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质注射氯化亚铁建立外伤性癫痫动物模型致痫机制的探讨

郭燕春;李沐;谢泽宇;林岚;许梓璧;王英博

关键词:外伤性癫痫,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摘要:目的:皮质注射氯化亚铁(FeCl2)致外伤性癫痫(PTE)动物模型,探讨 FeCl2致痫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 SD 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12只。通过注射 FeCl2制作 PTE 模型,观察各组癫痫发作的行为、脑电图及病理表现,RT-PCR 法检测海马及额叶 c-fos,c-jun 及 c-myc mRNA 转录水平。结果:模型组在行为学及脑电图表现均接近临床癫痫发作;模型组中 c-fos、c-jun mRNA 转录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 c-myc mRNA 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FeCl2皮质注射制作 PTE 的机制可能与 c-myc mRNA 转录水平的升高有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网络投稿及审稿系统正式启用公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3例孤独症患儿采取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治疗、游戏治疗等综合康复训练10月,并请家长培训后参与医院的部分训练过程,训练前后分别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康复训练后,63例孤独症儿童 ABC 量表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较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 CARS 量表评估综合分较前下降,SM 量表评估标准分较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的各种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

    作者:胡春维;魏玉珊;孙艳萍;杨惠婷;李文艳;张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简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 rt-PA 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液中相关因子含量的改变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液中神经及内皮功能相关因子含量的改变。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 rt-PA 组(单独使用rt-PA 溶栓)和 rt-PA+CEA 组(rt-PA 溶栓24h 后行 CEA 手术),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Elisa 法检测2组血清中神经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GF)、去甲肾上腺素(NE)及乙酰胆碱(Ach)含量,及内皮功能相关因子: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2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14 d 2组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后2 h、24 h 和7 d(P<0.05);治疗后7、14 d,rt-PA+CEA 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 rt-PA 组(P<0.05);rt-PA+CEA 组的总有效率和基本治愈率高于 rt-PA 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 NSE、S100B、NE 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NGF 和 Ach 均高于治疗前(P<0.01);rt-PA+CEA 组治疗后10 d NSE、S100B、NE 及 NGF 水平低于治疗后2 d(P<0.05)。治疗后10 d,rt-PA+CEA组 NSE 及 NE 含量明显低于 rt-PA 组(P<0.05),治疗后2、10d,rt-PA+CEA 组 NGF 含量明显高于 rt-PA 组(P<0.05);治疗后10 d 2组 ET-1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rt-PA+CEA 组 ET-1的含量低于同组治疗后2 d(P<0.05)。治疗后10 d 2组 NO 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并高于治疗后2 d(P<0.05);治疗后10 d,rt-PA+CEA 组 ET-1含量低于 rt-PA 组,NO 含量高于 rt-PA 组(P<0.05)。结论:CEA 联合rt-PA 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 rt-PA 治疗,有助于快速恢复内皮功能受损及神经因子紊乱。

    作者:黄丹翊;刘向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热烈祝贺《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优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总局组织开展了学术期刊认定工作。经过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期刊主管单位初审上报,总局组织有关专家严格审定,确定了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

    作者:《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急性期躯干或四肢带状疱疹老年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 HZ 患者89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联合组30例,2组均给予 HZ 的常规治疗,联合组还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比较 2组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病率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结果:出院3月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 PHN 发生率分别为28.81%、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3个月时联合组的 NR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急性期躯干或四肢 HZ 老年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可降低 PHN 发生率。

    作者:汤达承;胡佳佳;张雪丰;杜雯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6例(损伤组)及健康体检者141例(对照组),入院后24 h 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结果:损伤组的血钠及血钾浓度高于对照组(均 P<0.05)。损伤组中,高钠血症患者死亡率(61.11%)显著性高于同期未出现高钠血症患者(24.64%)(x2=10.32,P=0.001);合并低钾血症患者死亡率(58.33%)高于未出现低钾血症患者(26.39%)(x2=5.51,P=0.019)。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与低钾血症者预后更差。

    作者:安模;苗露;黄春云;倪殿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GABAA 受体γ2亚单位在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 GABAA 受体γ2亚单位在海马各区的动态表达以及氯硝西泮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致痫组15只,干预组15只,干预对照组5只。大鼠海马 CA3区注射海人酸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干预组大鼠在致痫前予以氯硝西泮灌胃。于致痫后6 h、12 h和1 d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 CA1及 CA3区 γ-氨基丁酸 A 受体γ2亚单位(GABAARγ2)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致痫组在海人酸给药后6 h、12 h 及1 d,海马 CA3区 GABAARγ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A1区 GABAARγ2蛋白表达也下降,注射后1 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在海人酸注射后1 d CA1和 CA3区 GABAARγ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海人酸注射后6 h、12 h 及1 d,CA3区 GABAARγ2蛋白表达均高于同时间点致痫组(P<0.05),CA1区于海人酸注射后1 d ,GABAARγ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时间点致痫组(P<0.01)。结论:海人酸诱导的颞叶癫痫模型中,海马 GABAARγ2蛋白表达减少,氯硝西泮可缓解颞叶癫痫导致的 GABAARγ2蛋白表达减少。

    作者:戚月凤;汤继宏;李岩;顾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相关激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激素不仅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也是神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调控因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神经生长发育、突触可塑性等方面。突触可塑性普遍存在于包括脊髓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是学习与记忆的机制之一。本文着重对相关激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张蕾;汪萌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内在机制研究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轴突受损后很难修复,终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和神经环路功能性的缺损。前期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受损环境的抑制性因素,而对细胞内再生相关基因的调控很少涉及。本文从低等脊椎动物促进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谈起,总结了近年来内源性神经再生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中枢轴突损伤后再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作者:汪晶;朱青;胡波;曹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及脑组织中 IL-10、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 MSC。2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9只:假手术组,仅剪开皮肤;模型组,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术后24 h 尾静脉注射 PBS;MSC 组,制作 MCAO 模型,术后24 h 尾静脉注射移植 MSC。术后第3天行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定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测试后取梗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western blot 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SC 组 mNSS 评分升高(P<0.05),脑组织蛋白 IL-10表达水平上调(P<0.05),TNF-α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尾静脉移植 MSC 治疗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可能与移植 MSC后脑组织中 TNF-α和 IL-10水平有关。

    作者:刘双凤;颜灿群;占克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伴焦虑、抑郁症状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还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12周,评价 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P<0.05),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0.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与焦虑评分(r=0.239,P<0.01)、抑郁评分(r=0.258,P<0.01)呈正相关。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能较早缓解急性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陈东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典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

    三叉神经痛(TN)是严格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的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疼痛可由面部轻微的刺激诱发。近年来对经典三叉神经痛(CTN)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 CTN 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吴川杰;陈晨;谢南昌;连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 麻痹,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1]。它可被定义为面神经功能的减退,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时影响面部上、下部区域[2],表现为单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不能皱额蹙眉,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我院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过湘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icroRNA 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在组织损伤及炎性疾病的修复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 MicroRNA 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 RNA 分子,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机体免疫系统应答。 MSCs 中的 MicroRNA 分子可直接改变免疫调节因子分泌量,或间接作用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来改变 MSCs 的免疫调节功能。本综述对MicroRNA 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做一概述。

    作者:胡洋;唐洲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诱导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 CD4+CD25-T 细胞向 CD4+CD25+Foxp3+调节性T 细胞分化

    目的:探索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异常患者胸腺 CD4+CD25-T细胞诱导生成 CD4+CD25+Foxp3+调节性 T (Treg)细胞的研究。方法:以磁珠分选的方法得到胸腺CD4+CD25-T 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细胞,通过不同浓度(0.1、1、10、20 ng/mL)的 TSLP 活化 DC 后诱导CD4+CD25-T 细胞向 CD4+CD25+Foxp3+Treg 细胞分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CD25+Foxp3+Treg 细胞/CD4+T 细胞比率;RT-PCR 检测 Foxp3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上调的 CD4+CD25+Foxp3+Treg 细胞的Foxp3蛋白表达;ELSIA 法检测培养上清 IL-10的含量。结果:10 ng/mL TSLP 组、20 ng/mL TSLP 组经诱导后CD4+CD25+Foxp3+Treg 细胞/CD4+T 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Foxp3的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IL-10水平升高,与PBS 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P 可以诱导 MG 合并胸腺异常患者胸腺 CD4+CD25-T 细胞向 CD4+CD25+Foxp3+Treg 细胞分化,并促进 Foxp3的表达。

    作者:卢祖能;袁江;张跃亮;王云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出血型烟雾病急性期的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烟雾病相关脑出血急性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并接受微创术联合 rt-PA 治疗的烟雾病所致脑出血患者,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效果、出血并发症及预后。改良的 Rankin 量表(mRS)评估预后。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31~56岁(平均44岁)。5例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满意,平均达90%(84%~96%)。4例患者无出血并发症,平均随访11个月(1~22个月),3例功能恢复良好,1例仍有重度残疾。 1例患者出现了穿刺部位的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7 d 后死于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微创术联合rt-PA 液化引流血肿可用于出血型烟雾病相关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能够快速清除血肿且不增加远期再出血风险,但需警惕穿刺损伤所致的再出血。

    作者:梁奇明;许峰;连立飞;王刚;张逸驰;薛铮;王芙蓉;唐洲平;朱遂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11例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11例老年重症肌无力(MG)危象的临床特点、救治和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老年 MG 危象患者11例的病例资料、治疗情况;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以下2种分组:①无创通气组(使用过无创正压通气)与非无创通气组(未使用无创正压通气);②丙球组(使用丙种球蛋白)与血浆置换组(进行血浆置换),比较2组疗效。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10例(91%)合并基础病变,治疗中均并发肺部感染。无创通气组患者5例,无气管切开及死亡病例,总插管时间平均(8.2±2.9)d;非无创通气组患者6例,气管切开2例(33%),死亡 2例(33%),总插管时间平均(12.3±3.0)d;无创通气组气管切开率、病死率及总插管时间均低于非无创通气组(均 P<0.05)。丙球组与血浆置换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 2例气管切开患者死亡,病死率18%。结论:老年 MG 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无创通气可减少患者插管时间,丙种球蛋白对比血浆置换疗法对老年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袁江;王云甫;卢祖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置软管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少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收治高血压少量脑出血患者62例,均经 CT证实,出血量为20~30 mL;有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既往有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排除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及颅内、全身感染者,且无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患者分为2组:①微创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6~76岁,平均(55.88±10.96)岁;壳核出血23例,丘脑出血6例,脑叶出血3例,破入脑室 3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0~12分22例,13~15分10例;语言欠清晰6例,对侧肢体偏瘫12例;②内科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4岁,平均(54.53±10.26)岁;壳核出血21例,丘脑出血7例,脑叶出血2例,破入脑室 1例;GCS 10~12分19例,13~15分11例;语言欠清晰 8例,对侧肢体偏瘫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平稳控制血压、止血及防治并发症,后期给高压氧、针灸理疗等治疗。微创组还在平稳控制收缩压为140~160 mmHg (1 mmHg=0.133 kPa)后进行微创置软管血肿清除术:根据三维立体定位原理,选择血肿大层面进行图像标定,靶点选择在血肿大层面中心点,可由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矢状面、水平面、冠状面)来确定,将脑内血肿形态投影在头颅前额部、颞侧和顶部,确定入颅点、入颅路径及深度;入颅点及入颅路径避开重要功能区、血管等;手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术野消毒局麻后,切开头皮1.0 cm 切口,颅骨锥打开2.5 mm 骨孔,并穿破硬脑膜,将直径2.0 mm 硅胶引流沿预定的入颅路径导入靶点,缓慢轻柔抽吸血块,术中抽吸负压宜小(负压在抽吸的注射器2 mL 以内),抽吸瘀血块达总量的20%~60%就中止,同时注入少量(5 mL 左右)生理盐水充填血肿腔,固定引流管;术后6~12 h 后注入尿激酶3~5万 U (溶于生理盐水2 mL),夹闭2 h 后开放,每天1~2次;血肿破入脑室患者同时行侧脑室穿刺及联合腰大池引流;复查头颅 CT 显示血肿清除80%以上即可拔除引流管。疗效评定指标:①血肿完全清除或完全吸收,以头颅CT 检查作为判断脑内积血清除的指标;②治疗后3个月,生存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为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为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为需人帮助,扶拐可走;Ⅳ级为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为植物生存状态;Ⅰ级为治愈,Ⅱ~Ⅲ级为良好,Ⅳ~Ⅴ级为病残。采用 SPSS 17.0统计包处理数据,计量结果以(x±s)表示,t 检验,秩和检验,计数结果采用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智勇;罗兴武;艾昌淼;朱颂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Nogo-A 受体在早期神经元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在早期神经元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 Nogo-A 受体(NG-R)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 PC12细胞,实验组加入50 ng/mL 细胞生长因子(NGF)进行诱导分化1、3、5、7 d,对照组中不加入 NGF 诱导分化。于不同时间点镜下观察细胞轴突发育及细胞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 NG-R 蛋白在 PC12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RT-PCR 法检测 NG-R mRNA 在 PC1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 NG-R 蛋白在 PC1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实验组 PC12细胞轴突发育及细胞分化增加;对照组 PC12细胞未检测出 NG-R mRNA 及蛋白表达;实验组随着 NGF 诱导刺激时间延长,PC12细胞内 NG-R mRNA 及蛋白表达量逐步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但实验组诱导1 d PC12细胞内 NG-R 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元发育早期 NG-R 的表达随着轴突生长逐渐升高。

    作者:何主强;杨国平;赵洪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