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玲
对慢性前列腺炎(CP)的研究,提倡①从西医病因病理变化揭示疾病本质,认为病原体及炎症相当于热毒内蕴,组织增生及纤维化类似于瘀血内阻,免疫功能低下视为正气亏虚;②根据病因病理特点拟定治疗大法,热毒、瘀血、气虚是CP三大主因,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CP三大主要病理变化,苦寒解毒、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为治疗CP三大主法;③常用药物为黄芩、大黄、地龙、水蛭、黄芪等.
作者:戴春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笔者自1990-2000年以999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盆腔炎7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业勤;王魁亮;闫宏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病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白鼠16只,体重为(185±13)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造模药物为1%的嘌呤霉素,购自Sigma化学公司.治疗药物肾炎灵颗粒剂由本院制剂室配制,批号:960715.
作者:王钢;孙伟;邵家德;曾安平;孔薇;周恩超;邹燕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低频声循经传导时,对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络输声后,两经经脉线的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而非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变化.这一结果的产生,证明了中医经络的客观存在,表明经络系统与微循环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作者:郑利岩;郭述金;林庶如;吴成举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详述了目前中医对复发性口疮病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方向.
作者:李佩洲;薛瑞军;常新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比较西医不同诊断病名,按中医病因命名治疗.以活血化瘀法异病同治数案,疗效满意.
作者:吴雪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概述了<内经>中有关卫气开合的理论,分析指出了卫气开合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人体呼吸;脉息、机体温凉变化、机体不同抗病状态的作用.卫气的开,可因于阳气偏衰、风火暑邪侵袭、药食气味之辛;卫气的合可因于阳气偏盛、寒邪侵袭、药食气味之酸.
作者:于越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玉屏风散与苍耳子散加减合免疫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4例,并与一般抗组胺药合免疫疗法治疗52例作对照.观察治疗1年,治疗组有效60例(93.8%),对照组有效42例(80.8%),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在症状复发时药物减少50%以上及基本不需药物治疗(<5次/年),这两项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岑李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科和男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包括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类,后者发病约是前者的8倍.因其病程缠绵,疗效欠佳,成为中西医学界亟待解决的男性健康问题.据权威资料的统计,35岁以上的男性的发病率约31%~40%.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CP呈低龄化的发病趋势.
作者:石志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以医案的形式将消渴病患者常见的失眠症分为阴血不足,虚热内扰;阴损及阳,心阳浮越;胃失和降,睡不安卧;肝气郁结,心神不宁;痰热内扰,心神不安;水火失济,阴虚火旺6型,并总结历代医家对失眠(不寐)的不同认识,运用经方进行辨治,疗效满意.以期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帮助.
作者:刘敏;陈孝银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袁正刚(1918-),江苏省名老中医,业医60余载.融中西医于一体,造诣颇深,尤擅长于中医急诊,临证用药,辨证精当,颇有独到之处.兹陈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胡小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吴燕璟;孙忠人;王天群;王希贵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临床、胸部X线、生理学综合计分法(CRP计分法),进行肺纤维化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结果发现,肾虚痰瘀组积分较肺虚痰瘀组高(P<0.01),与古人病在肺其病浅,病在肾其病深的论述相符,提示可将CRP计分法应用于肺纤维化的辨证分型中.
作者:张天嵩;韩镭;吴银根;于素霞;赵子贤;马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观察中医药对急性湿疹(湿热侵淫型)的治疗作用,将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见效时间平均(2.86±0.75)天,显效时间平均(9.96±1.58)天,均少于西药对照组分别为(5.48±1.33)天、(17.83±2.41)天,两组均值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治愈时间与治愈率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金非;于秀梅;佟艳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TⅡ)及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方案中加服肾炎康片.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3.3%及8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02,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比治疗前增高(P<0.05),纤溶酶原含量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比治疗前降低(P<0.05),提示肾炎康可能通过增强纤溶活性、改善凝血紊乱,从而提高慢性肾炎疗效.
作者:朱辟疆;刘永平;田军民;邱建军;洛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首次公布朱文锋教授长期从事疾病计量诊断研究的资料,明确了621个症状对内妇儿科410种疾病的诊断贡献度,并简要介绍临床实际运用的方法.
作者:朱文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胃脘痛,是由胃肠道疾病引起的以胃部疼痛症状为主的病证.现代医学主要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其发病因素很多,笔者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6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韩寅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观察颈腰痛Ⅱ号对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将n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颈腰痛Ⅱ号,对照组予阿法D3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86.4%.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提示颈腰痛Ⅱ号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症较阿法D3疗效佳.
作者:修忠标;白毅;程国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以肾主骨生髓、血为精所化的观点,辨证论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个亚型,难治性贫血38例.结果,基本缓解10例,部分缓解14例,进步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1%.治后随访,存活1年以上8例,5年以上18例,10年以上5例,死于白血病1例,死于感染5例,死于脑出血1例.中医药辨证治疗可有效地阻止难治性贫血向白血病转化过程.
作者:董茂芝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以自拟清营凉血抗敏方为主,加强的松、消炎痛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30例,短期内疗效满意.一般经过3~7天,个别20天左右,病情控制,症状缓解,好转出院.
作者:李文彩;刘镛振;张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