胶囊治疗30例作临床对照研究.观察主要症状和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灸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相关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结论:针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经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刁利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痔血宁合剂治疗痔出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痔出血的发病机理及痔血宁合剂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凝血实验观察其对凝血的影响;观察肿胀,验证其抗炎作用;观察痔血宁对渗出的作用,验证其对血管反应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微循环流态、细动静脉管径的变化,及毛细血管开放数的观察,来验证其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结果:痔血宁不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P>0.05);大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1);对渗出反应有抑制作用(P<0.001);使小鼠细动静脉血管管径增大,微循环血流加速,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P<0.05).结论:痔血宁合剂具有抗炎、抗渗出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大剂量痔血宁合剂作用明显.

    作者:杨巍;汪庆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分设西医组34例,中医组48例,中西医组40例,均14~20天为1疗程,共治1~2个疗程.结果:经Ridit值分析,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与其他两组有差别,西医组与中医组疗效无差别,中西医结合组R均值小,故疗效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法值得肯定.

    作者:边风华;樊梅凤;赖永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王琦辨体论治思想临床应用浅析

    中医体质学的创始人,王琦教授在中医体质的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相继于1982年主编出版了<中医体质学说>,1995年主编出版了<中医体质学>,完成了中医体质理论由学说到学科门类的转变.

    作者:张惠敏;龚海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糖尿病久病从痰瘀辨治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笔者则从痰浊、血瘀两个方面辨治糖尿病久病.1从痰浊血瘀辨治糖尿病久病的理论依据1.1痰浊是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痰浊导致消渴的发病,过食肥甘导致中焦失于健运,谷反为滞,湿浊内生,阻于络道,影响津液化生及输布,发为消渴.

    作者:佟晓哲;叶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端粒与脾虚关系理论研究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小的DNA重复序列.端粒酶是一种能不断地延长染色体末端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端粒与脾虚均与衰老关系密切,中药制剂的实验研究以及自由基学说的研究都表明了端粒与脾虚之间关系密切.端粒与脾虚关系的理论研究对脾虚证实质研究及中医抗衰老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雷;李德新;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130例

    笔者以自拟复方苏芪合剂治疗脑血管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本组13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经CT确诊.治疗方法:脑梗塞101例,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6h)行溶栓治疗,颅内压高者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作者:周安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健脾利胆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60例

    急慢性胆道疾患,如胆石症、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是普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手术切除胆囊,而切除胆囊后,为数不少的患者出现长期腹泻,且反复难以治愈,临床上称胆源性腹泻.近年来,笔者以健脾利胆方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练;李克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20例

    胃切除后残胃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排空延迟(DGE),发生率约为3%~4%.目前,对这一并发症缺乏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在1989-1998年临床工作中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20例,取得了早期解除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中西医预防和护理

    应激性溃疡,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危及病人生命.实施临床护理时如能在密切注视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外,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及大便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中西医护理,就能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笔者总结了我科自1995年8月-1998年3月,急性脑血管病33例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苏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通塞颗粒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健康老年人20例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1β、IL-2、IL-6、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GM-CSF、IL-1β、IL-6、IL-8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IL-2明显低于老年人(P<0.01);治疗后,两组GM-CSF、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IL-2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GM-CSF、IL-1β、IL-6、IL-8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IL-2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细胞因子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GM-CSF、IL-1β、IL-6、IL-8水平,升高IL-2水平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素云;程先宽;李建生;马利军;李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化瘀祛痰颗粒剂对UAP血浆Ps PAI-1C-RP血清NO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颗粒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P-选择素(Ps)、血浆纤溶酶原活物-1(PAI-1)、C-反应蛋白(C-RP)、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并探讨Ps与PAI-1、C-RP、NO、血脂的关系,揭示化瘀祛痰颗粒剂治疗UAP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硝酸还原酶比色法等检测UAP 96例用药前后Ps、PAI-1、C-RP、NO及血脂水平.结果:①UAP各组Ps、PAI-1、C-RP、OX-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NO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Ps与PAI-l、C-RP、OX-LDL呈显著正相关,与NO)呈显著负相关;③化瘀祛痰颗粒剂组Ps、PAI-1、C-RP、OX-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纤溶机制、炎症反应、内皮功能失调及脂质过氧化在UAP的发生及发展中共同作用;化瘀祛痰颗粒剂具有抑制Ps激活,抑制PAI释放,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杨关林;王宇宏;刘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四妙汤治疗慢性渗出性膝关节炎54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四妙汤加味治疗慢性渗出性膝关节炎54例,收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方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3例

    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治疗.夹脊穴选取胸8~12,先泻后补,配合泻法针刺胃俞、大肠俞、上髎、次髎,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中停用一切药物.治疗30天后评定疗效.

    作者:张勤良;刘景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合方散论

    近以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相合治疗某病证报道屡见诸报端,而鲜见有人对发源于1700多年前,由张仲景首创的合方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兹就合方的动机与目的、依据、原则、种类、功效、特点、禁忌七个相关问题做一系统整理,以备研究者参考.

    作者:贾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95例

    目的:评价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将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187例分为采用三维疗法(治疗组)95例和口服莫沙比利(对照组)92例,对两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47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74%,两组疗效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维疗法具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等特点.

    作者:杨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干扰素综合治疗尖锐湿疣50例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技术)确诊的尖锐湿疣100例,其中采用中药联合干扰素并外用药物腐蚀剂尤脱欣涂点脱疣治疗50例为综合组,另外单纯涂点三氯醋酸脱疣治疗50例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随访半年无复发;对照组治愈48例,随访半年有24例复发,复发率48%.两组对比,综合组在尖锐湿疣瘤体脱落速度、复发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药联合干扰素综合治疗尖锐湿疣,较单纯局部治疗在瘤体脱落速度、预防宫颈传播、复发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在不具备特殊仪器的单位开展治疗,简单价廉,方便易行.

    作者:宋雅丽;张雪玉;孔祥芬;王惠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低估与高估--现代医学中的误区

    看<新民晚报>低估人体抗力与高估现代医学各种疗法漫画,感触颇深,举3个病例,以证明漫画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者:王益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通络助孕方对慢性炎症大鼠输卵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助孕方对慢性炎症大鼠模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和受孕率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炎症动物模型,以不同剂量的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妇炎康治疗后,观察用药前后光镜和电镜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并追踪大鼠受孕情况.结果: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能不同程度恢复模型大鼠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提高了受孕率.结论: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混合菌接种法可以成功制作大鼠慢性炎症模型;通络助孕方能改善输卵管结构和功能,从而对大鼠炎性不孕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广兴;王春田;马宝璋;李文杰;李海波;都广礼;袁家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