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勤
[目的]观察针药并举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方法]对6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使用针灸配合中药自拟通络祛风止痛汤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治疗4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31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7%.[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头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兵;侯媛媛;李国威;肖红根;夏厚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将食管炎、食管憩室、贲门痉挛、弥漫性食管痉挛、食管贲门失驰缓症、食道狭窄、食道癌、贲门癌等出现吞咽困难的疾病,列为噎膈证进行辨证施护.预防为主,积极进行健康教育;配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活起居,严格注意;进餐食物,合理调配.
作者:王爱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治病必求于本”乃中医学之精髓,系根本大法,其本就是阴阳.求本就是整体观与辨证施治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求其本——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还要因人、因地、因时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正治反治,标本先后,依“八纲”以调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脏腑、气血.
作者:李京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桂枝在《伤寒论》中应用十分灵活,不拘一方一法,非单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关键在于配伍,配伍不同则具解肌发表、平冲降逆、温经活血、化气行水、通阳化饮、温通心阳、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之功,必须掌握其处方原理及药物间的配伍关系,不可只看单味药的功效.
作者:宋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李德珍治疗肝硬化以益气健脾、扶元固本为首要,调补脾胃时,忌呆补、纯补,补中兼运,寓补于运;行气活血、化痰软坚贯穿始终;淡渗利水、解毒逐邪,攻邪逐水为首,或攻补兼施;分清缓急,衷中参西,强调分清缓急,病情危重者,急当攻逐腹水,在常规中药益气温阳利水的基础上加用速尿,以增强利水之力.
作者:杨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治疗肝性不寐应着重调治肝的功能为基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镇静安神”.珍珠母可“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为安神镇静之效药,被众医家广泛用于治疗肝性不寐,且疗效显著.将肝性不寐辨证分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阳亢血虚三型,重用珍珠母组方进行辨证治疗.珍珠母炮制方法不完善,用量仍待进一步规范,配伍中如何运用其他安神药物来提升珍珠母的功效,多数报道仅限于经验总结,缺少对珍珠母作用机理等具体研究.
作者:田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贫血在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成因各异,究其根本,一方面源其脾肾两虚,生血乏源;另一方面为邪浊壅滞,耗气伤血,二者并重.前者常贯穿痰病始末,后者常出现慢性肾脏病中、晚期.临床治疗当根据各期病因病机特点,扶正、泄浊各予侧重,辨证施治.
作者:梁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石膏乃白虎汤主药,味辛,味辛即有发散作用.伤寒以少阳为表里分界,则阳明属表无疑.温病则卫分、气分均属表.伤寒之太阳、阳明同为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白虎汤同样可以用于伤寒表证,但见热重便可.阳明气分肌肤者,在太阳卫分腠理之里,少阳膜原之外,仍属于表,邪传至此,以辛凉重剂白虎汤清透之法.温病的卫分、气分同为表,故吴鞠通也用桂枝汤解表,但见风热轻即可.
作者:曹魏;李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方法]将155例轻中度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泼尼松口服或相当剂量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青蒿鳖甲汤.治疗60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26例,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59%.对照组临床缓解17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3.9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狼疮活动积分改善治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蒿鳖甲汤加减配合激素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可减少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游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温心增率汤治疗病窦综合征疗效.[方法]将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温心增率汤,每日l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20例口服阿托品0.3mg,氨茶碱0.1g,均每日3次.10日为1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心率、心电图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心增率汤治疗病窦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张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对78例溃疡性结肠炎使用自拟中药汤剂,每晚1次,15 ~30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平均2个疗程,临床治愈41例,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冯乖慧;郭亚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75例痛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别嘌醇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口服及患处中药外用熏洗.观察治疗1w、2w后血尿酸下降水平、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肾损害、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w、2w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血沉变化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疗效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于单纯西药,效果稳定.
作者:丁浩;林林;张映;沙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从大肠湿热、脾虚湿盛、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等四个方面对大肠癌术后泄泻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齐元富;孙海燕;李慧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综述中医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概况.各种辨治方法相互渗透.
作者:陈艳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方剂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将78例随机分为3组各26例.针药组采用补肾健脾化瘀方剂联合针灸,中药组单纯使用补肾健脾化瘀方剂,针灸组单纯采用针灸,嘱三组患者均外出晒太阳.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针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1),针药组起效快,其次是针灸组,单纯中药组起效慢,多在第3疗程开始.[结论]补肾健脾化瘀方剂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有效地互补短长,见效快,疗程短,持续时间长,作用全面、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和胃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方法]对42例糖尿病胃轻瘫在西药降糖或(和)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基础上,使用益气和胃中药进行治疗,治疗30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痊愈19例,显效21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益气和胃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
作者:李冠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10min.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外敷每日1~2次,每次15min.两组均2w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林;王吉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配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加用通阳活血方剂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使用中药浓缩颗粒剂组方开水冲服,日1剂,1w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4.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配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中药浓缩颗粒剂组方开水冲服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陈一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张仲景称便秘为“大便难”、“大便坚”、“脾约”、“不更衣”、“阴结”、“阳结”等,多与外感、津亏肠燥、阳虚寒凝、阴血亏虚等有关.临证治疗也有侧重.仲景治疗便秘,泻有轻重缓急,三承气汤主之;素体赢弱有别,抵当汤、麻仁丸及大黄附子汤区别应对;局部灌肠通导,蜜煎导、土瓜根及大猪胆汁通之.诸法中尤重大黄配伍灵活运用,以达精准把握病机,求本为上.
作者:吴至久;代渊;王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便秘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临证以虚实为纲,以气与津液为关键点,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诸方面对便秘成因进行辨析,分为实秘、虚秘两类.实秘即“热秘”、“冷秘”、“气秘”;多见于青少年,从五脏六腑辨成因,关乎肺、肝、脾、胃.虚秘多为气虚阳衰、阴亏血少、肾命火衰.虚、实不可绝对划分,临证多虚实夹杂,须先辨虚实,结合八纲和脏腑辨证求因,同时要考量不同年龄人群体质特征和病机特点.
作者:马刚;张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